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一:容易发脾气怎么改

案例——辰辰的母亲是位职场女性,近期表达了她的苦恼:总是忍不住对儿子发脾气,事后又比较自责。原来,为了方便照顾孩子上学,她前段时间将家搬到离单位很远,但离孩子学校较近的地方居住。每天早晨,她都需要提前五十分钟出门——先送孩子上学,再骑行十几公里上班。一遇到孩子早上赖床、穿衣吃饭和洗漱“磨蹭”等情况,她就忍不住对儿子大声批评甚至吼叫,但孩子行为并未因此改变,她也每天重复着不满——发脾气——自责——不满的循环。

怎么帮助这位母亲解决她的困惑呢?

首先第一步,我们需要定义什么叫做容易发脾气,我的理解是比较容易冲动,理性控制情绪的能力比较薄弱,且情绪颗粒度比较低,不能很好地区别具体的感受,比如委屈,懊恼,愤慨等等。(可参考500种常见情绪给情绪进行命名)。

在上述案例中,案主在当下体验到的情绪,可能有担心(对可能迟到的担心)、失望和失落感(期待孩子懂事配合,却没能实现)、愤怒(自我“牺牲”后对儿子产生的道德要求和不满的极端反应)等。

第二步,回想一下自己在什么情境下会爆发脾气。比如现实中发生了什么事情?这件事情引发了自己什么样的想法?自己哪种美好的需求没有得到满足?回答自己这三个问题,能够帮助你更好地了解自己。

案主的现实情景是急需出门上班的紧迫性与孩子不慌不忙的态度,引起发火的冲动。做个好母亲与好员工兼具的美好需求没有得到满足。

第三步,如果再遇到情绪升起之时,不妨花半分钟的时间冷静一下,给自己筑一道防火墙。当我们把情绪看成是一种外在的东西,任其自生自灭,而不被影响,那么情绪升起或者落下都不会影响到我们。虽然难,但努力可以逐渐做到情绪管理。

案主如果经过30秒冷静,会发现孩子的不易:虽然母亲经常处于迟到的边缘,但孩子却恰恰相反,总是第一个到校,甚至经常在校门还没来就来到学校大门口等待,不止一次被老师询问为何原因过早到校。

第四步,回忆自己成功实现有效沟通的双赢经验,或者搜索别人的成功经验,通过关注双方的关系,去看见彼此未被满足的需要,去主动链接,比专注于问题本身更重要。

通过回忆双赢经验,案主意识到与其进行批评吼叫或表达“你真令人失望,再磨蹭下次就不再送你”等语言暴力,不如体会孩子想和其他同伴一样,有个不匆不忙起床和按时到校的早上,而不必承接母亲每日赶着出门的压力。在这种理解下,可能会给予孩子共情:儿子,每天都要很早喊你出门到校,对睡眠还不足够的你,真是不容易的。

第五步,给予爱和正面的反馈。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容忍人与人之间的差异性,尊重彼此的界限,换位思考,以办法代替抱怨或动怒,给予积极的爱,实现利人利己。

案主可以通过表达遵守规章制度和按时上班是一个单位对职工的基本要求,同时送孩子上学也是自己乐在其中愿意坚持的事情,来争取孩子的支持,和共谋解决方法。孩子理解了母亲,就可能会创造性地自己提出“我可以早点入睡,这样就能早点起床”、“提前整理好书包,早上就不耽误时间”等方法,和母亲共同克服早上出门不及时的难题。

第六步,对于已经发过脾气甚至造成伤害的情况,无需过度自责,但最好和对方打个招呼。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案主发过脾气后,可以在下班回家和孩子打声招呼:早上妈妈着急,说了些气话,你别往心里去。

第七步,提高自身的修养,以一棵大树为成长的目标,既滋养自己也造福他人,充满创造力地实现终身成长。

案主遵照上述步骤可以做到基本的情绪管理。但仅此是不够的,只有通过不断的学习和修炼,自身修养提高了,很多问题情绪和烦恼也会自然的消失,而不再是困扰。

你可能感兴趣的:(问答一:容易发脾气怎么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