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既然军卫废了,那募兵能不能拯救明朝

明朝刚刚步入中年,明朝的根基卫所制就已经糜烂不堪。天下数百个卫所里能凑齐在册人头数的一个也没有。更别提什么训练、技术革新了。至于战斗力,北方蒙古人直接抢到京畿,南方的倭寇横行,你说战斗力能是什么样?

而征召地方民壮,则是杀敌五百,自损一千。朝廷意识到如果让南方的苗兵、土兵、狼兵到北方戍边,先不说打不打的过蒙古人,沿途所经州县怕是要被他们折腾成无人区。

那么朝廷该怎么办呢?现在只能募兵了。

朝廷大规模募兵开始于正统年间。由于英宗在土木堡的失败明朝损失了几十万明军,各地勤王兵马一时又无法赶到。为保卫京师,朝廷只能于京畿地区就近募兵。

于谦编练团营替代了原拱卫京师的三大营,这也标志着兵正式取代军成为了明朝的基石。(明代有世袭军籍的军户被称为军,军队临时募集的人员称为兵)

到了嘉靖年间,由于卫军的荒废和海禁的双重影响,倭乱已经发展到近乎失控的地步。直接占领沿海岛屿建立基地,几十个倭寇就敢登岸开抢,数量上百就能攻城屠掠。再这么下去南方的赋税区都将不保。

于是在朝廷的授意下,将帅们纷纷抛弃军卫开始募兵训练,这其中有代表性的就是张鏊、郑晓、朱先、俞大猷等,当然也包括名垂青史的戚继光。而募兵的实战效果,再次让朝廷认识到卫军的不堪和荒废。

之前倭寇打卫军的彪悍,让朝廷错误理解了倭寇的战斗力,军功首级制中倭寇首级被列为二等。然而戚继光募集的戚家军却把倭寇打回了原型,戚家军对倭总的战损比超过了一比二百,常有斩首一两千自身只伤亡几个(甚至无伤亡)的战斗。俞大猷的俞家军对倭战绩也不比戚家军差(朝廷没啥后台,常被人冒功;海战打得多,倭寇大多喂鱼了,所以斩首数不如戚家军)。

明朝时的水战版画

这已经不是打仗了,是单方面的屠杀(戚家军那几千人马,真的杀猪也不可能比这更利索了)。正规军队间的战斗,如果不存在代差是不可能打出这种战损比的。后来戚家军在蓟镇、宣大、朝鲜、辽东虽然多次证明了自己的强悍,但是再也打不出这样的战损比(不超过一比十)。

既然戚家军没有超越时代,那只能说明倭寇实际就是乌合之众,乌合之众遇到真正的军队就只有被吊打这一种可能。对比之下就能明白大明的军卫已经烂到什么程度了(几十个倭寇就能纵横南京城下,十几万明军几个月围剿不掉)。

朝廷无心去思考募兵为何比卫军战斗力高这么多,但是我们可以简单讨论一下募兵为何比卫军要强。我还是以戚家军为例来尝试说明一下。

不少人认为戚家军之所以强是因为戚继光发明了“鸳鸯阵”,是鸳鸯阵这一无敌的阵法赋予了戚家军超强的战斗力。现在有很多关于鸳鸯阵如何应用、实战中如何变化的文章,乍一看是那么回事,但是实际分析一下你就会发现不是那么回事。

首先鸳鸯阵无论怎么用,怎么变换阵形(雁行、三才),其核心是人多打人少。那么问题来了,如果敌人人数更多,从多个方向同时进攻呢?而且鸳鸯阵需要整体配合,缺乏机动性,施展时各小队需要很大的空间才能发挥效能,如果敌人欺身合围上来,压缩各小队空间,又该怎么办呢?

汉尼拔成名的坎尼会战中,罗马人不是战斗力逊于迦太基人,也不是丧失意志不反抗,而是被围得失去活动空间导致被消灭。场景就是被包围后,内圈的人挤都挤不动,眼睁睁看着外圈的人被屠杀,自己却帮不上手,然后再轮到自己被屠杀。除了看着和等着,啥也做不了,那个悲愤和憋屈,不说了……

古代战斗比我们现代人想象的要简单得多。步兵对战基本都是方阵,双方比拼战术纪律、精神上的耐受力(谁先怯阵逃跑)、体力和装备(主要是铠甲)。什么八卦阵、四门兜底阵,也不是不允许玩,但基本上是谁玩谁死。

想想一万人站五排,一人只算站一米的位置,对一万大军来说这已经是非常拥挤了(排数太多是浪费军力,因为后面的人插不上手只能干看着)。这队伍得有多长,在那个通讯靠吼,传令大多靠跑的年代(军旗、军号只能传递事先约好的简单命令),传一次令得多长时间?左边的人要去右边支援,得跑多长时间?

亚历山大大帝这个电影里对战场上超长的战线还原度很真实

这还是简单的方阵,如果换成别的复杂阵形,还得考虑各队之间的相对位置,互相配合移动,要知道PLA大阅兵只是走方阵,都已经让地球人惊掉下巴了。所以古代玩复杂军阵不是不能玩,而是谁玩谁死。

尤其是那种将帅临阵突发奇想悟出一个奇阵的小说场景,平时都没练过,就这么让数万人去布阵,结果必然是一盘散沙。对军队而言别说是一盘散沙,阵形一旦被冲破,短时间无法恢复的都只有被屠杀这一条路。

还是坎尼会战,罗马人为什么会落入圈套,人数几乎两倍于迦太基还被包围。原因还不就是,汉尼拔摆出一个薄阵,罗马人抵抗不了中路突破的诱惑,主动收缩了阵线(罗马人使用厚阵也等同于放弃了人数优势,因为实际交战只发生在前一两排)。不然就凭借人数优势平推,就算打不赢,也不可能被包围。

罗马人就失败于图中2、3所示向中路集中突破

戚继光自己写的《纪效新书》中大量篇幅的在写,如何令行禁止,如何规矩的结阵对战,“听得一长天鹅声,全军如何,听得三声,全军如何……全军止步……反身呐喊,冲前多少步……”

戚继光是依靠严格的战术纪律将步兵团结如一,然后迸发出巨大的战斗力,所有的名将无不如此。鸳鸯阵只不过是戚家军形成战斗力初期对付小股倭寇的一个战术而已(有些人甚至怀疑这个阵法是戚继光为了忽悠文臣编的演义版场景,理由是平倭之后就没用过了)。

而实现这个前提离不开严格的训练,但是严格训练对于卫军来说就是不可能的了。先不说卫军已经成为了达官贵人的奴仆,哪有大量时间去训练。就算是有时间训练,不管饭又能练几天?还没有练成了就全军饿死了,不是白瞎么?加上大量的逃军,卫军还能凑出几个身体条件合格的军士呢?

而初期募兵(注意时间,后面文章会具体说)则没有这个问题,首先招募的时候将帅可以依据身体条件、出身、人品进行挑选,尽量选择适合团体高强度训练的人。更重要的是募兵是先管饭给钱(没几个人会傻到先卖命再收钱的)。没有后顾之忧,士兵们才能安心训练。

新的制度激发了新的战斗力。首先是南方的倭寇开始哀叹“遇戚不得活”,证据就是倭寇的首级迅速贬值(从三十两贬值到一两,朝廷是不会让贼配军们捞好处的),加之隆庆朝开始放开海禁(“隆庆开关”),是被屠杀还是做顺民老实做生意,倭寇们都毫不犹豫的做出了选择。

北境的边军随着募兵数量越来越多,逐渐扭转了与蒙古人战斗的劣势,蒙古人越发觉得拿命去抢不如互市交换,最终蒙古与帝国达成了一致(“俺答封贡”),大部分蒙古部族选择了和平。

加之戚继光、李成梁在张居正的支持下于北方重新练兵,多次击溃少数还想劫掠的蒙古部族,九边和辽东的百姓也终于迎来了久违的和平。

此时明朝的形势看上去很好,还不是小好,而是一片大好。然而明朝可以就此高枕无忧了么?不是,明朝的噩梦才刚刚开始。

(未完待续,敬请关注。)

你可能感兴趣的:((四)既然军卫废了,那募兵能不能拯救明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