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善若水,利他不争

文/若冰

《道德经》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名著之一,是道教的开山之作。

作者老子以哲学意义之“道德”为纲宗,论述修身、治国、用兵、养生之道,而多以政治为旨归,乃所谓“内圣外王”之学,文意深奥,包涵广博,被誉为万经之王。

《道德经》语言极为精辟,是至理名言,形成诸多成语、格言、警局、座右铭。如:“天长地久”、“上善若水”、“少私寡欲”、“弱之胜强,柔之胜刚”“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等等。

在这些名言中,我独爱“上善若水”这一句。

“上善若水”出自《道德经》第八章,原文如下: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

夫唯不争,故无尤

水存在于宇宙万物之间,存在于世界的角角落落,它滋润了万物,却从来不要求回报,也从来不与万物争宠,它对万物都是公平的,不论是高大的还是渺小的,也不论是高贵的还是卑微的,它都一视同仁的滋养它们,让它们自然生发。

它虽然有着无限的作用,但它永远都不声张,而是甘心情愿地停留在最低洼、最潮湿、最肮脏的地方。

所以老子说,最高境界的善跟水一样。水的善表现在它倾其自己所能滋养万物生长,而不为自己争任何利益,它甘愿放弃高贵显赫的位置而屈居众人不愿待的卑下之处,利他不争。

正因为它的这种谦卑处下、利他利他不争的品格,所以它的品格与道十分接近。

立春之日,天气回暖,万物复苏,天地之间,似有一种向上的力量,不断地升腾升腾!

一阵风儿吹过,天空变得灰蒙蒙的,不一会儿的功夫,竟然落下蒙蒙细雨,天与地之间氤氲着如丝如雾的细雨。

小雨若有若无,雨丝细的似乎看不见,但一会儿的功夫,衣服潮湿了,树的枝条潮湿了,慢慢地,大地润泽了,山川润泽了。

山脚下的一片小树林里,小蜗牛从蛰伏的枯枝底下慢慢地踱出来,张来惺忪睡眼,看看外面的世界,啊,好美呀,干枯的树枝经过春雨的洗礼,马上焕发生机,杨柳的枝条绿意盈盈,芽苞已经萌动,地上越冬的植物,如蒲公英、猫耳草等已是碧绿可爱。

这时,一只黄莺飞来,它落在枝头,看见了蜗牛,高兴的说:蜗牛妹妹你好啊,你们终于睡醒了,你们不在的时候,我们都好寂寞呢!

蜗牛也高兴地说:黄鹂姐姐,你好啊,是春风、春雨唤醒了我,春天来了,我们又可以共同享受美好时光了。

黄鹂和蜗牛的笑声也惊醒的树洞中的小松,它懒懒的翻个身,睁开眼睛,突然就嗅到了春雨的气息,它赶忙从树洞中出来,抖一抖一冬天都没有洗过的一身毛,跑到细雨里。

它高兴地与黄鹂鸟和小蜗牛打招呼:黄鹂鸟妹妹,蜗牛妹妹,一冬天没有见面了,你们都好啊!

黄鹂鸟和蜗牛同时说:小松鼠你也醒来了呀,我们都好呢,你也好吧。

小松鼠说:好呢,好呢。就是一个冬天没有洗澡了,我可要用这春雨美美地洗洗澡,好干干净净地迎接春姑娘。

小松鼠高兴在树枝上跳来跳去,快乐地在这濛濛春雨中沐浴,它一边快乐的洗澡,一边唱着《蜗牛与黄鹂鸟》,惹得黄鹂鸟与蜗牛哈哈大笑。

细雨一点点的浸润到土层,小蚯蚓感受到了春雨的润泽,它伸展一下身体,慢慢地向上蠕动,当天刚刚露出尖尖的脑袋时,就被眼尖的黄鹂鸟看到了,它大声地说,哎呀,蚯蚓老弟也醒了呀,我刚刚看到蟾蜍兄弟和青蛙兄弟也来了,蚯蚓一听,都没顾得说话,赶紧又缩回土里。

黄鹂哈哈大笑,和你开个玩笑,看把你吓的。

黄鹂鸟正笑着,就见小河边的土坎里,真有一只青蛙从土坎小的一个洞里跳出来,黄鹂鸟又哈哈大笑说:说曹操曹操就到,刚刚还和蚯蚓开玩笑的,说你来了。

松鼠和蜗牛也都哈哈大笑着和小青蛙打招呼。

蒙蒙细雨下了一天一夜,农民伯伯也乐的合不拢嘴,这“润物细无声”的立春雨,滋润着万物。“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

雨果天晴,放眼望去,目之所及的都是似有若无的绿色。

那是小草偷偷地从地里钻出来了。桃树、杏树、梨树,也都孕育着花蕾,或许明天就鲜花遍地呢。

山脚下的树林边,各种小动物越来越多,它们快乐地享受着春天的美好。

“律回岁晚冰霜少,春到人间草木知。”

一年之计在于春,一年之春始于立春。立春的雨是春天的序曲,润泽万物后就悄然无息的以另一种方式存在于任何地方。

上善若水,利他不争。

原世间万物都有水的包容、利他、无争,这样的世界必将是一个和谐美好的乐园。

你可能感兴趣的:(上善若水,利他不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