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方法论 之十三——依靠广度感知细微变化

​ 上一篇:互联网方法论 之十二——互联网激励人的参与

要预测癌症,外围指标往往不行,能外在地主观地感知了,癌症就已经很严重,哪怕测量尿便,能导致其中成分发生变化的癌症也错失了最佳干预时期。

人们只能往内在走,最容易想到的,是抽取血液样本加以分析,特别是早期,血液中游离的癌细胞标志物不多,所以有效性并不高。

于是再往内在走,通过穿刺获得样本,分析那些核心部位的DNA和RNA分子,蛋白质分子。

越往内在走,要求的体系越复杂,导致的不便越多,制造的危险越大。要求庞大的体系,复杂的操作流程,昂贵的费用,苛刻的条件。

比如穿刺,这是金标准,当然最有效最及时,导致痛苦和伤害不说,还会改变癌症组织的界面,可能加速癌细胞转移;再说,癌症组织不是均匀的,一处采样很难反应全面场景,这些都制造了巨大压力。

点击添加图片描述(最多60个字)

越往内在走,越无法随时随地测量,不能普及,样本数不多。样本数不够,就要求结果更加准确,驱动测量体系更加复杂;样本数不够,统计结论宽泛,无法凸显细微之处,指导实践的有效性不够;样本数不够,就没法建立检查结果和诸元的相关性,比如前期的某个事件导致问题出现。

这就是追求精确的西医的困局,任何措施都要搞懂机理,任何方法都要求看得见的效果,不允许漫无目的的尝试,多种原因限制其发挥价值的空间,所以早期发现工作一直保持没有什么起色。

互联网换了思路,停止追求(不是放弃)精确,允许漫无目的尝试,谋求整体地、外在地、生活地、自动地获得各种指标。这样必然丢失信息,因为分子层面的信息最彻底最精准。那么,这种模式能弥补缺陷吗。

任何细节变化,它是物质的,就不会是完全随机的,受到周围的影响,受到各种信号的影响,进而受到生命整体的影响,进而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理论上就可外在地感知。

以基因突变举例,如果它纯粹是基因自身不稳定性导致(比如碱基配对的量子效应),就能导出这样的推论:相关基因会同概率地表达变异(不是真正表达疾病),并且均匀地分布在任何时间段,事实不是这样。

变异往往相关于基因复制所涉及的因素,比如蛋白质,这些因素又会受到更多因素的影响,如此不断向外扩展。

肿瘤细胞的形成需要多种致癌基因突变共同作用,就算有些突变在当下还无法把握,因而认为完全随机,另一些必定可把握可理解,就说明它是可理解的。

再退一步,就算癌细胞是完全随机形成的,也需要和周围交互,比如战胜免疫系统,真正表达出来,就不是偶然事件。实际上,癌症是一系列事件的结果,癌细胞的形成需要多年时间,癌细胞的逃逸需要通过很多关口,这就大概率地是整体性事件。

再退一步,哪怕真有当下能力所不能把握的偶然事件,它总要不断宏观地表达出来,越是宏观的,越不是偶然的。体联网就是有意义的。改进方向,就是尽早感知,越前期越好。

这就能看出西医方法论的局限:谋求把权限掌握在自己手上,没法结合生产生活,没法推动随时随地的测量,加剧了危险的局面。聚焦于疾病救治,追求少数指标,丧失了更多影响因素,不理解生命的发展规律,于是迎来疾病丛生。

很可能,癌症的最终爆发,是某种状态一直酝酿着,某次外来事件最终引发。那个内在状态不好测量,外来事件往往能获得。我们收集了足够多病例,发现某些敏感因素,就回过头去理解那个内在状态,这就获得了某些准则,然后再反过来,加深对外来事件的理解,如此不断改进。也可能,每种特征的人对应不同的事件,或不同强度的事件,这些都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

只要是间接指标,效率就会比较低,并且可能隔了好几层。所以,以前哪怕有类似思路也无法实施,现在,随着样本的逐渐增多,很多工作都可以做了。

不管怎样,这方面的努力一直没有展开,预示着广阔的空间,值得尝试。

肺部会出现高度病变组织,可能进展为癌症,也可能退化消失,它们在形态学上并没有明显区别,肉眼无法分辨。西医的策略,是下到分子层面,分析病变组织的基因表达、转录组和甲基化组的情况,和它的走向进行相关性分析,以得出早期诊断的依据。

这是着眼于细节的思路,是整个科学时代的主流模式,人们只能惊叹于科学的奇思妙想和聪明创造,很难认识其缺陷,对任何不足,我们都只能宽容地理解,并鼓励更深入的研究。

病变组织之所以出现,它将如何发展,取决于内在特性和外来致病因素的交互,以往没有相应的技术手段,只能使用西医思路,指标不够多,样本不够多,结论的有效性不够。接下来,外来因素和内在特性都可以掌握了,只要病变组织和外围有关联性,就可通过足够多的样本挖掘出来。

这还没有考虑科技的进步,体联网有广阔的发展空间,现在可以努力做到尿便的全自动测量,今后能做到血液的全自动测量,工作的有效性就高了很多。沿着生活化自动化这条道路探索,今后的发展空间很大。比如,人们愈发认识到,肠道菌群对健康和疾病的影响很大,包括癌症、心脑血管疾病,我们能展开全自动的测量,成就将是巨大的。

与其说这关乎科技能力,不如说关乎科技的方向,坚持西医的高精尖,工具就只能停留在医院,这些目标就很难实现。一旦有足够多人参与,激发了人类的创造力,未来就非常值得期待。

追求传统意义上的高精尖,就只能让少数人主导;转向互联网,就能引入亿万民众,从中海选出正确的测量思路,先进的技术方案,聪明的思考者,坚定的践行者,如此不断提升有效性。

我们如何看待当下的医学成就?它们已经详尽地揭示了生命真相,还是刚刚起步;是全面地展开了,还是只局限于某些领域;科学家是在自由地创造,还是受限于当下的技术体系?这些问题,想必没人敢自信地回答吧。想想发生在我们体内的那么多生理现象和生命过程,多少已经搞明白了呢,有多少能通过替代物揭示真相呢。

既然这样,我们为何不追求科技的另外发展。

你可能感兴趣的:(互联网方法论 之十三——依靠广度感知细微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