学车见闻

学习考取驾照的过程对于很多人而言都是一段十分难忘的经历,驾校是一个神奇的地方,在这里,你会遇到一群素昧平生的同学,他们性格迥异,年龄跨度巨大,行业背景千差万别。因为一个共同的目的,你们走到了一起,跟随着一个牛气冲天的教练,一起分享一台破旧的教练车,无论寒冬还是酷暑,一次又一次的重复着一套简单乏味的动作,只为了最后能够拿到那个梦寐以求的小本本。现在我已经是一个持证多年的老司机了,也算驾车走过南闯过北了,也早已进入人车合一的化境了,但是学车过程中的一些人,一些事,到现在仍然让我记忆犹新,在学车的过程中的那些感悟,到现在仍然让我受益匪浅。

大叔

大叔是我们同一台车上学车的学员里年龄最大的一位了,当时已经54岁了。大叔是一个卖菜的小贩,和老伴一起在市里的某个农贸市场经营着一个自己的摊位,每天早上他都要3,4点钟骑着三轮车赶去十多里外的蔬菜批发市场去进货,然后等把菜拉回摊位上之后,便由老伴照看着摊位,而他便要赶回家送孙子孙女上学,每天忙碌而充实。听他自己讲,驾校出于安全的考虑,对于学员的年龄是有限制的,当时的规定是不能超过55岁,大叔已经考了两年了,而那一年已经是大叔最后的机会了。于是大叔对于练车这件事情格外的上心,无论刮风下雪,每天教练的车还没到练车场,他就已经等候在那里了。由于当时我们那一台车上有二十多个学员,所以基本上一个上午每个人也就能轮到一回上车操作,因为大叔每次总是第一个到,所以他也是每天第一个上车练习的学员。练习完毕下车之后,大家有时候会夸他练得不赖,大叔每次总是不好意思的搓着手说,没有没有,还得练还得练,然后便会离开回去照看他的菜摊。

大叔是一个不修边幅的人,每次来练车的时候都是一脸花白的胡茬子,仿佛好几天都不曾修剪了,身上也总是一身灰黑色的夹克衫,脚上一双黄胶鞋。可是到我们场地考试的那一天,我们惊奇的发现大叔的胡茬子都刮得干干净净的,夹克衫也明显是洗过的,黄胶鞋也换成了皮鞋。当时大家还跟他开玩笑,说他打扮得跟要去相老伴儿似的,大叔也只是嘿嘿一笑,说哪有啊之类的。候场考试的时候,大叔在候考大厅里踱着步,双手来回的搓动,看得出来大叔非常紧张。其实大叔的车技算是练得不错的,可能是因为这是他最后的一次机会吧,想想也在情理之中,于是大家都想办法跟他搭茬说话,想安抚他紧张的情绪。

终于轮到大叔了,他在大家的鼓气加油声中走进了考场,正在大家还在猜测大叔会考得怎么样的时候,大叔垂头丧气的从考场里走了出来,他考挂了。大家也不忍心去询问细节,只是很无力的安慰着大叔,因为大家都知道等来年开春了,大叔就学不了车了,气氛一时有些凝重。结果大叔叹了一口气之后,抬起头来看着我们,淡淡的说,没事儿的,你们好好考,不要管我,那一刻我分明看见眼泪在大叔的眼眶里打转。

小王和小李

小王和小李是两个在校的大学生,因为是校友的缘故,他们见了我总是要喊一声师兄。他俩是这群学员里最年轻的,也是因为年轻的缘故,他们俩学起东西来都特别的快,还记得教练都经常忍不住夸赞他俩不愧是大学生。他们俩永远是最快记住操作要点的,他们俩上车操作也永远是最早达到教练要求的,这一点当时让那些年龄稍长的学员羡慕不已。可是后来我慢慢的发现,他们俩来练车的次数越来越少了,到后来竟一个星期也见不到他俩的身影了。

最后考试的日子到了,我再一次见到他俩的时候,他俩还是结伴而来,一路说说笑笑看起来很轻松的样子。这个样子一直持续到他们走出考场,当时我们在候考大厅的人见状还都以为他俩都通过了考试,结果他俩摇摇头,还是那副轻松的样子说,考挂了。众人还没反应过来,他俩又踏着轻快的步子走出了候考大厅,消失在众人的视线中了。

王姐

王姐具体年龄不详,但是大家都管他叫王姐。她应该是我们这群学员里天资最差的了,学起东西来总是要比别人慢两拍,直到要考场地操作的前一天,她还经常分不清楚前进和倒车的时候往左打方向盘和往右打方向盘的区别。在她上车操作的时候我们都默契的把她和教练留在车上,因为她经常会往左打了一圈方向之后,突然反应过来,然后疯狂的往右打方向,碰到这种情况教练都是崩溃的,于是我们在场地边遮风的棚子里都能听见车里教练愤怒而绝望的吼叫。

可是王姐是一个执着的人,为了能多练一会儿车,她总是留在场地边练到教练收车为止,因为冬天的夜晚总是来得特别的早也特别的快,我们的练车场就在海边的一块废弃的停车场上,夜幕降临之后,呼啸而过的海风总是能轻松的抽走人身上的所有热气,让人感觉到一阵阵彻骨的寒冷。可是每次我们离开练车场时,总能看到那个倔强的身影,在昏黄的灯光下,蜷坐在遮风的棚子里瑟瑟发抖。

整个练车的过程对于王姐而言不啻于一场煎熬,还记得她嘴角因为着急上火而结的茄,一直到考试的那一天也没有消下去。考试的那一天王姐也早早的来到了考场,不知道是因为紧张还是因为寒冷,王姐一直不停的跺着脚,嘴里还一直小声的嘀咕着些什么,仔细一听才发现是在背诵教练教授的操作步骤。可是到最后让大家意想不到的是,王姐居然通过了考试,到现在还记得她走出考场进入候考大厅的时候,脸上挂着的那种孩子般发自内心的笑容。

学车的那段时间正好是我们一家三口要离开那座海滨小城回武汉的最后两个月,等我开始练车的时候,妻子和女儿早已经先行回了武汉,租住的房子也已经跟房东商定了退房的时间,工作也已经交割完毕办理了离职手续,于是我便成了一个全职学车的学员了。当时的境况对我而言也到了背水一战的地步,如果那次考试不通过,按规定至少得间隔3个月才能再一次预约考试,而三个月之后,再一次回到这个城市来参加考试对我而言无疑是一笔巨大的开销,后面新的工作要面临的各种不确定性,一度让我感觉压力山大。

也是因为年轻的缘故吧,我学车的过程一直都比较顺利,但是因为现实压力的存在,我无法做到像小王和小李一般的潇洒自如。于是每次我到达练车场的时候,在场边候场的伙伴们总是会打趣我说,你都已经练得这么好了,还这么天天跑过来干嘛啊,每次我也只是淡淡的一笑,说没办法,只能成功不能失败啊。大家也理解的一笑,又回过头去聊别的事情去了。

最后路考的那一天,当我听到考试车上的设备报出那一声考试通过的时候,一直压在我心头的那块大石才算真正的落地了,我压抑住喜悦的心情,长舒一口气,对考官到了一声谢之后便下了考试车。那一刻车外的的天空在我看来是真的蓝,那一刻的风在我感受来也是真的暖。

考试结束不久,我便离开了那座海滨小城,最后连驾照都是通过邮寄才拿到的。而之后的这些年,我也很少回去,也不曾再见过跟我一起学车的那些同学,但是学车过程中的那些人和那些事现在想来依旧鲜活,仿佛就发生在昨天。

学车的过程中让我学到了很多车技之外的很多东西,憨厚的大叔在最后知道自己可能此生都没有机会开车时的那份落寞和坚强,执着的王姐顶着巨大的压力一直勤奋练习并最终如愿以偿的那份喜悦,让我明白了做事情应该有的态度,凡事尽力而为,得之我幸,失之我命,永远保持乐观和积极的心态。小王和小李,因为畏难和自满,徒然拥有过人的天资却荒于练习,最后也无法通过考试。他们的经历也时时警醒着我,不要再犯他们一样的错误,做任何事情都必须有一个端正的态度,不骄不躁。这些道理虽然朴素,却也会让我受益终身。

你可能感兴趣的:(学车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