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焦桐精神”中汲取“营养剂”砥砺前行

       “亲民爱民、艰苦奋斗、科学求实、迎难而上、无私奉献”的精神,跨越时空,历久弥新。在历史的长河里,总有一些人,如点点星光,辉耀后人。多年来,习近平总书记始终强调学习和弘扬焦裕禄精神。站在新时代赶考路上,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和新挑战,党员干部要从“焦桐精神”中汲取“营养剂”,砥砺前行,奋勇当先,肩负起时代赋予的重任与使命。

       从“焦桐精神”中汲取“营养剂”,滋养“忠心对党”的爱国情怀。1962年冬天,正是豫东兰考县遭受内涝、风沙、盐碱“三害”最严重的时刻。焦裕禄怀着殷殷爱国情在兰考这片土地上吹响了冲锋号角,拖着患有慢性肝病的身体,在一年多的时间里,跑遍了全县140多个大队中的120多个,挥洒着满腔热血,释放着自己最后的光和热。新时代党员干部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面对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未知的挑战接踵而来,这就要求党员干部要努力成为敢斗争、善斗争的勇士,自觉到基层一线、急难险重工作中真刀真枪磨砺,在经风雨、见世面中长才干、壮筋骨,练就敢担当善作为的“铁肩膀”“硬脊梁”,勇于攻坚克难,冲锋在前,扛起时代重任。

       从“焦桐精神”中汲取“营养剂”,涵养“鱼水情深”的为民情怀。“心中装着百姓 一切为了人民”在生命的最后一息,焦裕禄仍然惦记着张庄的沙丘封住了没有,老韩陵地里的泡桐树栽了多少……。暮雪朝霜,毋改英雄意气,如今兰考早已泡桐花开、麦田碧绿,成为全国粮食生产基地,跻身小麦、棉花、油料生产百强县。实践反复证明:要做为民服务的“攻坚队”,首先就要想一想,群众希望得到什么样的服务?要少找理由、多想办法,才能“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党员干部作为新征程上的赶考人,要敢于迎难而上、主动担当担责,不怕接“烫手的山芋”,锐意进取、开拓创新,逢山开道、遇水架桥,方能在新时代的征程中交出一份人民满意的青春答卷。

       从“焦桐精神”中汲取“营养剂”,孕育“两袖清风”的清廉情怀。“一条被子42个补钉,一条褥子36个补钉”是焦裕禄艰苦朴素的作风显现一角。他的衣、帽、鞋、袜都是补了又补,缝了又缝的,焦裕禄始终牢记权力是党和人民给的,只能为兰考老百姓谋利益,为此他还专门起草了《干部十不准》文件。新时代中,对党员干部的诱惑不仅仅是“白看戏”“留座”等形式,更多是“会所中歪风”“舌尖上的腐败”。党员干部是奋斗社会主义事业的中坚力量,要勤掸“思想尘”、多思“贪欲害”,常破“心中贼”,涵养如履薄冰、如临深渊的自觉与谨慎,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时时筑牢思想防线,在为官做人的道路上时刻警惕自己的所作所,秉持敬畏之心,坚定一心为公、一心为民的理想信念,做到“吾日三省吾身”。

你可能感兴趣的:(从“焦桐精神”中汲取“营养剂”砥砺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