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_转矩

25 转矩(力矩)

在上一章中,我们模拟了一个角速度恒定的场景。在本章中,我们将使其变得更加复杂;我们将模拟一个茶壶,在转台上以恒定的角加速度和减速度旋转。

25.1 角加速度

就像线加速度是速度的导数一样,角加速度也是角速度的导数。另外,类比于线加速度是由力引起的,角加速度也是由力、力矩的转动引起的。如果您不熟悉力矩,可以阅读http://modsimpy.com/torque进行了解。

一般来说,力矩是一个向量,定义为和的叉积,其中是杠杆臂,表示从旋转点到施力点的向量,是表示力的大小和方向的向量。

然而,对于本章中的问题,我们只关注力矩的大小,而不关心方向。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可以运用公式:

其中,是力矩,是杠杆臂的长度,是力的大小,是和之间的夹角。

由于力矩是长度和力的乘积,所以用牛米(N m)表示。

25.2

与线性加速度通过牛顿第二运动定律与力相关的方式相同,,角加速度通过另一种形式的牛顿定律与力矩相关:

其中是角加速度,是转动惯量。正如质量使物体难以加速一样[1],转动惯量也使得物体难以旋转。

在最一般的情况下,三维物体绕任意轴旋转,转动惯量是张量,是一个以向量为参数并返回一个向量的函数。

幸运的是,在一个系统中,所有的旋转和力矩都发生在一个单轴上,我们不必处理最一般的情况,而可以把转动惯量看作标量。

对于质量为的小物体,在距离r处绕一点旋转,转动惯量为。对于更复杂的物体,我们可以把物体分成多个小质量,计算每个质量的转动惯量,然后把它们相加。

然而,对于大多数简单的形状,人们已经做了计算,你可以直接查找结果。例如,可以参见http://modsimpy.com/moment。

25.3 茶壶和转盘

中餐馆的桌子通常有一个旋转的托盘或转盘,以方便顾客分享菜肴。这些转盘由低摩擦轴承支撑,使它们能够轻松转动和滑动。然而,它们可能很重,特别是当它们装满食物时,因此它们有很大的转动惯量。

假设我坐在一张桌子前,转盘上放着一壶茶,坐在我正对面的人让我递茶。我用1 N的力推转台的边缘,直到它转动了0.5 rad,然后放开,转盘滑动到距离起始位置的1.5 rad处停止。那么我应该施加多大的力才能使茶壶滑到我正对面的停止位置?

我们将按照以下步骤回答这个问题:

  1. 我将使用第一次推动的结果来估算转盘的摩擦系数。

  2. 作为练习,您将使用该摩擦系数来估计旋转转盘通过剩余角度所需的力。

我们的模拟将使用以下参数:

  1. 转台半径为0.5 m,重量为7 kg

  2. 茶壶重0.3 kg,离转盘中心0.4 m

图25.1显示了这种情况,其中是施加在转台周边的力,垂直于力臂,是产生的力矩。靠近底部的蓝色圆圈是茶壶。

25_1.png

图25.1:带茶壶的转盘示意图

下面是一个带有场景参数的Params对象:

    params = Params(radius_disk=0.5*m,
                    mass_disk=7*kg,
                    radius_pot=0.4*m,
                    mass_pot=0.3*kg,
                    force=1*N,
                    torque_friction=0.2*N*m,
                    theta_end=0.5*radian,
                    t_end=20*s)

make_system创建初始状态init,并计算转盘和茶壶的总转动惯量。

    def make_system(params):
        mass_disk, mass_pot = params.mass_disk, params.mass_pot
        radius_disk, radius_pot = params.radius_disk, params.radius_pot

        init = State(theta=0*radian, omega=0*radian/s)

        I_disk = mass_disk * radius_disk**2 / 2
        I_pot = mass_pot * radius_pot**2

        return System(params, init=init, I=I_disk+I_pot)

在初始状态下,theta代表桌子的角度,单位为radomega表示角速度,单位为rad/s

I_disk是转盘的转动惯量,它是基于水平圆盘绕一个通过其中心的垂直轴旋转的转动惯量:

I_pot是将其视为一个点质量的茶壶的转动惯量:

在国际单位制中,转动惯量用kg m2表示。

现在我们可以创建一个 System对象了:

    system1 = make_system(params)

这是一个采用当前状态的斜率,包含角度和角速度,并返回导数,角速度和角加速度:

    def slope_func(state, t, system):
        theta, omega = state
        radius_disk, force = system.radius_disk, system.force
        torque_friction, I = system.torque_friction, system.I
        
        torque = radius_disk * force - torque_friction
        alpha = torque / I
        
        return omega, alpha

在这种情况下,施加在转台上的力始终垂直于杠杆臂,因此,力产生的力矩为。

torque_friction表示摩擦产生的力矩。因为转台是在theta的正方向上旋转,所以摩擦力在theta的负方向上作用。

现在我们已经准备好了进行模拟,但我们必须先解决一个问题。

当我停止推动转盘时,角加速度突然改变。我们可以用if语句来实现斜率函数,该语句检查theta的值并相应地设置力。对于这样一个粗糙的模型,这可能是好的。但是,如果我们分两个阶段进行系统模拟,我们将得到更准确的结果:

  1. 在第一阶段,力是恒定的,我们运行到theta为0.5 rad

  2. 在第二阶段,力为0,我们一直运行到omega为0。

然后我们可以将两个阶段的结果合并到一个单一的时间框架中。

这是我将在第一阶段中使用的事件函数,它在theta到达 theta_end端时停止模拟,也就是我停止推动时:

    def event_func1(state, t, system):
        theta, omega = state
        return theta - system.theta_end

现在我们可以开始运行第一阶段了。

    results1, details1 = run_ode_solver(system1, slope_func,
                                        events=event_func1)

在运行第二阶段之前,我们必须提取第一阶段的最终时间和状态。

    t_0 = get_last_label(results1) * s
    init2 = results1.last_row()

现在我们可以为第二阶段创建一个系统对象,初始状态来自第一阶段,力为0。

    system2 = System(system1, t_0=t_0, init=init2, force=0*N)

对于第二阶段,我们需要一个事件函数,它在转盘停止时停止;也就是说,当角速度为0时。

    def event_func2(state, t, system):
        theta, omega = state
        return omega

现在我们可以运行第二阶段了。

    results2, details2 = run_ode_solver(system2, slope_func,
                                        events=event_func2)

Pandas提供可以结合results1results2combine_first

    results = results1.combine_first(results2)
25_2.png

图25.2:施加力和摩擦力时转台的角度和角速度

图25.2显示了结果。角速度omega在我推的时候线性增大,在我放开后线性减小。角theta是角速度的积分,所以它在每个相位形成一条抛物线。

在下一节中,我们将使用这个模型来估计由于摩擦而产生的力矩。

25.4 估算摩擦

让我们从上一节中获取代码并将其包装在一个函数中。

    def run_two_phases(force, torque_friction, params):
        # put the parameters into the Params object
        params = Params(params, force=force,
                        torque_friction=torque_friction)

        # run phase 1
        system1 = make_system(params)
        results1, details1 = run_ode_solver(system1, slope_func,
                                            events=event_func1)

        # get the final state from phase 1
        t_0 = results1.last_label() * s
        init2 = results1.last_row()

        # run phase 2
        system2 = System(system1, t_0=t_0, init=init2, force=0*N)
        results2, details2 = run_ode_solver(system2, slope_func,
                                            events=event_func2)

        # combine and return the results
        results = results1.combine_first(results2)
        return TimeFrame(results)

我们可以用run_two_phases来写一个误差函数,用root_bisect来求出由于摩擦产生的力矩,这个力矩产生了第一次推动的观察结果,总共旋转了1.5 rad。

    def error_func1(torque_friction, params):
        force = 1 * N
        results = run_two_phases(force, torque_friction, params)
        theta_final = results.last_row().theta
        print(torque_friction, theta_final)
        return theta_final - 1.5 * radian

现在我们可以使用root_bisect来估计由于摩擦产生的力矩了。

    res = root_bisect(error_func1, [0.5, 2], params)
    force = res.root

结果是0.166 N m,比最初的猜测要小一些。

现在我们知道了由于摩擦产生的力矩,我们可以计算出旋转转盘通过剩余角度所需的力,即从1.5 rad到3.14 rad

在本章的笔记本“chap25.ipynb”中,您将有机会完成练习。有关下载和运行代码的说明,请参阅0.4节。

本书的中文翻译由南开大学医学院智能医学工程专业2018级、2019级的师生完成,方便后续学生学习《Python仿真建模》课程。翻译人员(排名不分前后):薛淏源、金钰、张雯、张莹睿、赵子雨、李翀、慕振墺、许靖云、李文硕、尹瀛寰、沈纪辰、迪力木拉、樊旭波、商嘉文、赵旭、连煦、杨永新、樊一诺、刘志鑫、彭子豪、马碧婷、吴晓玲、常智星、陈俊帆、高胜寒、韩志恒、刘天翔、张艺潇、刘畅。

整理校订由刘畅完成,如果您发现有翻译不当或者错误,请邮件联系[email protected]

本书中文版不用于商业用途,供大家自由使用。

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你可能感兴趣的:(25_转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