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9-18 笔记

第二章 经济世界的10个关键术语

① 经济人假设

经济人假设也称理性经济人。

经济人假设认为,因为资源的稀缺性,每个人都受到资源稀缺的约束(如收入、时间、价格的限制等)。人的思考和行为都是在既定的约束下追求自己利益的极大化。

所谓经济人假设,是指作为个体,无论处于什么地位,其人的本质是一致的,即以追求个人利益,满足个人利益最大化为基本动机,都希望以尽可能少的付出,获得最大限度的收获,并为此可不择手段。

大卫·李嘉图提出来经济人的“流氓假设”认为,社会是由一群无组织的个人组成的,每个人以一种计算利弊的方式为个人的利益行动;每个人为达到这个目的,尽可能地合乎逻辑地思考和行动。 

在经济学家的眼里,千差万别的活生生的人都是理性经济人——不懈地追求自身最大限度地满足的理性的人。显然,经济人都是自利的,但自利并不完全等于自私。


②商品 

商品: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

作为商品,首先必须是劳动产品。(空气、阳光是人类生活所必需的,但都不是劳动产品,所以它们不能叫做商品。)

 作为商品,其次还必须要用于交换。

商品是人类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它的产生,必须具备以下两个条件: 

第一是社会分工。它是商品产生的基础。社会分工——提出了交换的要求——有了进行交换的可能。社会分工的特征:为每一个劳动者只从事某些局部的、单方面的劳动,只生产某些单一的产品。而为了满足人们多方面的需求,生产者必然要相互用自己生产的产品,去交换自己不生产而又需要的产品。 

第二是所有权不同——是商品得以生产的前提。因为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属于不同的所有者,才会发生交换行为。产品交换的双方成为独立的利益主体,成为经济利益的对立面。这就决定了双方的交换只能是等式的,即商品经济中的等价交换原则。劳动产品的交换既然是等价的商品交换,那么生产者的生产过程就成为以直接交换为目的的商品生产过程。 


③货币

可以以任何一种能执行交换媒介、价值尺度、延期支付标准和完全流动的财富储藏手段等功能的商品,都可被看作是货币。货币的前身就是普普通通的商品,它是在交换的过程中逐渐演变成一般等价物,变成了特殊的商品。

刚开始,作为货币使用的物品逐渐被金属取代。使用金属货币的好处在于,它的制作需要人工,无法从自然界大量地获得,同时还易于储存。数量稀少的金、银逐渐成为主要的货币金属。随着经济的进一步发展,金属货币的重量和体积都令人感到烦恼。它不易携带,而且在使用过程中还会出现磨损的问题。于是,作为金属货币的象征符号——纸币出现了。


④成本 

成本是商品经济的价值范畴,是商品价值的组成部分。人们要进行生产经营活动或达到一定的目的,就必须耗费一定的资源(人力、物力和财力),其所费资源的货币表现及其对象化称为成本,也就是企业把商品提供给市场所支出的全部费用。

(1)成本是生产和销售一定种类与数量产品以耗费资源用货币计量的经济价值。

(2)成本是为了取得物质资源所需付出的经济价值。企业为进行生产经营活动,购置各种生产资料或采购商品而支付的价款和费用,就是购置成本或采购成本。随着生产经营活动的不断进行,这些成本就转化为生产成本和销售成本。

 (3)成本本质上是一种价值牺牲。它作为实现一定的目的而付出资源的价值牺牲,可以是多种资源的价值牺牲,也可以是某些方面的资源价值牺牲。它可以用货币单位加以计量。 

(4)成本是为达到一种目的而放弃另一种目的所牺牲的经济价值。


⑤稀缺性 

“稀缺”两字,代表着两种不同的含义:一种是稀有的;另一种是紧缺的。

在经济学里,稀缺被用来描述资源的有限可获得性,是相对于无穷的欲望而言。一个物品可以成为商品出售,最首要的是因为它是稀缺的,并不是因为人们的需求。 

稀缺性导致了竞争和选择,促进了社会的发展。如果资源不是稀缺的,而是极大富足的,世界会完全变样。自然界中就不会有优胜劣汰,不会有厮杀,每个生物都可以得到满足,一切资源都是富足的。那样的世界就没有任何活力,会变成死水一潭。

由于稀缺性的存在,决定了人们在使用经济物品中不断做出选择,如决定利用有限的资源去生产什么,如何生产,为谁生产。只有当物品稀缺时,才能被认为是社会财富的一部分。 正是由于资源的稀缺性,引起了竞争与合作。竞争就是争夺对稀缺资源的控制,竞争是社会配置资源,即决定谁得到多少稀缺资源的方式。合作,就是与其他人共同利用稀缺资源、共同工作,以达到一个共同的目的。合作是为了以有限的资源生产出更多的产品,因此,合作是解决资源稀缺性的一种有效途径。


⑥价格和价值

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价格是商品的交换价值在流通过程中所取得的转化形式。

从本质上来说,价格是一种从属于价值并由价值决定的货币价值形式。价值的变动是价格变动的内在的、支配性的因素,是价格形成的基础。但是,商品的价格既是由商品本身的价值决定的,也是由货币本身的价值决定的,因而商品价格的变动不一定反映商品价值的变动。因此,商品的价格虽然是表现价值的,但是,仍然存在着商品价格和商品价值不一致的情况。

价值是价格的基础,商品供给是价格形成和变化的直接条件。价格是市场的“晴雨表”,反映了供给与需求之间的相互作用与变化。供给与需求是使市场经济运行的力量,它们决定了每种物品的产量以及出售的价格。另外,价格的变化与市场环境的变化也息息相关。


⑦效用

在经济学中,效用是用来衡量消费者从一组商品和服务之中获得的幸福或者满足的尺度。有了这种衡量尺度,在谈论效用的增加或者降低的时候有所参考。因此也可以在解释一种经济行为是否带来好处时有了衡量标准。效用不同于物品本身的使用价值。使用价值产生与物品的属性,是客观的;效用是消费者消费某种物品时的感受。

效用价值论强调物对人的满足程度,而满足程度完全是主观的感觉。该理论认为,主观价值是客观交换价值的基础。物品的有用性和稀少性都是价值形成不可缺少的因素,都是主观价值的起源。在不同地点,人们对馒头的不同主观评价可以说明这个问题。

经济学依赖一个基本的前提假定,即人们在做选择的时候倾向于选择在他们看来具有最高价值的那些物品和服务。效用是消费者的主观感觉,取决于消费者对这种物品的喜欢程度,即偏好。消费者对某种物品的偏好越大,这种物品带来的效用就越大,他就越愿意购买,需求就越高。


⑧信用:商业活动运行的基础

从纯经济学的角度对信用的定义为:因为价值交换的滞后而产生的赊销活动,是以协议与契约保障的不同时间间隔下的经济交易行为。如果想维护经济秩序的自觉性,还要有法律做保障。假如没有法律保障,经济秩序就会被破坏。

信用卡的出现的初衷就是要给人们提供一种信用凭证,让人们可以凭借自己的经济收入与信用,从银行得到一定的信贷额度。

若国民的诚信度低,就会造成经济行为具有不确定性与不可预期性,投资的机会成本与商品的交易成本就会非常高,经济运行效率低,社会资源与人力资源浪费就会更加严重。在国民经济中,诚信水平下降的根本原因是人们追逐不当得利及追逐不当得利被发现与受到惩罚的机会成本很小。

在现实生活中,诚信的标准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诚信的道德标准。它主要指人们在为人处世时诚实守信的行为规范。二是诚信的规则标准。它主要是指为了让人们在社会政治经济等活动中,必须遵守诚信原则而制定的一系列政策法规,这主要包括政治、经济以及法律规则等。 


⑨银行:货币流通的中转站

最早的银行业发源于西欧古代社会的货币兑换业。

假如银行有100元存款,银行借给别人,才有利息,才有赚钱。银行怎么赚钱?通过息差赚钱。如银行通过息差赚取2%的利息。银行不能100%放贷。如果老百姓存了100元钱,银行全都放贷了,那么当有人取钱时,银行便没钱给人,这就会造成金融危机。因此,中央银行要求每一家银行必须要保存一定份额的存款准备金,这样才能防止出现别人来取钱时没有钱的状况。中央银行时刻要求保留一定份额的存款准备金,即银行就会把储户存款的一部分拿来放贷,即存款准备金率如果是20%,那就是20%的存款留在银行,供提款人取现金用。也就是说,如果银行有100元钱的存款,他就只能放贷80元。银行就是通过这样不断地吸纳存款,不停地发放贷款来完成货币的流通,并在货币的流通中赚取利润。


⑩生活中的黄金搭档:帕累托最优

意大利经济学家帕累托曾针对资源的最佳配置提出了帕累托效率准则:经济的效率体现于配置社会资源以改善人们的境况,主要看资源是否已经被充分利用,如果资源已经被充分利用,要想再改善就必须损害别人的利益。

帕累托最优,指的是资源分配的一种理想状态。一旦达到了这种理想状态,想要使某些人的处境变好,就必定要使另外某个人的境况变坏,即你的得到是以他人的失去为代价的。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认为,帕累托最优是一个兼顾公平与效率的“理想王国”。相反,如果还可以在不损害其他人的情况下改善某个人的处境,就可以认为资源尚未被充分利用,这时就没有实现帕累托最优。

根据帕累托的说法,如果社会资源的配置已经达到任何调整都不可能在不使其他人境况变坏的情况下,使任何一个人情况变得更好,那么,这种资源配置的状况就是最佳的,是最有效率的。如果没有达到这种状态,即任何重新调整而使某人境况变好的,而不使其他任何一个人情况变坏,那么说明这种资源配置的状况不是最佳的,是缺乏效率的。

你可能感兴趣的:(2018-09-18 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