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方立极・天地人和】 浅社深塾 经子医读・释八卦

八卦最早见载《周易》,又称“经卦”,是用阳爻、阴爻两种符号为本,各取三爻排列组合组成一卦,共生成八种基本图形,分别为乾、坤、震、巽、坎、离、艮、兑。

关于其起源,《周易,系辞传》说:“古者包牺(按:即伏羲)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盖为取象自然的一种原始象形文字符号。最初应用与以蓍草排列而探测神意、占卜未来的所谓就占有关,因而也是一种筮占符号。通过筮占而画卦的方法,见载《周易•系辞传》。

八卦推演显现出数理规律。殷周之际又演出六十四卦,盖由八卦中每两卦重叠排列而成,称为“重卦”,卦爻组合的数理特色更臻严密,与此同时,以八卦为符号留传下来的古代筮占记录,经整理形成了《周易》或称《易经》。其中不乏迷信内容,但也保留了古代先有关自然及社会的很多经验知识,其推演万物之理;更闪耀着辩证法的智慧灵光。后人引申发挥,解说《易经》,遂形成《周易》之“传”,即《易传》,集结了战国至秦汉诸多哲人探究万物本原及其运行机理的丰富材料,实际使《周易》成了一部经典性的哲学著作,帔尊奉为儒家“群经之首”。  此后,《周易》的丰富内涵和深邃哲理,不断激发着后人的思索,无论传统哲学、或是其他各门学术,无不同《周易》结有不解之缘。事实上,前述各传统哲学范畴即道、气、阴阳、五行,以及象、数、理等等,也无一不是由《周易》首开端绪,经后人不断阐发,才得发展的。而这种闸释,甚至延续在今天的所谓“易学”发展中,仍未有衰减之势。所以有人认为,八卦无疑是中华民族最有特色、最为神妙的文化创造之一,可能没有其他事物能像它那样,在历史上造成如此巨大、广泛、深远而又复杂的影响。就八卦或《周易》的哲学系统而言,历来的研究阐说及应用,略可分为两大流派。一派重哲学思辨,被称为义理学派;一派则重八卦的形象及数理机制,试图以之表征万物的存在序列及其运动规律,被称为象数派。义理学派的特点及其结果,由前述诸多传统哲学范畴的演进及内涵,略可得到观照,故不再重复。而象数学的探索,则推动了我国传统数理哲学的发展,在宋代达到最高峰。如“河图”、“洛书”的解析,“先天八卦”的推演而生成所谓“太极”图式等,皆为其典型观照。

所谓河图、洛书,见载先秦典籍如《尚书•顾命》、《论语•子罕》、《墨子•非攻》、《管子•小匡》及《周易•系辞》等,盖为天赐的祥端,象征神意而预示圣人出、国泰民安等。自汉代,其被用来解释《周易》八卦及《洪范》九畴的起源。宋儒集大成,考释为“十数阵”及“九宫算”等两个数字图形;并以其数理奥妙而称为“天地之数”,乃《周易》的核心。

所谓“先天八卦”,是对《周易》八卦系统及生成数理推演的成果。《周易》八卦原有其结构系统,以卦序表徵一定的方位,并以八卦表象天、地、雷、风、水、火、山、泽八种自然物,为构成世界的基础;其序列关系图式,即所谓“文王八卦”或“后天八卦”。

后人研究中,一方面,赋予八卦以更多的象征意。另一方面,还不断有学者根据诸如《说卦传》中“天地定位,山泽通气,雷风相薄,水火不相射”等有关八卦序列关系的论说,来推究其系统结构,同时由“太极两仪”的生成机制而以数理关系推演,遂形成一个数理规律更臻严谨有序的卦序图式,被宋儒认为是最早的八卦图示,源起伏羲,故称“伏羲八卦”或“先天八卦”。

这种严谨的数理推演,导出了穷极神妙的太极图式,堪称名代易学研究最高成就的标志。

面对《周易》已经形成的深刻影响,对先天八卦和后天八卦的应用,宋儒则认为当以“先天为体,后天为用”,即以先天来穷究哲学之道,而以后天付诸实际应用。同时也有“河图为体,洛书为用”之说。

作为实用性的风水,除了一般性地引申历代易学成果以解释和表象天地之道而外,较少探究八卦与河图、洛书的哲学义理,更多关心其中的象数关系。

在堪舆或理气宗方面,如相宅定向的所谓“九星飞宫法”,择时的“紫元飞白法”,以及罗经的时空标刻,就主要取法于后天八卦与洛书九宫之间的数字、方位的推导,并据以判断事物吉凶。实际上,堪舆或理气宗在这方面也更多传承了《周易》中原始巫卜的内容。

至于形法或形势宗,八卦多作为标定时空方位的符号系统而被运用,而少有其象数、义理内涵的引申,“其他拘忌,在所不论”(王祎《青岩丛录》),这里就不多介绍了。



你可能感兴趣的:(【圆方立极・天地人和】 浅社深塾 经子医读・释八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