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笔记81

十. 做特立独行且正确的事

056  绝大多数的痛苦都是幻觉,只是一时的感觉,而非永久不变的真相。这世界一直跟自己有这样那样的联系,而且是相当重要和清晰的联系,我们从光裸出生到最后离世,我们和世界的羁绊越多,生命就会越丰富多彩,生命的意义就会越大。

057 而正确本身其实也可能没有价值。若你是正确的,别人也正确,那正确并不稀奇;若你是错误的,别人也是错误的,那就是一帮乌合之众;若你是错误的,别人是正确,那你就有大麻烦了;若你是正确的,而别人是错误的,那这种正确才是稀奇的,才是具备很大价值的。

所以若你确定自己是正确的,而你身边绝大多数人并不认同你的想法,那你应该高兴,而不是痛苦。

058 为什么人们在面对真正的价值会如此痛苦?是因为他们衡量正确与否的方式错了——他们靠的不是逻辑和独立思考,而是认同的人是否足够多。

为什么呢?

因为绝大多数人是“表现型人格”,他们在乎的不是好、坏、对、错,他们只在乎自己是否显得好看。表现型人格觉得只有和大多人在一起才是安全的。

059 如何自己确认一件事是否正确呢?

首先需要自己学习琢磨研读,刚开始读不懂没关系,但可以读完,读完后再读,反复读进而读的更懂,进而请教讨论,进而用实际行动去验证其价值;

真正能做到研读并实践其价值的人凤毛麟角,我要做其中之一。

记住一个原则:听大多人的话,参考少数人的意见,最终自己做决定。

060 尽管特立独行且正确,也许短时间内你并不能验证和收获价值,这时候需要真正勇气,若世界没有给你正反馈,甚至给你负反馈,你依然能心平气和的接受,不因此灰心丧气,继续探索正确之路,这就是勇气。

“特例独行且正确”是很难做到的事,需要智慧和勇气,也需要不断锻炼。

十一. 我生活的世界是我内心的镜像

061 如果一个概念在某个文化里并不存在,那客观存在那个文化里主观上并不存在,那个文化里的人对那个客观存在没有任何感知。反之如果一个概念存在,哪怕它不是一种客观的存在,人们还是可以从主观上感知到它。

很多客观上并不存在的事物,由于主观上存在一个概念,就变得好像真实存在一样。

062 我们所生存的世界,并不只是冷冰冰客观的存在而已,这个世界是有生命的,甚至可能是有灵魂的。你如何待它,它就如何待你。即便你事实上错的离谱,它也总是能向你证明你是对的。

如果你不知道一个概念,这个世界就像你不知道那样的存在,而一旦你知道了,那这个世界就像你早就知道了一样的继续发展。

063 你是什么样的人,你就会生活在什么样的世界里。每一次善与恶的选择,既塑造了自己又塑造了那个自己存在于其中的世界,于是那个生命的世界开始有了自己的灵魂,它的善与恶其实是个人的自我选择的镜像。

即自证预言: 人并非被动地任从环境影响,而是主动地根据个人的期望,作出相对性的思想及行为反应,而使期望得以实践。当我们渴望某一件好事情发生时,会倾向于找寻符合该期望的正面讯息,而那些正面讯息又诱发我们找寻更多的正面讯息,使我们变得越来越乐观和充满自信,行为上也变得更积极,大大地提升了成功的机会。相反地,如果我们越担心坏事情的发生,便会越留意不利的讯息,不利讯息越多,心情越加焦虑不安,行动消极、被动或过度保护自己,最后更容易地诱发了坏事情的发生。

064 若你能善待你的世界,你的世界也可以给你最够的善待,若你能宽容你的世界,你的世界能给你足够的宽容,若你能认真生活,你的世界也会认真的对待你。

所谓投资,无非是用现在的资源换取未来的资源,所以活在未来的人一定比活在当下的人拥有更多的财富,真正的安全感来自于自己对未来的清楚思考,而不是那些身外之物。

065 从某种程度上看,我的世界是死的,我被各种条条框框的世俗约定法则和他人的眼光看法困住,活的缺乏生机和盼头,也没有探索未知概念的目标,对世界有着偏向负面的认知,我以这样的态度对待我的世界,自然我的世界也以疏离的方式对我,怎么打破呢?就是热情的去靠近生机,走出楚门的世界,用意义去鞭策自己,多些勇气和霸气,给自己的世界种下绿色的升级,希望和未来。

十二. 看到别人的好,接受自己的难,就是真正的接纳自己

066 迷茫的时候就读书,困惑的时候也读书,因为答案一定在某本书里。

067 大部分人一生在我好你不好和我不好你好这两个状态里穿梭,没办法进入我好你也好的境界。

见不得别人好,是指见不得别人变得更好的状态;

“见不得别人的好”,就是见不得别人的好处或好的地方,虽然对方有不好的地方,但他同时有好的地方,因为存在不好的地方,所以好的地方被完全否定和掩盖了,这就是我们说的见不得别人的好。

068 别人虽然有不好的地方,但是我们应该有能力看到别人好的地方;处于第二第三种状态的人,因为要分出胜负和好坏,所以总是把注意力放在对方的不好和错误上,久了发现别人优点的能力就退化了,结果就是永远把注意力放在别人的不好上,但是关注自己的时候,注意的都是对的好的部分,有了双重的标准。

为什么会这样,李老师自己的体验结论是:你在某个或某些方面必须得到一定程度的普遍承认,才可能真正做到心态平和。因为在这种情况下,没必要再费劲心思去比较了,自己已经被证明了。

069 所以见得别人好的关键在于:无论如何,要把一切可能的注意力全部都放在自己的成长上去。

这是通往任何“财富自由之路”的根本。

见得别人的好,李老师说有惊人的好处,你会发现你身边的世界特别美好,你能不断看到周围人的好,也可以从那些你原本讨厌的人身上学到大量的好东西。

070 在自己还是无法戒除比较证明自己的情况下,如何修炼见得别人的好?

首先,认清第四个阶段很难进入,修养也不是想想就有的,但可以通过元认知能力来养成习惯,而修炼元认知能力的方法前面提了;

其次,每当自己在二三阶段徘徊的时候,启动元认知能力,告诉自己我应该把注意力放在自己的成长上,而不是放在别人的错误上,如我有空闲,应该看看他们做对了哪里,哪里做的好,我可以学习哪些。

再次,每当不由自主和别人比较并发现自己确实还不好的时候,告诉自己,我要和别人比的是未来,当下我应该关注成长。如果果真如此,那么我们其实是无论如何也不怕比较未来的。

最后,证明自己根本不重要成长才是重要的,因为成长如果成真,证明就自动完成了。

071 李老师的朋友金光,无论如何都对自己的困境只字不提,没有一丝抱怨,至少全无表露,这是不抱怨的表现。

抱怨,只是无能和无奈的表现。

当遇到麻烦和不顺利的事情的时候,能解决就解决,解决不了就承受,这才是正确的态度。很多人在第一步就止步了,但我不可以这样。

072 将不抱怨作为选择朋友的重要原则。因为抱怨会让一个人变得令人讨厌和厌倦,会让一个人失去挣扎的能力和承受的韧性,害处不仅在于浪费时间和暴露自己的无能,最大的害处是让自己不由自主的放弃挣扎。

偶尔的气馁是正常的,但是在逆境中,或者在一些特定的关键时刻,放弃就是致命的,这和不抛弃不放弃是一样的,不抱怨是不放弃的一种。

073 对每个人来说,说话都是大脑重塑的过程,我们每个人都倾向于不由自主的扮演我们向别人描绘的那个样子,直至我们成为那样的人。所以说积极地话,做积极的事,成为积极的人。珍爱生命,远离抱怨和抱怨之人。

你可能感兴趣的:(阅读笔记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