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感思行」 卡片式日记

一周一篇的日记,越来越不知道如何下笔,好像没啥可说的。其实生活中我们并不缺少素材,只是我们没有留心收集,在不经意间它们都流走了。今日偶然所得一知识卡片卡写作的方法,一起分享下。


小试牛刀,先来记录下我家丫头今天的故事。

                             1.
晚上下班回家,我发现早上给孩子布置的作业一个字都没写。孩子练琴回来,主动约谈我,详细描述了一天做了什么,讲了一大堆今天没有做作业的理由。经过一番争论,最后她补了近三个小时的作业,11点钟睡觉。

                           2. 
距离开学只剩下三天,看到作业没写时,我当即火气就上来了。不是第一次,而且出门前我跟她确认过:三天时间补完所有作业压力山大。今天不做,明天后天压力会越来越大,熬夜也写不完。她是认可过的,可是为什么做不到?是我对她太仁慈,管得不够严吗?

等她讲一大堆理由的时候,我习惯性使用自己常用的语言冷暴力:你的作业跟我有什么关系?开学交不上作业,受批评的又不是我……诸如此类,抱怨外加批评一番。我总对孩子说:我不想做一个唠叨的妈妈,都是你逼出来的。

                           3.
我自己也是一个严重的拖延症患者,不到最后一刻,任务就完成不了,每次都匆匆忙忙。每次完不成工作时候的心理压力异常地大,经常会觉得喘不过气来。我且如此,何况是一个以玩乐为第一的孩子,我想更多的还是我没有给孩子做好自律的榜样,她也只是效仿了我的拖延而已。在她身上看到那些我所讨厌的习惯,一定是她平时从我身上习得的。

另一方面,我在要求她完成任务的时候简单粗暴,只是要求她写,忽略了她是不是会遇到困难,而且没有中间环节设置检查节点,只等着最后检查时的爆发。这对于一个还缺少时间管理能力的孩子讲也有些严苛,只讲结果不讲过程显得那么地粗暴。

第三,我的语言冷暴力,总是会随着我的情绪不自禁地丢出来,每次说出后就后悔,因为我的置之不理,除了换来孩子的一阵哭泣或是发泄,觉得妈妈不够爱她之外,根本无助于解决我和她的问题。

                          4.
说到底最终都要归集在行动上——我和孩子都需要用立刻行动来改变我们的拖延。首先做到关注过程,询问孩子是否遇到了问题,是否需要帮助;其次和孩子一起建立起时间观念,在特定时间内先完成必须完成的事情,再安排自由时间。第三减少自己暴力的使用,讲道理没用,先做好自己,营造好氛围,带动孩子成长。


第一次使用这种方法写日记,不知道对不对,作为练习的起点吧。下面把正派的内容放上来,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如何写一张完美的最小化「见感思行」卡片?

1、标签。一级标签有六个:#概念# #人物# #故事# #观点# #方法# #金句# 。认知科学认为搜索最多五个层级,再多你也记不住,我们最好把层级控制在三级。到三级就直达核心概念。

2、标题。站在用户的角度提一个问题,你接下来的卡片是要帮用户解决一个问题,你讲明白你就理解了。

3、见的素材要简洁,不要贪多,一个点讲透。要有情感属性,不要纯摘录,把自己想象成老师,旁边坐着一个学生,你给他讲清楚。备注上来源,方便听者查找。

4、感和思要区分清楚。感可以结合自身案例,思是你深度思考的表现,尽量找知识和知识的联系,有其他书里相似观点的引用。

5、卡片里面要有一两句金句,让用户读完卡片就能记住。

三张卡片就能组合成一篇好文章,一张卡片就是一个组块,咱们写卡片时,要想着这个组块将来可以放到自己的文章中,不需要经过什么修改,这样的积累才能有更大的复利。

(摘自知识星球“见感思行|1000卡片”    星主:欢喜的实验室; 微信公众号:欢喜的实验室。)

你可能感兴趣的:(「见感思行」 卡片式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