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知道到做到,距离到底有多远?

依稀记得有次旁听儿子辅导班的课,老师提到学生学习路程上的三大障碍,简称“三不”:不知道、不相信、不去做。

不知道,就是面对某门知识或者学科,根本不知道其存在,例如,数学的巧算技巧,背单词的规律和方法,写作文的常用思路和框架,很多孩子压根不知道,这是一种情况;

不相信,指的是我知道是有些方法或者道理是存在的,也听老师或者其他人给我讲过,但我自己觉得不对,或者不合适,我不相信,此为你相信;

还有一种情况,我也知道有方法或者相关知识的存在,我也去虚心学习了,并深信可以解决自己面临的问题或者解决眼前的困境,可我却迟迟不行动,或者三分钟热血,热情一过,改咋样还是咋样,所学所知抛之脑后,此为不去做。

简言之:“三不”。针对这三种情况,如果要真正所有所得,学有所成,要做到的也很简单,知道,相信,做到。

当时听完,深以为是,也暗自提醒自己,坚决避免三不陷阱。

后来,结果呢?

今天早上辅导儿子功课,又跟他发了一通脾气。坐姿,脸几乎趴桌上,右手写字,左手不停的玩橡皮,挠头发或者抠嘴;写字不规范,大大小小,歪歪扭扭;数学计算题先不论对错,连题号也不写,黑乎乎一团,写完自己都不知道是做了哪道题,应用题列式子,不是从卷子左边起写,总是从中间空白,结果左边一大块留白,右边却密密麻麻挤成一团,根本看不清楚写了什么。。。。一番纠正,期间免不了训斥和责备,自然也免不了冲突。

坐客厅隔离冷静的时候,就一直想着,这些规范从一二年级就跟他说过,怎么到现在四年级了,他还是这样?是不是方法有问题?还是孩子个性太强,难以管教?怎么摊上这么个不省心的孩子。。。,胡思乱想的过程情绪浓度也慢慢降低,脑海中忽然闪过了文章开头这个片段,自己念叨,一件事情做不好,通常是“三不”状态,而要取得效果,要经历知道,相信,做到三个步骤,那针对如果帮助孩子形成良好的学习规范这件事,我是否做到了呢?

什么是良好的学习规范,我肯定是告诉孩子了,坐姿要端正,握笔,左右手如果摆放,怎么才算专注,写作业的基本规范是什么,有哪些具体要求,这些通通告诉过孩子,但告诉了孩子,是否就帮孩子形成良好的规范了呢?显然不是,这充其量就是种告知,做了,但做没做到,却没有去细究。面上事实,孩子是没有从小形成良好的规范,可从父母的角度,在帮孩子形成良好的学习规范这件事情上,也确实没有做到。

那怎么才算做到?

首先是知道。知道对孩子而言什么,是正确的学习规范,因为孩子有个体性和差异性,可能具体规范会有差异,但大体上是趋同的,也没什么太值得的深究。

其次是相信,就这个学习后来规范的问题,因为基本都是些尝试,所以相信这个环节也不会有太大问题,但有些稍微复杂的问题,导致不同的认知差异,可能需要多关注。

最后,就是做到。这是我想着重谈的问题。

首先,什么是做到?这看似简单的一个问题,深究起来并不简单,因为做到,是个认知性概念,不是个事实性概念。啥意思,就是每个人对“做到”的定义是不同的。拿孩子坐姿这事举例,怎么算养成良好的坐姿习惯?有的家长说,必须得一尺一寸一拳,还有的说,不光这些,握笔姿势,两个手的摆放位置,桌椅角度也非常重要,必须一丝不苟,当然,也有家长性格随和,差不多不弓腰,不趴桌就可以,没必要搞得那么严肃。

但无论你是那种父母,你有没有明确清楚,“做到”的定义是什么?或者你是怎么判断是否“做到”的?很多家长心中,可能都不见的有清晰、可衡量的标准,对“做到”是个模糊,模棱两可的概念。既然是认知概念,就没有对错黑白之分,但自己一定要有个清晰的判定标准,如果标准都不清晰,那效果如何可想而知。

其次,明确了什么是“做到”的标准后,有没有限定一个去实施这个“做到”计划的时间范围?例如,你想帮助孩子养成一个良好的学习规范,那有没有一个在多久时间内完成这件事情的限定?是一个月?还是半年?还是两年?这个时间限定,看似可有可无,其实非常重要。如果没有这个时间限定,你会发现,很容易陷入“做了”和“做到”的差异陷阱中而不自知,进而导致最终的做不到。反之,如果你做了时间限定,例如你计划半年内帮孩子形成良好的学习规范,那你很容易很自然的做出一个有步骤、分阶段的计划,前几个月需要做什么,中间需要做什么,最后几个月要做什么也随之而出,整个过程你是清晰明确的,也能总体把握进展,统观全局。而如果没有这个时间限定,像我观察的身边有些父母,刚跟孩子约法三章了几天,就开始要效果,要业绩,却忽视了改变需要的必要过程及时间,自然会心态失衡,行动变形,效果,还是不言而喻。

其三,帮孩子形成良好的学习规范这事,因为涉及到孩子,其实本质是孩子自己的事情,家长,顶多是影响,谈不上主导,所以,是有其不可控性的。故在决定做一件事起始阶段,还是有必要衡量下,这件事情哪些是自己可控的,哪些是他人的,甚至老天爷的事情,搞清楚这点,再去聚焦自己可能的部分,将是否“做到”限定在自我可控范围内,才可能真正的“做到”。不然,更多的聚焦于自己不可控的部分,聚焦于干涉或者控制他人才能“做到”,那最终可能要付出很大的代价,最后即使“做到”,也不见得是真正“做到”。

还有,“做到”究其本质,还是属于行动层面的范畴,从逻辑层级的角度看,自身的能力以及上三层的价值观(为什么做这件事对我这么重要)、身份(通过做这件事我想成为怎样的人)、愿景(我希望给这个世界或者他人带来什么)都会对能否“做到”产生更直接的影响,所以,关于“做到”的驱动力方面,也可以做更多的探索,而逻辑层次就是个非常好用的工具,篇幅所限,在这里不做更多延伸论述,有兴趣的小伙伴可以另行学习研究。

回到题目,从“知道”到“做到”,到底有多远?一张图,给出我的理解:

近在咫尺,又远隔天涯。

图片发自App

你可能感兴趣的:(从知道到做到,距离到底有多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