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学习的是中庸的第38小节,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诚者,不勉而中[zhòng],不思而得,从容中道,圣人也。诚之者,择善而固执之者也。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有弗学,学之弗能弗措也。有弗问,问之弗知弗措也。有弗思,思之弗得弗措也。有弗辨,辨之弗明弗措也。有弗行,行之弗笃弗措也。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果能此道矣,虽愚必明,虽柔必强。
我们首先来看何为诚?
“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诚,是天然就有的品质。使自己达到诚,是人为努力的结果。
“诚者,不勉而中[zhòng],不思而得,从容中道,圣人也。”不勉而中[zhòng],这里的“中”读为“重”,是符合的意思,这句话是说天生就具有诚的人,不用勉强就能符合诚,不用思考就能拥有诚,自然而然的符合中庸之道,这是圣人的境界。
“诚之者,择善而固执之者也。”要使自己达到诚,就要选择向善的路径,并执着的追求。诚,是我们与生俱来所拥有的品质,我们和圣人都具有相同的诚,但这份诚被后天的不明和贪欲所遮蔽和障碍,因而需要通过后天的努力来加以恢复。
如何才能提高自己的诚呢?中庸提出了5种方法: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也就是广泛学习,详细询问,慎重思考,清晰辨别和坚定执行。
“有弗学,学之弗能弗措也”,要么不学习,学了没有学会就绝不会罢休。
“有弗问,问之弗知弗措也”,要么不问,问了还不明白,就绝不罢休。
“有弗思,思之弗得弗措也”,要么不想,想了没有想通,就决不罢休。
“有弗辨,辨之弗明弗措也”,要么不辨别,辨别了没有明确,就绝不罢休。
“有弗行,行之弗笃弗措也”,要么不实行,实行了没有做到彻底,就绝不罢休。
就这几句进一步为我们阐明了,对于“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这5种办法的要求。
接下来我们再用一个案例来体会这5种方法在情境当中是如何运用的?
销售总监陈浩想让自己做到说话算数,于是他首先是博学之,通过广泛学习专业知识,向同行请教经验,陈浩意识到了,有一些曾经向客户许下的承诺,实际上是违背了行业的客观规律,这样的承诺不仅自己做不到,而且会被视为外行,更加加深了客户的不信任。
接下来是审问之,陈浩详细的询问自己为什么会有过度承诺的想法?是想套牢客户留下订单,还是想激励自己提供更好的服务?在这样逐渐向自己发问的过程当中,陈浩发现此前对客户说过的一些话,在内心深处竟然是有着截然相反的目的。
第三慎思之,陈浩紧接着慎重的思考自己的起心动念,比如为老顾客制定的组合购买方案,看似是为顾客省钱,其实不过是障眼法,用来销售卖不掉的库存,这背后是在计算顾客的恶念。
看到了这些不好的念头还不算完,陈浩紧接着用明辨之的方法,去一一辨别,每一个细微念头的善与恶。
有时设身处地的为客户着想,心中便会升起为客户挑选最优产品的善念,但转念一想这个月还有销售指标没有完成,于是又产生了几个不好的念头。对于这些,以前的陈浩完全不会在意,但是现在他开始让自己笃定的践行,好的和更好的念头,即便偶尔还是会有一些不好的念头冒出来,但是陈浩会坚定的对客户好,这便是笃行之的功夫。
通过上面的这些努力,陈浩终于明白了,所谓说话算数,不是说给客户听,而是要求自己去做到,哪怕现在没有条件也要在未来创造条件去满足客户的合理需求,这才是自己作为销售总监最大的价值。
最后中庸教会我们要“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也就是说想要真正抵达诚的境界,当别人下一分的力,我们要用百分的功夫去做,别人用十分的力,我们用千倍的功夫去做。
“果能此道矣,虽愚必明,虽柔必强。”如果真的能做到这样,那么愚笨的人也一定可以变聪明,柔弱的人也一定可以变刚强。
在这里的“人一己百;人十己千”,并不是说我们在一天就去干别人100天的工作,而是在背后体现这一个字,那就是肯。肯做事、肯用功的肯,肯用功提升自己诚的层面,比如很多人都知道学习的好处,但有的人只学习了一天就放弃了,而我们可以坚持100天乃至1000天都不退缩,用阳明先生的话来讲,就是:虽终日做买卖,不害其为圣为贤。无论我们在从事什么样的工作,只要是自己肯下功夫,那么在任何一个岗位上,都可以来努力提升自己诚的层面。
再次回顾今天的原文,“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诚者,不勉而中[zhòng],不思而得,从容中道,圣人也。诚之者,择善而固执之者也。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有弗学,学之弗能弗措也。有弗问,问之弗知弗措也。有弗思,思之弗得弗措也。有弗辨,辨之弗明弗措也。有弗行,行之弗笃弗措也。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果能此道矣,虽愚必明,虽柔必强。”
诚,是我们与生俱来的天性,只要肯用功,我们也可以恢复到与圣贤相同的诚,生命是如此充满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