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实验结果发现,二战孤儿虽然在福利院中被很好地照顾,他们的基本生理需求都能够得到满足,但是由于缺少稳定的、对他们有感情的成年人。这导致了这些孤儿在成长过程中出现智力发育障碍、缺乏互动性,以及免疫系统甚至死亡的问题。
实验结果证明,缺少人与人之间的情感关系,人类几乎无法正常发育。这一点上证实了尚鹏老师的一个观点——所有的心理问题都是人际关系问题。
所幸的是,心理问题是可以解决的。
生命早期的关系质量影响着人类成年后的各个方面。在安全、充满爱意中成长的孩子,会显示出良好的社会技能、学习能力、同理心、健康的身体和思维发育等。
那么,在亲子关系中,父母要做哪些事情,才能让孩子在一个健康的情绪状态下成长,并拥有相信自己、相信周边环境这一最基本的安全感?如果安全感缺失会对孩子造成怎样的心理伤害?父母如何修复孩子早期的心理创伤呢?
关于这些问题,作者卡洛斯·皮提亚斯·萨尔瓦在《未竟的依恋:理解和疗愈内在的创伤》(以下简称《未竟的依恋》)这本书里给出了详尽的解答。
卡洛斯·皮提亚斯·萨尔瓦是心理学博士,卡米亚斯大学教师和研究员,教授精神分析和儿童及青少年心理治疗课程。他参与了学校组织的家庭问题研究的科研项目,并将项目与有关家庭和孩子的临床治疗工作结合在一起。他从调查研究别人的经验中获取知识,在治疗病人的过程中获取经验。同时,他将自己的知识和经验传授别人。
作者在书中恰到好处地引用了包含过去50年的精神分析、依恋理论、依恋研究相关流派以及不同主体间关系的主要研究结果。
《未竟的依恋》分为三个主要部分:
第一部分主要阐述了早期依恋关系中的安全维度,母亲和婴儿之间相互调节的动态系统。
第二部分,作者讲述了婴儿早期出现心理创伤会怎样?婴儿为了重新构建依恋关系会采取哪些力所能及的策略?同时,作者还指出了父母之所以对孩子造成心理创伤,是因为他们无法从自己的童年创伤中解脱出来,父母获得解脱能力,是修复孩子心理创伤的关键。
第三部分提供行之有效、具体、准确的心理治疗方法。
亲子关系中的安全感四要素
1.互相调节的动态系统
作者在书中提到,婴儿是为关系而生的。与依恋对象建立连接是婴儿来到世界的最初目标。
他们通过哭泣、与照顾者眼神接触、肢体扭动等来实现与照顾者进行交流。
随着年龄的增长,婴儿对其他人的偏好越来越有选择性,最终建立起与主要依恋对象的偏好,并对陌生人产生焦虑。
这是一种互动动态,是基于孩子和他的照顾者之间相互发出信号并不断构建、重建和共享的舒适状态。
亲子互动过程中,母亲和婴儿之间运行着一个“互相调节的动态系统”。这个系统每时每刻都因互动双方的影响而变化,并且双方都在试图改变对方的行为并对对方产生影响。
参与者的每个信号都是为了适应对方的行为,并对其进行补充。双方因此获得一种基本的联系感、支配感或社会竞争力。
这种现象通常会以以下的方式呈现:
共同关注
双方都关注对方的关注点,双方可能会有目光相遇或者被引向同一个兴趣焦点。
情感一致
双方都关注对方,并根据对方的面部表情、语气表现出来的情感调整自己,以达到情感上的一致。
共同调节强度和节奏
母亲根据孩子的表现来调整刺激的类型和强度。
协调
婴儿和母亲共同协调各自的视线方向、手势、姿势和距离
“人类的本性是寻求建立和保持与他人相识、相知的体验。”——《未竟的依恋》,卡洛斯·皮提亚斯·萨尔瓦
与人互动连接的经验将构成人类生活的基本要素,基本动机之一。与他人连接的经历构成每个人所需要的“安全性背景”的一部分。
母亲根据婴儿的反应做出及时的调整和反应,会让婴儿觉得自己是“支配者”,能够改变要发生的事情,能对事情产生影响。
母亲的及时反应也让婴儿产生“世界是可靠的,当我有需要时,世界会做好准备”的感觉。
婴儿时期的这种“支配者”感觉,让孩子在日后关系中更有自信,在与他人的接触中,更能施加自己的影响。
2.最佳激活范围
照顾者在与婴儿互动过程中处于比婴儿“更强大、更智慧”的一方,母亲能够通过异质性调节放大婴儿的积极情绪,削弱婴儿的消极情绪,因此婴儿一直处于被母亲调节后的情绪状态,并保持情绪上的平衡。
照顾者的调节让孩子的情绪处于“最佳激活范围”,并保证孩子的主观稳定性和状态连续性。
照顾者减少孩子的恐惧、痛苦,忍受孩子的脆弱和依赖,支持和鼓励孩子尝试新技能和探索世界,使自己成为孩子的安全避风港和安全基地。
3.互动修复
“事实上,照顾者和孩子之间的互动更像是试验和试错的过程,而不是一劳永逸的调整。”——《未竟的依恋》,卡洛斯·皮提亚斯·萨尔瓦
在互动的过程中,母亲并不能完全与孩子协调统一,孩子的需求并不能被完全满足。研究表明,母亲和婴儿在互动中处于协调一致状态的比例大约为30%(Tronick, 1989/2002)。大约3-5秒,母亲就需要进行一次调整,使自己与孩子的情绪状态协调一致。这个调整的时间远比处于协调一致状态的时间长。
因此,互动双方能否在情感断裂后重新成功达成一致取决于母亲。孩子的安全感由一系列的“断裂”和“修复”构成,安全依恋的建立来自于照顾者的试错和修复能力。照顾者创造的对孩子做出灵活反馈外部环境,有益于孩子早期和之后的成长。
这就是温尼科特所说的“足够好的母亲”。
“父母和子女通过试验、情感断裂和修复这一系列行为来逐渐确定他们在关系中独有的相处方式。”
4.镜像化和心智化
镜像化
温尼科特在1967年指出母亲的脸就像是婴儿的一面镜子。婴儿看母亲的脸时,其实看到的是自己。因为母亲的表情与她从自己的孩子身上看到什么有关。
母亲根据孩子的情绪和状态调整自己的面部表情、语调、语气,以使自己的情感与孩子的情感协调一致,这种亲子关系交流被称为镜像化。
镜像化包含往返的过程。母亲在这个过程中起到“解码器”的作用,她们将孩子天然、原始、无序和难以理解的内部状态调整为有序、便于理解和可控的情感返还给孩子。孩子通过理解母亲的表情认识到自己和外面发生的事情与自己的主观世界有关。
这个过程中能够逐渐培养孩子对紧张情绪的承受能力,并慢慢学会处理这种情绪,构建自己的主观世界与外部世界的关系。
但是母亲与孩子之间协调一致的情绪并非连续和稳定的,中间会有“休息”的差异模式。镜像反应和差异模式的交替可以防止母亲和孩子进入情绪传染和混乱状态。
镜像化的后果——心智化
“被别人看到、认可,被视为是他人的同类,是我们共同、基本的生物性追求。”
镜像化会对孩子的成长和心理发育产生重要的影响,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镜像化动力能帮助孩子一直处于最佳的情绪激活范围。
父母的镜像化行为表达出对孩子的接受和认可,并让孩子感到极大愉悦感,具有调节作用。
父母的镜像化行为促使孩子能够正确识别和区分内在的不同情绪。如能够正确区分饥饿、愤怒、疼痛、恐惧、快乐、兴奋、舒服、好奇等。
基于父母的镜像化行为而形成的主观认知和辨别能力是孩子发展心智化核心能力的基础。
所谓心智化,是以认知行为为基础的心理状态,是我们检测、解读指导互动对象的行为的意图、信念、需求或情感的能力,是我们理解他人、与他人沟通,与周边环境互动以及做出调整所需的基本技能。
心智化对成年人养育孩子的能力产生极其重要的影响,它能够在亲子之间传递安全感和不安感。
孩子在心智化能力增强的同时,获得“认知自信”,即相信社会信息是可靠的,他能够利用这些信息学到他人的经验,完成自己和他人的形象构建。
互动调节失败给孩子的成长带来哪些影响?
居住在澳大利亚昆士兰的Jeni Haynes,现年52岁,从4岁起她就被生父性侵。面对逃无可逃,避无可避的伤害,Jeni分裂出了2500个人格来保护自己,让自己活下去。
所有人格都有不同的年龄和声音,每当一种人格无法抵挡来自Jeni生父带来的伤害和痛苦时,另一个人格便会站出来替她承受。事后,Jeni还会安慰那个替她承受痛苦的人格。
正是这2500个人格,让Jeni度过了暗无天日的痛苦童年。
Jeni以分裂出2500个人格来保护自己的做法在心理学上称为解离,是儿童应对创伤的一种模式。
在依恋关系中经历的创伤会导致孩子的警觉系统和疼痛系统过度活跃。
人处在过度激活状态时,心率增加,血流加速,瞳孔放大,这不仅可以随时逃离或攻击,还能捕捉更多细节,以便更好地评估风险。
对于一些儿童来说,心理创伤涉及的危险无可避免,只会增加痛苦和恐惧。孩子的痛苦重新激活了父母的情绪和未解决的心理创伤的相关记忆,这些父母试图通过忽视或者攻击发出痛苦信号的孩子来保护自己。孩子在这种无法解决的恐惧中,需要身体找到一种“无法逃脱的逃脱”方法。
这种逃脱方法就是“解离”。
1.孩子以解离状态进行自我保护
所谓“解离”是一种“代谢性停滞”,是暂时切断外部现实和内部主观体验之间的联系,以此来减少主观恐惧和痛苦的感受。
进入“解离”状态的人,在身体上会出现心率和血压下降、呼吸频率降低、肌肉系统失去僵硬感,并分泌大量具有麻醉作用的激素以减轻疼痛感。
在心理上严重限制了对正在发生的事情的感知、思考或情感,以此减轻恐惧。
从过度激活到消极状态的孩子会表现得顺从、退缩,不那么吵闹,也不怎么提要求,几乎没有存在感。
解离作为一种防御状态,常被用作一种慢性自我保护策略。解离在短期有效,但如果被有心理创伤的人反复而长期地使用,则会对其认知——情感能力造成严重影响。
孩子进入解离状态越来越快,越来越容易,保持解离状态的时间越来越长。
解离状态很容易被过度使用,在长期被伤害的情况下,解离成为孩子自我保护的首选,甚至在没有必要的时候也迅速使用它。这将导致孩子与老师、同伴和其他成年人构建健康关系的能力被严重损害。
在家庭和学校里,一些孩子注意力不集中,不服从或行为消极,可能就是解离状态的外部表现。家长和老师会威胁或惩罚这些孩子,这不仅增加了孩子的不适感,还会进一步强化孩子的解离状态,进入恶性循环。
当孩子反复进入情感断裂状态时,解离可能会从一个暂时状态变成一个持续存在的思维特征。在一次次的解离过程中,孩子的无力自我和恐惧的体验可能会被隐藏,与孩子的认同感和其他思维功能脱节。经常受到威胁却无法逃脱,被解离隐藏起来的受伤的自我与还能正常生活的未受伤的自我被分割开来,形成人格分裂及人格结构性解离。
长期的解离会导致心理整合功能失效。我们的心理会记忆和记录有意义的经历,以此来学习和适应这个世界。当解离成为习惯时,许多有意义的经历不被记录下来,人难以从破碎的个人的记忆中认识自身的体验,也更难以用这些体验指导自己的人际关系运作。
解离阻止新的、潜在的修复关系的建立和维持,同时还会使那些对健康关系有需求的主体被孤立。
2.心智化能力发展失败
过度激活和解离使得成年人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变得情绪不稳定、摇摆不定和难以预测。孩子就必须面对一个多变且危险的照顾者。
成年人不回应、或者用愤怒、恐惧、面无表情来回应孩子时,孩子无法将成年人的表情作为自身内部状态的参考。孩子无法读懂这些情绪意味着什么。
如果家庭中存在暴力,缺乏做游戏或交流、分享彼此的重要体验,双方的沟通仅仅集中于孩子的行为让父母感到舒适或不适的影响,围绕权利和胁迫进行交流,孩子就无法真正与父母分享自己的体验,双方就无法对这些体验进行思考和讲述。
在这种情况下,孩子要么心智化失败,要么过度心智化。
所谓过度心智化,就是对父母的心理状态时刻保持警惕,知道即将发生什么,什么时候发生。
过度心智化经常将他人的心理状态解读为威胁,难以与他人进行更安全的互动。有边缘型人格障碍的青少年和成年人存在过度心智化。
“心智化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能根据人所体验到的安全感而被激活和停用。”——《未竟的依恋》,卡洛斯·皮提亚斯·萨尔瓦
当个体感受到危险或者威胁时,或者需要被理解、被照顾、被安慰、被调节时,心智化会被停用并被“预心智化”策略或功能代替,以此使自己心理达到平衡状态。
这种情况下,人会无视心理状态,只关注行为并通过行为控制心理状态的可见部分。此时,他有可能通过合理化和知识化地推测,甚至仅仅基于偏见或不感兴趣对他人的意图进行曲解。
比如,他会通过别人的表情、沉默时间以及反应时长来判断自己被轻视了,为此,他可能会进行自我防御或发起攻击。
“预心智化”的后果之一就是,难以建立认知自信,孩子难以信任他人和周围环境,容易产生认知僵化。他们无法通过社会信息和交流获取有用和可靠的知识,更无法与他人建立信任关系,也无法利用新的体验重建内部关系模式。
3.影响孩子的身份认同
温尼科特提到,孩子必须放弃他的自发姿态,选择适应环境期望的个性,形成一个“虚假的自我”。
虚假的自我是一种防御性盔甲,剥夺了孩子的真实感,保护孩子不受伤害,保持与依恋对象的安全联系,同时保持了在伤害中激发的自身的攻击性。
孩子的负面情绪不被环境反馈以及父母看见和接纳,为了防止被攻击,防止父母离开自己,孩子牺牲了自己的现实、关系和情感内在生活的完整性。
有些孩子被父母威胁“再哭就不要你了”的时候,会强忍住委屈的泪水停止哭泣。这是孩子为了维护与父母的依恋关系而逐渐把自己包裹起来,摒弃对自己的自我解读和内在运作模式。
作者在书里提到,这种防御性操作的影响非常广泛。它让人感受到痛苦的同时,心理也在“扭曲”的平面上建立自己,限制自己的发展和自发倾向。
孩子会将父母强加给自己的规则内化成自己的一部分,同时可能出现较大的认知扭曲,并选择性失忆,好奇心被抑制。
4.创伤的代际遗传
在遗传学方面的研表明,父母在照顾自己的孩子时所使用的方式是可以通过遗传机制传递给下一代的。
“一些在童年时受到创伤的父母会试图避免在孩子的身上重现自己的创伤,或者试图通过防御性操作修正自己的痛苦,但这恰恰使他们成为另一种伤害的实施者。”——《未竟的依恋》,卡洛斯·皮提亚斯·萨尔瓦
在暴力的家庭环境中成长的孩子,为了保护自己不被伤害而使用了强制性策略变得顺从、不抱怨、长时间地忽视自己的需求和痛苦,最终导致情感断裂。当他长大成为父亲/母亲时,则会表现出与孩子有距离感、不可接近、情感淡漠。
虽然他避免了孩子成为家暴受害者,但是同时也给了孩子新的创伤——情感断裂。
暴力和情感断裂虽然不同,但都是创伤。从暴力创伤到情感断裂,只是以不同的形式将创伤传递给了下一代。曾经的受害者成了另一种创伤的实施者。
提高父母的心智化能力,是修复孩子心理创伤的关键
正如《未竟的依恋》封底所说的那样,“通过检测我们的生命历程,你会有很多惊喜的体验。你将有机会重新面对内在未被修复的隐形创伤和心结,也有机会发现自己身上被压抑的需求、愿望、潜能,提高自己的社会适应性,更好地经营家庭与社会关系”,作为父母,我们可以挖掘自己的潜能,提高自己的心智化,为孩子提供一个健康的家庭环境。
1.将孩子放在心上,不孤立看待孩子的行为
“父母中的许多人认为孩子的威胁性行为或问题性行为是分散、孤立的,而不是一个有一定含义的整体中用于调节互动的一部分。”——《未竟的依恋》,卡洛斯·皮提亚斯·萨尔瓦
孩子的行为并非孤立出现的,而是其在具体场景下传递出来的一些心理活动的信号。而有心理创伤的父母通常无法准确捕捉孩子发出来的信号,更无法对孩子的行为拥有良好的想象。
就拿孩子推人这件事情来说,我发现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无论是自己孩子推了别人,还是别人的孩子推了自己的孩子,家长的反应通常分为两种,一种是心平气和地跟孩子说“不可以推人”;另一种则是恼羞成怒,情绪激动地训斥推人的孩子和孩子的家长,甚至给孩子贴上“具有攻击性”的负面标签。
孩子推人固然不对,但是不能孤立地看待孩子推人这件事。但凡对孩子的生长发育特点有所了解的人都知道,孩子推人并非恶意,要看孩子推人之前发生了什么事情。
孩子的发育进入了物权敏感期,他们的语言和认知跟不上他的身体发育。处于物权敏感期的孩子具有较强的物权意识和领地意识,却无法用语言表达出来,故而使用肢体语言来表达。
那些心平气和地将小事化了的家长多半具有较强心智化,能够准确捕捉孩子发出的心理活动的信号,对孩子的行为具有良好的想象。而那些恼羞成怒的家长多半心智化受损严重,容易曲解和恶意解读孩子的意图,认为孩子的行为问题只需要简单粗暴地控制就足够了。
2.放缓对孩子解读的节奏
作者在书里指出,对亲子关系的治疗目标是使照顾者对孩子的行为特征产生敏感性,使父母获得停下来看看自己与孩子互动的能力。
父母互动能力的提高有助于察觉与孩子之间的重要时刻,并在这些重要时刻进行心智化。
在早期的亲子互动中,心智化的时刻是由微观事件构成的。比如眼神接触、身体距离的接近和远离、共同关注的某个事物、游戏、照顾者的刺激、冲突、避免接触、接近并调整姿势和方向等。
但是,由于各种原因,心智化时刻难以被家长把握,比如:
• 事件在短时间内发生
• 发生在非语言层面
• 父母对孩子行为下意识地错误推断,导致孩子在互动中发出的痛苦信号被掩盖
• 被父母下意识的防御行为而掩盖。如孩子闹情绪,父母没有耐心而对孩子大喊大叫,并威胁孩子要离开等。对孩子采取控制、攻击或逃避在内的僵化反应模式,会让父母对孩子的信号选择性失明。
当孩子表现得“异常”时,我们需要停下来问问自己:
• 和孩子玩得开心的时候,互动是怎样的?
• 孩子表现“异常”之前发生了什么?
• 孩子在做什么?
• 自己做了什么?
• 之后发生了什么?
通过对问题的探究,可以放缓父母对孩子进行解读的节奏;回归纯粹的描述性的表述,能减少对孩子的僵化解读,并提供一个新的观察视角。
3.以发展的眼光理解孩子的行为
孩子的行为与其自身生长发育程度有关,学习和了解儿童的生长发育特点,有助于父母更合理地解读孩子的行为。
比如,孩子哭闹、吮吸手指、玩食物、探索自己的身体、害羞、嫉妒或者拒绝分享玩具等,父母可以结合孩子生长发育特点,以共情和知情的立场出发,重新解读孩子的行为,而不是将其视作为孩子不好、有危险性、不听话或者挑衅的证据。
然而很多人虽然身为父母,却几乎从不学习育儿知识来提升自己做父母的能力,对孩子的行为缺乏应有的同理心和同情能力。他们怠于学习,遇到问题只会简单粗暴地斥责、控制孩子,甚至情绪失控对孩子进行打骂,或者不假思索地照搬上一辈的育儿方法。这种做法对孩子来说无疑是一场灾难。
有一段时间女儿喜欢自己做蛋糕,连续做了三天。最后一次老公大发雷霆,将女儿说哭了。他生气的原因有两个:一是女儿浪费了食物;二是女儿太小,用煤气灶不安全。
从客观上来讲,孩子解锁新的生活技能是一件具有积极意义的事,在探索过程中出现失误也是合理且可以理解的,因为没有人能够试一次就完全掌握某个技能。如果孩子刚开始尝试就有了这种糟糕的体验,那么她的自主性和探索欲望将会被打压,不利于孩子的成长。
掌握了一定的育儿知识的家长,在面对这种情况时心态会更加平和,会以发展的眼光看待这件事,而不是粗暴地阻止和控制。
卡伦·霍妮说“只要我们活着,所有人都有能力改变自己,甚至是从根本上改变自己”,我相信,当我们意识到自己有未解决的关系创伤,并积极探求解决之道时,就有一定可以治愈自己,剩下的就交给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