偷师日本僧人:9条心灵富裕法则,赶走杂乱,享受极简生活

之前“断舍离”这个词风靡全网,究其来源是日本的禅宗文化,日本建功寺住持枡野俊明的《禅と掃除》一书让敏感又高压之下的日本人多了几分心理安慰,自杀率都大大降低了。最近出了中文版本《少而美的极简生活》,除了大师开解你的心灵外,全书后半部分更是收录了日本家喻户晓的扫除专家冲幸子与大师之间的对话,我摘录了书中9条心灵富裕法则分享。


 1. 屋乱即心乱

 “房间杂乱,是因为心绪混乱。自身杂念缠身,就是最大的烦扰。”

“房间杂乱还能若无其事地居住,是因为对脏乱已经司空见惯,对污垢已经感到麻木了。这一点真实地反映了自己内心杂乱的严重程度。”

搜索知乎总能看见类似“房间太邋遢怎么办?”“你见过最邋遢的男生/女生是什么样子的?”,说明房间杂乱已经成为当代人的心头病,书中还介绍了一些整理房间的方法。例如:鞋子要仔细摆放整齐 。

从玄关就能看出一个家的模样。事实上,一个鞋子摆放得整整齐齐的家庭,生活在内的人大多心绪平和、感情和睦。相反,鞋子散乱的家庭,总让人觉得没有着落,似乎缺乏和气。内心的凌乱会体现在你的脚下。


Photo by Greg Rosenke on Unsplash

去到别人家做客时第一照面就是门口摆放鞋子的玄关,干净整洁的玄关会让人感觉这是一个和气干净的人家,内心也会对主人越发尊重吧。之前王宝强前妻马蓉家的照片也被人爆出,门口杂乱无章,随意摆放的鞋子肮脏不堪,一看就不是贤惠的妻子,网友们纷纷吐槽。可见,鞋子摆放整齐这一细节就可以影响对整个家庭的评价,这是多么重要的事情。

2. 使用时即扫除时

“扫除的目的在于把房间收拾整齐、打扫干净。没必要真的爱上扫除本身。” 很多人都讨厌打扫,又脏又累的工作,有没有什么办法让打扫变轻松呀!书中为我们提供了一个非常实用的思路,即“使用时即扫除时”,如何运用呢?例如:

 ① 东西洒落在地板上后立即擦拭 ,

② 如厕后立即洗刷马桶,

 ③ 洗手池使用后立即擦干水渍 ,

④ 沐浴后立即用热水冲洗浴缸以及浴室的地板、墙壁 ,

⑤ 烹饪后趁着余热立即擦拭灶台四周,

 ⑥ 烧水后趁着余热稍微擦拭一下水壶,

 ⑦ 使用冰箱时稍微擦拭一下冰箱内部、把手和冰箱门。

 基本上只要稍微擦擦就好。真正举手之劳,算时间也不过十几二十秒,但效果却非常显著。污垢不再积累,干净得出人意料。 觉得打扫累,大概是积攒了太多脏污,每次又要像新年前大扫除一样吧 ,实则不必,日常多注意一些就轻松许多。


Photo by Daniel von Appen on Unsplash

3. 除了生活必需品,其他都无所谓

双十一买买买,618买买买,520买买买……一年四季都在被各种购物信息洗脑的我们为了控制物欲、回归充实的本心,应该怎么做呢? 重点是不要被洪水般的信息吞没。为此,可以把物品分为以下三种: ① 有的话会给生活造成困扰的东西,即绝对的生活必需品; ② 有更好,没有也无所谓的东西; ③ 想要的东西,也就是完全没有必要的东西。 如果觉得够用就行而购买廉价品,就不会珍惜,而且很容易用完就扔,觉得用坏了再买新的就行。这样无法产生珍惜物品的想法。这也是造成物品越来越多的原因之一。 东西不珍惜坏了就扔,扔了再买,那么人呢?长此以往的心态,让我们宁滥勿缺,买快消品,吃快餐,谈闪电式恋爱,可这些真的是我们追求的吗?

 4. 毋与他人做比较

直播购物利用的是攀比消费和冲动消费的心理,李佳琦的女孩或者薇娅的女人们醒一醒,不是买一只口红就比别人优秀,也不是一只包包就让你的优越感持续一辈子。

人总是和他人做比较。一旦发现自己某些地方不如别人,就变得焦虑不安,心情低落。 和他人做比较,发现自己不如人,会让人产生怨恨嫉妒之情,并且产生不服输的心理导致虚荣心爆棚。

或者会觉得自己的生活不如别人而自怨自艾。 这些都不是什么好事情。人只有从嫉妒心解脱出来重获自由,才能找到真正的自我。 对他人产生羡慕之情时,只要试着想象一下自己身处无人岛。无人岛上只有自己一人,没有可做比较的对象。只能着眼于自己本身而生活。这样可以从嫉妒或羡慕的情绪中得以解脱,重拾平静安宁的内心。

 5. 拥有自己的生活风格

我清楚地知道什么对自己来说是好的,充满个性地生活着。对你来说不需要的东西也许对我来说是必需品。对你来说的必需品可能我根本不需要。 禅语有云:“水急不流月”。说的是无论水流多么湍急,倒映在水面的月影也不会被冲走,而是一直停留在此。如果认真保持自我,就能像水中月一般,不为信息或流行趋势所动,不随波逐流。 奥黛丽•赫本给我们的印象一直是优雅的女神,那是因为她拥有自己的生活风格,不会因为别人说一句你的脸好方就去削个尖下巴出来。找到最适合自己,最舒服的状态就好,不要追着流行跑。香奈儿女士也曾说过:时尚在变,而风格永存。

6. 比起如何丢弃,更应该考虑如何避免拥有

提到极简生活,人们总是在问“如何才能减少物品数量?”这真的是本末倒置了。如果不养成质朴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习惯,无论扔掉多少东西,最终还是会变多的。 首先不要持有多余的物品 ,书中提供了一些小窍门,非常有参考性,将物质分为三类进行思考。

 ① 没有的话会很麻烦=绝对必需品

 ② 有的话会更好=没有也没关系的物品

③ 希望总有一天可以拥有=完全没有必要的物品

将物品分好类再去购买去拥有,是不是就清晰多了?


Photo by Masaaki Komori on Unsplash

7. 顺应自然,经营生活

“春有百花秋有月 ,夏有凉风冬有雪 ,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还记得小时候春日里的桂花糕,夏日里的绿豆粥,秋日的瓜果,冬日的炖菜吗?是不是很怀念,觉得好舒服,现在虽然富足了却怎么都不舒服?那是因为没有顺应自然生活。 为了稍微过得轻松,住得舒适,拒绝顺应四季变迁,逃避自然规律。难怪人类明明生活在自然之中,生理机能却总是出现各种问题。 一到夏天,就二十四小时开着空调,整个夏天也开不了一次窗户。像这种过分依赖空调的生活,不得不说也实在过于远离自然了。

 整天呆在有空调的房间里,自然感受不到夏季纳凉的喜悦。我们的父辈,以风花雪月为友领略四季更迭,为享受秋日丰收之喜悦而努力播种、细心耕种,为感恩五谷丰登之富饶而抬轿祭祀、敬谢神明。寒来暑往,春去秋来之中,人人都过着精神富足的生活。好生让人羡慕。

8. 物尽其用是对物品的尊重

日本人受佛教影响,从尿布到抹布,将所有物品视作有灵魂的存在,细致且珍重地对待生活。 一切物品都是有生命的,要用尽其生命。这才是对物品的尊重。旧时的日本人就是这么认为的。比如,从前寺院里一定会有石臼,用于磨面舂米。但用了十多年后,石臼的臼齿有所脱落,无法磨粉了。这种情况下可以用作渍物石。虽然不能再磨面了,却可以用来腌菜。渍物石又能用上十多年,这期间可能会出现破损。损坏后又能放在院内雨天容易积水的地方,作为踏脚石。找到物品其他的使用途径,赋予其新的生命。这就是所谓的“知鉴”。

 9. 转变“被追赶的生活方式”,重新面对自我

人们每天追求信息,追求物质,追求业绩,总是被某些事物所追赶。政治和经济也是如此,总是和邻国互相追赶,整个社会都处于被追赶的状态中。我们需要稍微停下脚步,留出平静身心的时间。然而事实却是几乎所有人都很难做到,只是着急忙慌地过着被追赶的生活。


Photo by Amos Bar-Zeev on Unsplash

压力无处不在。总是无法平心静气,总是有被某种东西所追赶的感觉。这种压力一旦膨胀到再也无法忍受的地步,内心失去平衡,说不定整个人都会崩溃。

 与其在网上结交一百个朋友,不如去交一个真正的朋友,面临困境、陷入绝境时,能够互相倾诉、互相鼓励,做彼此坚强的后盾。这个道理相信大家都明白,真正需要的不过是一个这样的朋友。 所以必须转变被追赶的生活方式,学会独处,留出反思自我的时间。


冲幸子与枡野俊明

以上只是从书中摘录了9条心灵富裕法则就已经让我受益无穷了,生活习惯的改变不只是扔扔衣服的“断舍离”,更是思维方式上的改变与内心的丰富,愿我们在并不美好的2020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小确幸。


你可能感兴趣的:(偷师日本僧人:9条心灵富裕法则,赶走杂乱,享受极简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