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是可以传家的,访省退休老干部下申村原光辉老先生


优秀是可以传家的,访省退休老干部下申村原光辉老先生

文:我是素颜

很早之前就通过各大平台发表的文章,知道了原老师,了解到他老人家是一位省里退休的干部,爱好写作,笔耕不断。虽未见其面,但早已见其文。

旺弟与原老熟悉,想到我要采访百位老人,便推荐了来。趁着中秋三天假日,我有闲,约好去采访。

原老师和候鸟一样,每年天气转冷就飞到三亚,到孩子们给他买的别墅里居住。等到天气转暖才回家乡来。

在家乡的城里,孩子们也有楼房,原老师不喜欢过去住,他还是喜欢村里的生活。每天背着手到长满庄稼地的土路上走一遭,也是一种莫大的享受。

我们见到原老时,被他超强的思维能力震撼到了。

老人家已经八十八岁高龄,眼睛、耳朵的功能稍微有一点点退化,但他的思路、语言表达,却出乎意料地缜密,有条有理,有根有据,有始有终。

难怪呢,原老当过十多年的大学老师,教学水平顶呱呱的,给省领导上党史都不带怯场。曾经有记者采访他老人家的文章,上过省里报纸头条,一整版的专刊,这荣耀,没几人了。

从立志要采访有故事的人以来,已经采访过的人物快上百位了。有的言短,问一句答一句,很费劲。有的思路乱,东一下西一下,扯得很远。像原老这样开了水龙头,自己顺着时间,一段一段讲述的,为数不多,他老人家知道重点在哪里,应该说些什么。

一般采访一位当事人,两个小时的时间足够了,当听原老师说起他的故事,心里有了谱,四个小时能够说完,也是好的。


采访期间有两个小插曲,一个是我接到电话,有事情必须回去处理一下。正好一起来的旺弟和唐老师,一个要回东观,一个要回太原,太迟了不行。于是先送他们回家,我办完事情继续未完的采访。

再一个就是采访发生了意外,用手机录音记录下我们聊天的内容。等到两日后忙完其他的工作,要写这篇采访文章的时候,却发现一条声音也没录下。

将近四个小时的聊天记录,居然一点也没有纪录。心里不免沮丧。

不过很快就调整了心态。我相信《吸引力法则》,冥冥之中,一切都是定数,老天自有安排。

每次采访一位有故事的人,采访什么,怎么写,都不是事先想出来的,而是根据被采访者讲得故事,从中找到一个要挖掘的点,加以深化构思。

就像采访原老,写他省里官员身份吗?写他的一生,为社会为学生所做的贡献吗?写他的人生经历吗?

一直没有找到要落笔的方向。静静地对坐在原老的面前,听他娓娓地讲述他苦难的童年,朝气蓬勃的青年,砥砺前行的中年,幸福美满的晚年。


一段一段过往的经历,就像打开了一本个人的历史故事书,从出生贫困的家庭,经受的磨难;到无意间得到的学习机会,走上五尺讲台;到出类拔萃,去中国人民大学深造;到一个省里的干部家庭,还自己拉煤土打煤球度日;到孩子们长大,在各自的事业上有所成就;到相伴52年的老伴过世,找到老年依托,用文字记录自己的人生故事。

每一段聊天记录截取出来,就是一个丰满的故事。可是,我找到的那个点,最能够代表我看到的原老的那个点,到底在哪里呢?

丢失的录音恰恰给我提了一个醒,写留在你记忆里的,写你最影响深刻的,写你最在乎的。

然后这篇采访录的文章内容立刻清晰起来,我知道,要从原老的哪方面着笔了。

因为从小家境贫寒,跟随父亲在张家口生活的原老14岁才正式上学,之前他在村里,断断续续上过几天学,认识几个字。

上学前,父亲叮嘱:咱们家几代人没有读过书,不认识字就得受穷。你要好好念书,给你弟弟们立个榜样,改改咱家祖辈没有文化的门风。


父亲的话无疑是一剂猛药,给年幼的原老醍醐灌顶的开悟,让懵懂无知的他明白了一个切实的道理:读书能够改变命运。

从此以后,原老师爱上了学习,从张家口回来之后,他考上了太谷师范学校。学业有成,回家乡当了一名老师。在教师岗位上,原老师的能力超产发挥,很快从众多的老师中脱颖而出,成为其中的佼佼者,他的教学水平,据后来的学生闫俊士回忆说。

原老师是我小学六年级的班主任老师,那时他刚刚从太谷师范毕业,衣着朴素,貌不惊人。他是否能带好我们这个重点毕业班,同学们颇有微词,但出乎我们意料的是,在他那看似平凡的外表背后,却蕴藏着满满的正能量,他才华横溢,思维敏捷,气宇不凡,讲起课来声情并茂,妙语连珠,让人刮目相看,真应了那句古话,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

听他讲课好像是在听他讲一则委婉动听的小故事,又像是聆听一场激动人心的即兴演讲。他还可以把地理课上成旅游课,带领大家时而乘坐火车,时而又换乘汽车,在祖国辽阔的大地上驰骋,去领略那美丽的大好河山和多姿多彩的各民族风情,使同学们在寓教于乐中获取知识,增长了才干,听他讲课真是一种享受。


在小学讲了一年课,原老就被选拔到了教育局,后又调任县委文教部。源于他出色的表现,58年才结婚的他,在59年被推荐参加中国人民大学考试,没想到他真考取了,在大学期间专攻哲学专业。

这一学就是五年。学业结束后,为了弥补对父母欠的孝,对妻子欠的情,对孩子们欠的爱,原老放弃了留北京华北局工作的机遇,选择了回山西工作。

1972年,原老调到省委工作,妻子也从家乡调到省里,继续从事教育工作。

原老讲了一个故事,当时身为省里领导干部的他,家庭生活依然很困难。大冬天烧不起煤球,他和妻子借了推车,到山上拉土,回家自己做煤球。弟弟听别人说起这件事情,心疼地落泪,赶集开上车拉一车煤土帮他解决困难。

原老一生最骄傲的事情,莫过于他有一个会持家,懂教育的好妻子,他的五个孩子,就是在妻子的培养下一个个成长起来的。

为了给孩子们创造一个到优质学校,接受优质教育的好条件,原老的妻子放弃了提升的机会,选择去了十中,她说:只要能去十中,只要孩子们能进好的中学,我心甘情愿牺牲自己的前程,当老师,甚至做勤杂工,也义无反顾。


五个儿女陆续上了十中。优良的教学环境,严格的母爱,激活了孩子们自觉、自强、自立、自主求学的学习劲头。他们一个个你追我赶,在学习上抢占上游,从来不与别人家的孩子比吃穿用度。

原老夫妻俩有一个坚定的信念,一个家庭的希望就寄托在孩子的身上,让他们学知识,学做事,学做人,这就是父母的责任和希望,更是社会进步的需要和希望,孩子们成才有成就,做父母的这辈子才没有白活。

在原老夫妻的教育下,孩子们没有辜负期望,一个个出类拔萃,都成长为人中龙凤。

兄妹五人都通过高考升学或就业后,在岗自学进修获得本科学历。有的在国家省级金融部门工作。有的在省教育部门工作。有的在国家大企业工作。都是具有高级职务,职称的管理工作者。小女学历最高,博士后,在最高法院工作。是知识产权方面的专家,法官。


孙子辈在原老书香家风影响下,长孙女,留美硕士毕业,刚刚回国。待安排工作。外甥子与次孙女大学毕业后,己在国企发热。

现在奔九十高龄的原老,身心愉悦,活得知足。孩子们很孝顺老人,专门给老人买了房子。三亚、天津、家乡,老人想到哪里住,就回哪里住。

孩子们的妈妈去世后,怕老人生活不方便,他们为老人专门请了保姆,照顾老人的生活起居。

说到保姆,原老竖起了大拇指,说她是一位让自己非常敬佩的人,她的儿子现在正在攻读博士。

极为看重教育的原老,自然惺惺相惜,对崇尚教育改变命运的保姆另眼相看。

家乡的人经常说一句土话,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得儿子会打洞。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脏话连篇,不学无术的家长,言传身教,他的孩子能够好到哪里去?孩子的孩子,又能够好到哪里。


注重教育的保姆大姐把儿子培养得这么优秀,可见她的优秀。难怪原老对她礼赞有加,称赞她是一位伟大的母亲。

原老的父亲,一个旧社会走过来的买卖人,意识到了读书的重要,在他的谆谆教导下,原老通过读书改变了自己的命运。

原老和妻子,言传身教,用自己的好学,影响了下一代,孩子们一个个出类拔萃,成为新中国的栋梁之才。他们自始至终贯穿了父母的好学,在教育自己的孩子身上,把老一辈的优秀品质毫无保留地传承下来。

也许在物质上,他们不一定是最好的,但在精神上,他们就是富有的贵族,这种精神贵族体系,从原老这一辈开始,已经延续了三代,在以后的将来,原老的后辈儿孙们,如果一直一直贯穿始终,那么,这一支原氏后人,必将成为真正的贵族。

如今的原老,老有所为,把每天的时间安排得紧紧张张。坚持每天上午做“三个八”:八段锦、八打穴位、甩背800次。


到了下午,坚持有氧运动,从华宇绿洲,快步走到南中环桥。这段四五公里的路程,他每次只需要不到1个小时20分钟的时间就能走完。晚上临睡觉之前,还要坚持甩背1000次。  

这一坚持,已经20年,风雨无阻。

我们看不到奔九高龄的原老一点老态,他精神矍铄,思路敏捷,说话有条有理。因为常年锻炼,糖尿病、高血压这些小疾,也控制的很好。

原老把大部分时间都用来搞写作,他老人家已经出版了自传体作品《我的人生》和续集《夕阳岁月》。并在老伴生前病重期间,老伴口述,代笔写了老伴李兰芳自传《春妮人生》,老伴病逝后整理出版。

如今,老人家还在孜孜不倦地笔耕。过去、现在、未来,都在老人家的笔下鲜活了起来。

临别时,老人一再说:活得要知足,做一些能力范围之内的事情,能够用自己的行动,带给别人一点益处,这样活得也有价值。

从老人身上,感受最大的,是老人家的豁达淡然。他不高高在上,又不倚老卖老,他不絮叨,也不孤芳自赏。老人家就像一位智慧的邻家老爷爷,向我们讲述人间真理。

:

有这一棵智慧的大树做根基,健康的枝丫才得以枝繁叶茂,果实累累。一个家族才得以发扬光大。

老人家,一定要健健康康,再活他个五百年,看着后辈儿孙,在您的影响下,个个“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原老,向优秀的您致敬。

你可能感兴趣的:(优秀是可以传家的,访省退休老干部下申村原光辉老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