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或许曾经穿越过 ——趣解《道德经》第八十章

以前阅读《道德经》第八十章时,常常听到的是别人对它批判,如“使人复结绳而用之”被批为社会的倒退。“民至老死不相往来”是在闭关锁国。真的是这样的吗?

我们先看[原文]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人复结绳而用之。至治之极。甘美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当近年疫情发展给各国的发展和交流带来不便的时候,我太胆地猜想:老子或许曾经穿越到未来的,因为用现在的现象和观点来解释这一章,则显示了老子超越时空的深远智慧。下面我们分三层来逐一理解。

一、第一层“小国寡民”。一般的译文是:使国家变小,使人民稀少。这句话有深刻的智慧。我们知道周朝初期,周天子把各诸侯国是分得很小的,这样周天子是容易控制的各诸侯国。但到了后来,各国之间以强凌弱,相互兼并,到战国时期演变成了七个大国,这时周天子没有办法控制大国了,周朝名存实亡,干弱枝强,基本没有办法控制。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发现了大不易控制这个秘密,采用了郡县制,相当于“小国寡民”了,中央集权加强了。西汉初年,各分封国较大,“大国多民”,地方不听中央,一直是中央政府想办法解决的问题。后来,汉武帝时采用“推恩令”才彻底化大为小,做到了“小国寡民”,加强了中央集权。后面的各朝各代都用尽各种办法运用“小国寡民”的智慧强干弱枝,加强中央集权。由此可见,“小国寡民”可以趣味地理解是老子超越时空的治国智慧。

二、第二层: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人复结绳而用之。它的表面意思是:即使有各种各样的器具,却并不使用;使人民重视死亡,而不向远方迁徙;虽然有船只车辆,却不必每次坐它;虽然有武器装备,却没有地方去布阵打仗;使人民再回复到远古结绳记事的自然状态之中。

它的深层意思是什么呢?从现在的有些现象看,可以趣味地理解为老子的预言:比如,现在有的富人,家中有许多器具不用,过简洁的生活。疫情状态下,人民重视死亡,而不向远方迁徙,这个“死”字,用得非常好,条件明确,并非不想徙,而是有死亡的危机威胁而不能迁徙;富人有车而想走路锻炼身体。各国加强军备,却不轻易打仗。“使人复结绳而用之”是夸张的说法,是老子看到无数人们想过过去的新鲜生活的形象的总结说法,不能死板地理解为老子想倒退复古到原始社会,如果是的话,我真想不通老子这样的智者怎么会有这样的想法,难道老子穿越到未来,然后警告人们,如果打了核战争,世界就只能“使人复结绳而用之”了。

三、第三层:至治之极。甘美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它的表面意思是:国家治理得好极了,使人民吃得香甜,穿得漂亮、住得安适,过得快乐。国与国之间互相望得见,鸡犬的叫声都可以听得见,但人民从生到死,也不互相往来。这几句的治国理念也是非常先进的。前几句话好理解:让老百姓吃得好,穿得好,安居乐业,这是老子的大同思想,与孔子的大同思想相似。只是后面几句与前面几句话难以联系起来理解,只能趣味地理解,是否是老子曾经穿越到当今世界疫情特别严重的小国家,看到了在暂时的隔离管控下,相互不相往来的情形,于是写下了这几句前后难以联系理解的话。

你可能感兴趣的:(老子或许曾经穿越过 ——趣解《道德经》第八十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