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经历了《It》长达两个月的洗礼,我对超长篇小说竟莫名地产生了一丝抵触心理,再也不敢轻易开启一段长篇小说旅程。
但我还是忍不住,用一个星期断断续续地把阿兰·德波顿的这本长篇小说《爱情笔记》看完了,那么今天就让我来跟你们分享下这本书吧。
1
说实话,这本小说的剧情其实很俗套,无非就是男主与女主从邂逅、迷恋、平凡中的幸福、熟悉后的倦怠、女友移情别恋、挽回无望、自杀、醒悟并最终将这段感情完全消逝于无形的故事,但所幸男主最后柳暗花明又一村。
乍一看,毫无新意,毕竟在琳琅满目的爱情文学海洋里,已经有太多诸如此类的故事了。但德波顿却巧妙地运用哲思、幽默、诗意和独特的见解开辟了另一个高峰,将小说情节让位于灵巧的论述,从哲学、心理学、伦理学、文学、宗教等多位一体旁征博引,归于解析,并最终划一为一个中心:人类的爱情。
那么接下来,就看看德波顿眼中的爱情是什么样的吧。
2
德波顿的开篇第一句话就彻底征服了我:“恋爱时,我们最向往缘分天定。然而,多数时候我们不得不与无法理解我们灵魂的人同榻共枕。”
曾有人说:“婚姻是爱情的坟墓。”可我认为,只有“搭伙过日子”、“为恋爱而恋爱及”“为结婚而恋爱”的爱情才是坟墓,因为这种爱情的出发点本来就已为日后的感情生活备上了一口棺材。
姑娘,愿你嫁给爱情,而不是凑合余生。
3
德波顿对两性爱情中的心理活动概括和描写,让读者羞涩的同时又无法反驳:“对于坠入情网的人们而言,恋人的任何言行举止似乎都有了潜台词。”
TA每一抹微笑中的意蕴、每一个辞藻的含义都如一条小径,通向无数个未知的目的地,即使穷尽词典可能有的所有释义也拿捏不准。
而当面对爱情中是否要保持自我,不因对方而改变自我时,德波顿写道:“保持真实的自我需要一个先决条件,即,能够不受他人影响而获得稳定的个性。”
很多人或者你也是其中一个,都思考过这样一个问题:应该选择爱自己的人还是选择自己爱的人?
我听到过许多不同的答案:
“恋爱的话,选自己爱的;结婚的话,选爱自己的。”
“肯定是选择爱自己的,因为选择了自己爱的,难免会改变自我去迎和对方,最后失去最开始的自我。”
“如果再给我一次机会,我还是会毫不犹豫地选择爱自己的。”
所谓的自我,就是自我感觉最良好、最放松、最自由、最自信、最畅快地生活着的所有人格、性格与行为处事的方法的集合体。所以当我们面临改变自我时,无外乎就是一个原因,我们自卑,我们不再自我感觉良好,我们需要获得一种自己本身并不具有的个性:一种为了吸引对方而去迎合心上人的需求的自我。
换句话说就是,爱情迫使我以心上人的眼光来观察自己。不是问:我是谁?而是问:对对方来说,我是谁?
当你陷入这些思考黑洞的时候,你的自我不但束手无策,而且毫无信心,失去主见。
但失去主见不一定就是可耻的欺骗或夸示。爱情需要磨合,而不是需要改变。
4
当你和真心喜欢的人相处时,哪怕你事先背过无数甜言蜜语、参照了诸多爱情诀窍并在大脑里将这个画面预演过一千遍,但当一切真正发生,你还是会思绪凌乱,无法雕饰出华丽的辞藻。
“语言在爱情面前无法自制,错误百出,因而欲望往往言辞朴拙。”
这也是为什么要想知道一个人爱不爱你,就看他为你做过什么,而不是他对你说过什么。
更何况现在网恋盛行,隔着手机屏幕打出来的话是诺言还是放屁,谁知道呢?
且当你事后回顾这段爱情的时候,你往往记不清片刻的言语或者诺言,而那些你们共同经历、共同参与其中的过往却久久挥之不去。
5
接下来要说的这个是我曾在微博上看到很多人写过的,一种个人对于爱情的奇妙感觉,
即当我们从单恋者的角度审视自己爱恋的人,想象和他们厮守在人间天堂的无限幸福时,我们易于忽视一个重大危险:如果他们开始回应我们的爱,那么他们的吸引力也许很快就会褪色消逝。
很多人都有类似的感觉,但都不知道原来这种感觉是有名字的,有鼻子有脸的,它叫马克斯主义。(念出这个名字是不是有种莫名的熟悉感?)
我们之所以去爱,是因为希望借心上人的完美——美丽、聪慧、诙谐——来逃避我们自身的弱点,而当有一天,这样一个完人决定来回应我们的爱时,震惊扑面而来——品味如此之低,竟然看上我们,他们怎么可能如我们希望的那样完美?
同样,我们还会有这样的疑问:她/他怎么可能会爱上我这样的人?究竟是哪里出错了?
但同时,没有回应的爱情也许痛苦难耐(例如暗恋),但却是一种安全的痛苦,因为它只会伤及自身而无害于他人,是自我导致的个人痛苦,甘苦交织。
不过一旦爱情得到回应,那么人们就必须准备放弃仅仅是被动地受到伤害,而承担起去伤害自己的责任。
6
任何东西都有成熟与生涩的一面,情窦初开时天真烂漫,生涩、好奇且欣喜;
过尽千帆后仍对爱情抱有美好幻想,成熟、理性并期待着。
就像年少时,还未涉足爱情,听刘若英的《后来》没有多大触动,脑子里充斥的大多也是亲情、友情,兴许其中还夹杂着自己单恋过程中走过的心酸;
再后来,经历了段刻骨铭心的恋爱,当《后来》的旋律轻启,大脑便被回忆重重笼罩、包围,毫无预兆也情不自禁地热泪横流、抽噎不止。
德波顿在《爱情笔记》中,是这样定义成熟的爱情:人们不会在第一眼就跌入爱河,只有当弄清水的深浅,才会跳入其中;只有在互相交流了以往的经历,交流了政治、艺术、科学的观点,以及晚餐的喜好之后,两人才能决定是否相亲相爱,这是一个在互相理解和肯定的基础之上的决定,而非想象中的共鸣与吸引。
对成熟的爱情来说,只有真正地了解了对方,才会让爱有孽生的机会。真正的爱情与常情背道而驰,不断增加的了解,既可能是一种吸引力,又可能是一种障碍——因为它可能使乌托邦与现实发生危险的冲突。
既然说到成熟的爱情,那在这里我还想说,真正真心相爱的人,一方往往不忍心去花另一方的钱,因为彼此都明知对方挣钱不易。
当然,每个人对爱情的理解不一样,在这里只是给大家提供一个新的视角
如果你不是富二代,家里也没矿/没公司/没几套房,
那你的另一半有预谋、无纪律、多次往复地问你要钱,
可以说明一个问题:
她/他是物质的,且往往还伴随着极强的虚荣心和已经被营销成功的大脑。
而如果你也来者不拒,直至委屈到只留给自己“生存费”
那还可以说明三个问题,
第一,你对她/他是真爱;
第二,你被爱冲昏了头;
第三,你是台提款机。
7
每一个被偏爱的人大都有恃无恐且还很难遏制自己做作的心理。
当你在爱情中选择了爱自己的那一方,而在你还没有像他/她那样爱你地爱她/他之前,你会在这条路上越走越远。
人们通常无法知晓是什么力量在操纵情感车轮的旋转。
爱情中,你有没有因为对方的某个行为举止、某句话而莫名的生气?
你明知生这种气可有可无,可气头上来却莫名骑虎难下,非得发作,最后的结局大多也是冷战。
你明知你是个被对方哄了几句就会收敛并和好如初的人,但在这句话中往往失去了关键词“对方”。
他不来哄你,你也拉不下脸,毕竟没有这个隐形的台阶,往前哪怕迈一小步都是万丈深渊。
于是,很经典的画面就来了——彼此都不理会对方,尽管气消了许久却没有勇气打开话匣子。
爱情里别作,是维系长久恋爱的金科玉律。
做作一时爽,愧疚到心绞。
公正地对待别人,把应该自我把握的情感和应该立刻表达给情感激发人的情感区分开来,而不是日后把矛头指向无辜的对象。
全书最令我印象深刻的话,在此敬上。
8
《小时代:青木时代》中,顾里质问顾源,“如果我今天只是个领助学金女生,你顾源还会爱我吗?”
顾源大声回应:“当然会啊。那如果我今天是个穷小子,你顾里还会爱我吗?”
顾里慢慢地将眼眸低垂,默不作声。
看到这里,很多人都视那句“没有物质的爱情就像一盘散沙,都不用风吹走两步就散了”奉为圭臬,但只要少数人注意到了另一个侧面,即爱情本身。
理想的爱情,不因一个人符合标准而产生爱恋,而只是爱上这样一个人,一个无关财产和身份地位的本体的人。爱情如同财富一样,忌讳人们探询是如何获得并保持的。
你会爱上那个剥离了一切外在条件,只剩下最本质内涵的我吗?
可不幸的是,世俗横在了爱情之间,门当户对挡在了情侣之间,理想的爱情固然千古传诵、流芳百世,但身不由己的我们最终总会走向命运的另一个岔口,透过双眼看到另一番广袤而独特的世界。
这就是《爱情笔记》,不可谓不赞不绝口。
希望看到这里的你们也能亲自拜读一番,轻启书页,翻动间对爱情的看法自然也会上升到另一个层次。
在遇见爱情之前,请先遇见更好的自己。
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