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亿市值,探寻伟大企业的成长秘密

导言

今天这篇文章主要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结合自己的阅读及思考来复盘一些细分领域伟大的龙头公司,包括华为、星巴克、苹果、谷歌,探究他们具有哪些伟大的DNA,对创业企业、个人成长及个人投资(投资的核心是善于发现优秀的公司)有什么启示,希望能向感兴趣的人士传递有价值有温度的观点。

一、谁是伟大的公司

1、华为

今年最热门的话题无疑是华为,不仅有刘涛、刘德华、胡歌等各大明星代言,就连文章和马伊琍发表离婚宣言微博显示也是华为Mate 20和华为P30 Pro,要知道这在以往可都是iPhone的天下。当然也要感谢特朗普这个全球最佳代言人,华为非但没有倒下反而向市场交出了一份靓丽的业绩数据:2019上半年,实现销售收入4013亿人民币,同比增长23.2%,净利润率8.7%。其中,运营商业务收入1465亿元,企业业务316亿元,消费者业务2208亿元,再次给吃瓜群众展示了大象跳起舞来一样轻盈优美。在整个智能手机销量下滑的情况下,华为却实现逆势增长,上半年出货量(含荣耀)达到1.18亿台,同比增长24%,让同行们真的是又爱又恨。

华为2018年的研发费用为147.02亿美元,比苹果,英特尔还高,排在亚马逊,谷歌和微软之后。华为董事长梁华表示将持续投资未来,2019年研发投入1200亿元。没错,这就是这家公司的DNA。孙子兵法有一句很经典的话可以用来说明华为的经营哲学:“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不可胜在己,可胜在敌。”很多时候强大的对手倒掉不是因为你自己把他击败的,而是对手自己犯错自己倒掉的。你所能做的就是自己足够强大,不能犯错,不给对手可胜之机。所以华为一直不断的投入巨资研发,做了很多备胎。其实不管是企业,做投资也同样适用,要让自己做到最好,不被击败。

2、苹果

第二个要说的是最近刚交出一份最佳Q3业绩的苹果,单季度总营收538亿美元,同比增长1%,其中服务收入增长13%,达到创纪录的115亿美元的历史新高。除了iPhone下滑,别的产品类别增长了20%,其中iPad 50亿美元,同比增长8%;Mac 58亿美元,同比增长11%;可穿戴设备、家庭和配件55亿美元,同比增长48%。在这次财报中,iPhone收入占比不到一半,也显示出虽然在iPhone销售及市场上遇到挑战,但是产品的韧性远超市场预期,苹果在一片看衰声中再次证明了自己,这时大家顿悟了,原来苹果吃完,苹果核也是能吃的。

苹果的厉害之处在于聚焦自己做的事,公司文化强度很强,有严格的“StopDoingList”,一定要做最棒的产品,一定要给用户最好最极致的体验,现在的苹果平台已经建立起来了(光软件一年轻松赚几十亿),或者说护城河已经起来了。你知道苹果很有钱吗?或许你知道,但你一定不知道他到底多有钱。好吧,你可能知道他到底多有钱(现金储备加起来有2100亿美元,相当于希腊一年的GDP)。但你一定不知道,拥有那么多钱他其实也很烦恼——烦在到底该怎么花,以致于公司没事就喜欢搞回购股票和分红回馈股东,总的来说对投资者还是很蛮厚道的。最近苹果在技术方面又花费10亿美元收购了英特尔的手机5G基带业务,以期摆脱高通的专利钳制。苹果CEO库克表示要掌握核心技术,并且将其视作是苹果快速发展的机会。

3、星巴克

第三个要说的是星巴克,星巴克2019年三季度财报显示,公司的营收为68.23亿美元,同比增长8.1%;利润更是大幅增长61%。而星巴克的股价也继续创新高,过去一年涨幅88%,为全美表现最好的股票,说星巴克是长期印钞机一点都不为过。

马云说世界上自己最佩服的企业只有两家:一家是星巴克,一家是优衣库。我对星巴克的关注其实主要源于自己比较喜欢咖啡,周末喜欢至少空出半天时间去咖啡小店阅读或记录点东西,于是便想系统的了解下咖啡行业情况,没成想却给我带来更多的收获。

说起咖啡,喜欢的人估计都有同感,咖啡是会让人上瘾的品类,同样的还有香烟、奢侈品、高端酒类、甚至医疗服务等等,从商业上看是典型的好的消费品(好的消费品往往都有上瘾的特点)。上瘾的背后,其实就是复购率,最好的产品,就是存量用户能沉淀下来,然后增量用户进来以后,整个用户的基数就“滚雪球”越滚越大。如果一个产品无法让用户上瘾,那基本上就是需要不断获得新的增量用户,来弥补存量用户的流失,这种企业就没有复购率。没有复购率,企业本身就不会有“滚雪球”效应。星巴克过去几十年,靠的就是把这个雪球越滚越大,成为了一台印钞机。

既然咖啡是好的消费品,那为什么除了星巴克之外有大量的咖啡店都是亏损的或者关门呢?各种网红咖啡店,大部分只能坚持几年的时间,唯星巴克能盈利,能成为餐饮巨头?

这和其创始人霍华德·舒尔茨的创新力和有关。最早咖啡是在麦当劳,Dunkin Donuts里面卖的廉价饮料。霍华德·舒尔茨开创了“第三空间”理念,通过打造星巴克实体店,让星巴克咖啡变成了一种高逼格的饮料。无论是时间效率还是坪效,星巴克的效率都很高。另一方面,星巴克品牌已经占领消费者的心智,这种心智的占领,需要很长很长时间建立。背后甚至还需要强大的品牌文化。而舒尔茨本人,其实正是星巴克品牌最大的捍卫者,他曾说:“我们做出的许多关键决策,都不是从经济利益出发的,甚至经常反其道而行之,但恰恰就是这些决策最后让我们获得了巨大的商业回报。我们最为看重的企业基石,是我们的文化和行为举止。”

无论华为、苹果还是星巴克,他们都是伟大的公司,他们渗透并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即使面对严峻的外部环境也有强大的应对能力,而这其中究竟有哪些秘密可寻呢?

二、领袖、文化和品牌

1、领袖

伟大的公司往往都有一个非常牛逼的领袖,这个领袖有着超凡的领导力,领袖是不可复制的,好的领袖犹如伟大企业的一座灯塔,时刻指引着企业前进的方向。

如舒尔茨,在1987年时收购星巴克,开始推动其由咖啡豆和咖啡器材销售商向全面的现制咖啡连锁店发展,整个战略思路的转型才有了后来星巴克一系列的发展,在21世纪末,星巴克遭遇金融危机和自身运营层面的问题,舒尔茨于2008年重新担任公司CEO,对非核心的门店和产品线进行大刀阔斧的切割削减,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整体供应链的管控效率以及控制力,使得星巴克迎来了新的快速发展的十年,在资本市场迎来历史最大的一轮涨幅。

如乔布斯,谷歌掌门人评价乔布斯,作为改变世界的创意精英,乔布斯无人能及,他集聚深厚的专业知识,艺术创意禀赋和经济头脑于一身,在稀缺艺术家的科技行业中融入美与科学的人也是乔布斯,他让我们看到了个人魅力对企业文化的影响,也让我们看到了文化与成功之间的直接关系。

巴菲特曾表示,自己在收购企业时最看重的是一位不依靠他的领导者,他认为如果一位领导者的斐然业绩是出于想带领企业走向成功他就会投资。在面对企业内部团队时应抱有同样的态度,那些无论你是否批准都按自己的想法做事的人,才值得你投资。你会发现,这样的人往往会成为企业最为宝贵的创意精英。

2、企业文化

此外,伟大的领袖往往都善于营造一个深入人心的企业文化,并将企业文化渗透到组织每一个细胞并传承下去,让组织即使脱离了领袖依然能高效运转下去。这里说的企业文化不是一些陈词滥调、流于形式的说词,而是融入了创始人的情怀、价值观、经验并不断为这个理念而付诸实践的基石,好的企业文化是日积月累沉淀出来的,能让公司的每一个成员不断进步,也会使得企业变得更强,是企业基业长青的必备条件。企业文化也是“护城河”重要组成部分,很难想象一个没有很强企业文化的企业有很宽的“护城河”。

谷歌的企业文化就包括:以用户为中心,其他一切水到渠成;心无旁骛、精益求精;快比慢好;网络的民主作风;获取信息的方式多种多样,不必非要坐在台式机前;不做坏事也能赚钱;信息永无止境;信息需求,没有国界;没有西装革履也可以很正经;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这些理念现在依然是谷歌行事的真实写照,“不作恶”已经成为谷歌人做决策时的道德指针,谷歌的两位创始人并不想追求短期利益的最大化,也不关注公司股票的变现能力,他们认为记录谷歌独特的价值观以备未来的员工和合作伙伴参考,才是决定企业长远利益的重要因素。

3、品牌

再说说品牌,每一个影响久远的伟大品牌背后所代表的都是高质量的产品和高品质的服务,这一点是无可替代的,伟大的企业必然拥有极高的品牌价值。一个品牌的打造,从最初用户认知感觉的建立,到引领行业潮流,需要很多年的沉淀打磨,但品牌信仰一旦形成,就会爆发惊人的力量。

如星巴克,其品牌所代表的已不仅是产品质量的保证,也是匠心追求咖啡品质和生活品质的精神内在的代表,是一种咖啡生活文化,第三生活空间的体验,星巴克能赢得咖啡及周边产品款款爆红,这背后其实都是品牌形象和品牌价值的支撑作用。

星巴克品牌的驱动力与其说靠市场,不如说是靠产品和价值观,公司更注重通过拓展市场或定义市场而非固有市场的最大化。正如舒尔茨所说,星巴克品牌的强大秘密是以伙伴个人感受来连接顾客。星巴克不是靠咖啡做人的生意,而是靠人做咖啡的生意。他认为,劳资双方并非零和游戏,仁慈的对待员工并不意味着成本的增加和利润的减少,反而是一种强有力的兴奋剂,使得企业达到仅凭领导者个人的能力远远不可能达到的高度。在践行社会价值观方面,舒尔茨为所有员工包括兼职买保险,为难民在提供工作,环保投入,与慈善机构合作,践行种族平等等等,消费者对星巴克品牌的忠诚度实际也是对于企业文化和社会形象的高度认同。

三、开放式创新

企业要成长和发展就需要不断变革创新。新陈代谢、守正出新是一切生命之源,创新是企业最根本的竞争力所在。这次美国之所以如此疯狂打压华为,就是因为华为在信息技术领域有世界领先的自主创新技术;这次华为之所以能从容应对美国的极限打压,也因为华为专注于自己的人才培养和技术研发,积累了很多自主创新的成果,华为一直通过持续创新不断追求信息通信技术的珠穆朗玛峰。这也是华为生存和发展的根本经验。

同样的,星巴克也很注重创新,从最初单一爆款产品打开市场,到不断丰富产品细分种类,通过不断的品类创新增加和丰富自身的产品矩阵,扩大产品的受众,比如星冰乐便是较成功的创新,1994年推出后利润的增加使得星巴克股价创下新高。星巴克的创新平台不仅是产品、业务领域,也包括各个运营细节的创新,好的创新机制其实可以让企业始终屹立行业竞争力的浪尖。

那么究竟什么是创新?这里我想分享下谷歌的创新。

关于创新,谷歌创始人埃里克认为创新并不是少数人的专利,人人都有创新的机会,要营造适宜创新的环境,首席执行官必须兼任首席创新官,聚焦用户、往大处想、要制定几乎遥不可及的目标。

谷歌用70/20/10原则激发创新,将70%的资源配备给核心业务,20%分配给新兴产品,剩下的10%投在全新产品上。创新与混沌是同在的的,飞速创新带来的混沌不可避免,而谷歌对于混沌的接受能力远强于其他公司,在谷歌,形形色色的创意都被允许,很多都被公司支持,谷歌允许工程师拿出20%的时间来研究自己喜欢的项目,赋予员工最大的自由,等待收获。

创意无处不在,不仅仅来源于内部也来源于外部。谷歌在全球扩张时面临将网页翻译成外文的问题,比起花费高成本雇佣专业人士来翻译,谷歌选择了将翻译任务交给用户,把所有的文本都放在网上,招募志愿者把文字翻译成当地语言,结果用户完成的非常出色。

谷歌会为新创意留出充足的资源,给予创意精英自由做事的权利,保持开放心态,集思广益,创意就会不断涌现。打造一款产品,投放市场,看反响如何,设计并加以改进,再重新投入市场,这就是交付-迭代模式,尽量不要在产品上市时借助市场营销手段和公关宣传的力量,只有在产品展现出胜者锋芒之后才会投入资源。

要想创新,就要学会把败仗打得漂亮,学会从失败中汲取教训。所有失败的项目都会衍生出有关技术、用户及营销方面的宝贵信息,为你的下一次出征做准备。修改创意,不要否决创意;世界上多数伟大发明的最终用途都与最初设想天差地别。因此在放弃一个项目时,要仔细审视其组成部分,看看有无可能重新投放在其他领域。

创新不是封闭的,开放式是创新的一个趋势。站在前人的基础上继续研究,无疑是更快的方法。谷歌是最早的为员工搭建共享平台的公司,只要员工需要,他们就能在公司的数据库中找到那些他们需要的东西,并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继续研究。科技与开放相结合的模式会为我们营造更好的学习环境,开放可以刺激更大的创意,因为人们不必去重复已有的成果,转而全身心的用新的创意推动进一步的发展。任正非也表示,自主创新应该是开放式搞创新,不要封闭式创新,开放式创新正在取代封闭式创新,成为全球配置创新资源的新范式,应该拥抱世界、依靠全球创新——这样才能缩短我们进入世界领先的进程。

四、结语

世界变化太快了,所有的事物都在不断的升级,我们既看到了新生力量的快速成长,也看到了原有事物的残酷出局,面对瞬息万变的世界,或许唯一永恒不变的就是“变化”本身了,应对变化,你会选择变成什么样呢?

你可能感兴趣的:(万亿市值,探寻伟大企业的成长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