畅想未来 经略现在 陪孩子奔赴星辰大海

今天是2月14日,农历正月十四,寒假接近尾声,各地陆续收到了中小学开学的消息,但好像没有接到课后延时的通知,有传闻说下午课后延时很有可能会取消,网上出现了很多分析,支持的反对的各抒己见。你呢?你是希望学校的课后延时继续保留还是取消呢?我更倾向于取消。

都说“不谋万世者,不足某一时”,且让我们着眼未来吧。2月12日晚上的新闻联播中介绍:我国国际专利申请数量连续三年全球第一,我国有13家企业、19家院校分别进入全球企业、院所申请总数前50强,华为2021年的国际专利申请数量在全球企业中排名第一,领航全球5G领域发展的华为,已经在6G通信技术方面布局谋篇,正在引领信息化时代加速向我们走来。星链、鸿雁等互联网星座计划,会将通信延时降到最低,实时通信成为现实。与此同时,不断突破的颠覆性技术为人工智能、高端制造插上腾飞的翅膀,不久的将来,也可能就是十来年二十年以后万物互联互通互融的信息化、智能化时代将形成,并深度发展。那时候的工作生活会是什么样子呢?

工作平台化是必然的。简单或者复杂程度不高的重复性工作将被各种工业机器人、生活机器人代替。人类自身主要从事一些更有创造性和挑战性的工作。那些创造性的工作需求会在平台上发布,然后双向选择,人类不需要或者很少到公司、单位去上班,更多的是居家工作、旅行中随时随地工作。人们可以有更多的时间发展自我、享受生活。当然,“工作平台化”对人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和独居享受寂寞的能力有很高要求。到那个时候可能出现一个庞大的新兴阶级“无业阶级”。为什么会大量的无业阶级呢?我认为有四个方面原因:一是德行方面,信用问题、品德品格上的瑕疵在信息化时代几乎无密可保,信用不良、行为欠妥、缺少担当、责任心不强这一条会让不少人失去被选择的机会。二是才能方面,思维僵化、创造性不强的人可能因无法胜任工作而被慢慢失业。三是志向不高,随着技术的全面突破,社会保障和福利的完善,衣食住行等物质生活本身很容易满足,会出现大量的无欲望人群,由于缺少使命感他们没有激情,选择啃老或者躺平。四是内心无趣,由于无法享受居家工作、独自工作,其社会适应性较低,逐渐进入“亚幸福”状态,无法安静地工作。

父母家长特别关心的高考会怎样发展呢?根据中小学生教育司前任司长王文湛教授的讲座,将来语文考试的时间将延长、难度加大,数学的难度将降低、英语对听说的要求更高。

那未来我们的生活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呢?智能城市、智能交通、智能家居等技术将给人类最最充分的照顾,速度几千公里每小时的高铁普及,坐火箭将不再是梦醒,火箭带着人们个把小时之间可以跨越大半个地球。当然,埃隆马斯克的SPACEX公司的火箭还可以带你去月球、去火星,人类将成为一个多星球物种,出国旅游那时候将变成到太空其他星球旅行。你期待这样诗意般美好的未来吗?

你知道哪些人可以充分享受这样的未来吗?我觉得是德才兼备、志趣高雅的人,是可以创造性思维、享受独处寂寞的人,你说呢?

最后回到现实中来:孩子下午放学早早回家的管理问题怎么解决呢?你是否在为此烦恼不已呢。我认为这个可能使我们必须面对的现实,随着我国的综合快速发展未来中小学生在校时间可能会越来越短。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统计,我国孩子从小学到高中毕业前的在校学习课时数为1.4万多个课时,越发达国家中小学生在校课时越少,欧美等国为7千多个课时,有的国家甚至只有5000多个课时。让孩子放学后干什么呢?我觉得是让孩子充分地发展自我。新西兰等国家对孩子们每天的户外活动时间有明确规定。埃隆马斯克小的时候,他们小学每天下午两点钟就放学了,因此他可以每天读书10来个小时,这奠定了他无限创造力的基础。将来孩子们早早回家是让孩子玩耍、阅读的,让孩子发展音乐、艺术、运动等优势潜能,成为最好的自己的。我生活的洛阳这些年就在以文化城,百余家河洛书院为孩子们敞开着,越来越多的公园、博物馆可以成为孩子们课后的乐园,学校里各种球类、音乐、武术、科学等社团向孩子们开放着。我们不能再简单地通过文化课学习过分占领孩子们宝贵的时间,想着用各种知识塞满他们的小脑袋,而是应该尽可能放大他们的思维空间,因为他们属于我们做梦也无法到达的明天。

我们为人父母者,可能需要认真思考一下未来,进而调整自己的教育理念,成长自己,滋养孩子,引领孩子,只有这样才能陪伴我们的孩子奔向未来的星辰大海。

                                                                                                                                                                                2022年2月14日早上创作

你可能感兴趣的:(畅想未来 经略现在 陪孩子奔赴星辰大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