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爱的救赎》第45天 为了不让小动物们感到孤单

第45天

2015.02.03 周二 晴

为了不让小动物们感到孤单

周二一早,把朋友的孩子送到幼儿园,再一次体验了一把当妈的感觉。女儿小时候都是走着送过去,不像现在的孩子,出门就上车。但似乎现在孩子的乐趣少了许多,同学间的亲密远不如女儿小时候。也许,只是我目前的心境决定了现在的看法吧。

到单位,正常工作,时不时走神会想到他在幼儿园的情况。心内似乎被这个小家伙扰动了不少。但仔细回味下,似乎是在转移自己内心集聚的情感。这种感觉是不是有点可怕啊?什么事情似乎都能看清,又似乎什么事情都看不清。

午饭时候,老公来电,说晚上要帮孩子爸妈处理一些事情,要很晚才回。老公也似乎被这些琐事牵绊,没了操心女儿的迹象。若是我们有两个孩子,也许女儿也没那么重要吧!这些话,也只是一个人的时候想想罢了,就像让知了分享冬天是多么冷的体验一样,没经历过的事情也只能是道听途说或异想天开而已。

下午提前两个小时下班,接孩子,而后征求他意见,买了菜回家做大餐。出乎意料,他是一个很好的帮手,还边帮我边讲故事。讲幼儿园里喜欢他的小女生如何如何表白,讲同学如何如何不听话惹老师生气……在孩子的眼中,是非是如此分明,根本不存在灰色地带,很轻松干脆。这次做饭是一种享受,有点渴盼一个属于自己的这样的儿子。

晚饭后,他坚持要出去散步,虽然很冷,还是答应了。问他为什么这么冷的时候要出来散步。他说,很多小动物晚上听不到人走路的声音会很孤单的。被这天真的童言感动。不知在外的女儿会不会孤单,会不会体谅父母的孤单。

徐少波

回复

多么天真的孩子,多么富于爱心的想法!

我们每个人都曾经是孩子,都曾经纯真,但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那纯真的心灵也就被蒙上了厚厚的灰尘,变得冷漠,变得世故。因为《三个月改变孩子一生》这本书,让我和9个宝贝近距离接触了三个月,每天看着他们,每天聆听他们对这个世界的想法。真的感觉,孩子其实是来拯救这个世界的,是来拯救我们的。他们正试图用自己的纯真,让我们那已经坚硬的内心变得柔软一点。别辜负了他们!

李克富

点评

万物皆有灵性


我觉得今天的日记有好几个可以点评和发挥的知识点,比如作者认为“这种感觉有点可怕”,因为“什么事情似乎都能看清,又似乎什么事情都看不清”。但让我最想说点什么的,还是结尾处提到孩子坚持要出去,“问他为什么这么冷的时候要出来散步。他说,很多小动物晚上听不到人走路的声音会很孤单的。”

在寒冷的夜晚走路,不是为了锻炼,而是为了不让小动物们感到孤单。这是一份怎样的情怀啊!

牺牲自己,为了别“人”——小动物。

这让我相信:只有孟子倡导的“人之性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的“性善论”才是正确的,而荀子的“性恶论”、告子的“性无善恶论”、扬雄的“性善恶混论”和世硕的“性有善有恶论”都是不对的。

同时,也让我怀疑弗洛伊德的人性观,他认为人的潜意识和本我中盛满了不可告人的欲望,是人生悲剧的根源,并把人性归结为自私的、邪恶的,完全受无意识的私欲和攻击本能的支配。甚至说:“人甚至不是自己心灵的主人,注定要成为自己性欲和攻击本能的牺牲品。”相反,我坚信罗杰斯才是对的:他“对人性的看法是积极的、乐观的,相信每个人都是理性的、能够自立和自我负责,每个人都有积极的人生趋向,因此人可以不断成长和发展,迈向自我实现。人都是有建设性和社会性的,是值得信任的,是可以合作的。人的这些好的特性是与生俱来的,而人的不好的特性,如欺骗、憎恨、残忍等,则都是人对其成长的不利环境防御的结果。人的负面情绪,如愤怒、失望、悲痛、敌视等,是由于人在爱与被爱、安全感、归属感等基本需要不能得到满足,遭受挫折而产生的”。

以上是一个四岁小男孩的那句话让我产生的联想,更是给我上的一堂生动的人生课。

皮亚杰发现,幼儿具有一种“泛灵论”(animism)的思维特点,即在四五岁的孩子眼中,自然界的各种事物都跟人一样具有意识,它们的运动变化是一种有目的、有意志的活动。比如孩子按直线滚动一个球,结果偏离了方向,他会认为是球“不听话”;自己不小心从椅子上掉下来,也会认为是椅子“淘气”。再大一点,还会认为天上的云朵和地上的汽车都是“活”的,因为它们也像自己一样在“动”。因此,处于这个时期的孩子,说出“很多小动物晚上听不到人走路的声音会很孤单的”的话,就再正常不过了。

遗憾的是,科学研究已经证实皮亚杰这基于观察的结论并不正确,知识和经验完全可以让一个幼儿及早地做出死与活、生物与非生物的区分。我始终觉得,一个从小没有经过“泛灵论”阶段,而是过早地被科学知识占据了头脑或凡事都想亲身实践的孩子,才给自己的人生留下了最大的遗憾,长大后说不定还会因缺乏万物平等意识或人文关怀而酿成祸患。

你可能感兴趣的:(《母爱的救赎》第45天 为了不让小动物们感到孤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