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答题卷四
1、生产绿地是指为城市绿化提供苗木、花草、种子的苗圃、草圃等圃地,是为城市绿化服务的生产、科研实验绿地。
园林苗圃的规模按照其用地面积来划分,可分为大型苗圃、中型苗圃、小型苗圃三类。
2、防护绿地是出于 卫生、隔离、安全等要求,改善城市自然条件和卫生条件而建设的具有防护功能的绿地。防护绿地按不同的划分依据可分为以下不同类型:
(1)根据防护林的功能或主要防护的危害源种类分为:防风林、治沙林、防火林、防噪林、防毒林、卫生隔离林等。
(2)根据主要的保护对象分为:道路防护林、农田防护林、水土防护林、水源防护林、交通防护林(铁路、公路等)。
(3)根据防护林营造的位置分为:环城防护林、江(或河、湖)岸防护林、海防林、郊区风景林等。
3、 居住区规划是指对居住区的布局结构、住宅群体布置、道路交通、公共服务设施、各种绿地和游憩场地、市政公用设施和市政管网等各个系统进行综合、具体的安排,是城市详细规划的组成部分。
根据《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居住区用地由下列四类用地组成:
(1)居住建筑用地(住宅用地RO1)住宅建筑基底占地及其四周合理间距内的用地(含宅绿地和宅间小路等)的总称。该项用地所占比例最大,一般要占居住区总用50%-60% 。
(2)公共建筑和公共设施用地(RO2)一般称公建用地,是与居住人口规模相对应配建的为居民服务和使用的各类设施用地,应包括建筑基底占地及其所属场院、绿地和配建停车场等。
(3) 道路及广场用地(RO3)居住区道路、小区路、组团路及非公建配建的居民汽车地面放场地。
(4) 公共绿地(RO4)满足规定的日照要求、适合于安排游憩活动设施的、供居民共享的集中绿地,应包括居住区公园、小游园和组团绿地及其他块状、带状绿地等。
4、 城市道路交通绿地设计的相关术语:
(1)道路红线城市道路路幅的边界线。
(2)道路分级主要依据道路的位置、作用和性质,是决定道路宽度和线型设计的主要指标。目前我国城市道路大都按四级划分为: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和支路四类。
(3)道路总宽度也叫路幅宽度,即道路红线之间的宽度,是道路用地范围,包括横断面各组成部分用地的总称。
(4)道路绿地道路用地范围内可进行绿化的用地,分为道路绿带、交通岛绿地、广场绿地和停车场绿地。
(5)道路绿带道路红线范围内的带状绿地。道路绿带分为分车绿带、行道树绿带和路侧绿带。
(6)分车绿带车行道之间可以绿化的分隔带。位于上下行机动车道之间的为中间分车绿带;位于机动车道与非机动车道之间或同方向机动车道之间的为两侧分车绿带。
(7)行道树绿带布设在人行道与车行道之间,以种植行道树为主的绿带。
(8)路侧绿带在道路侧方,布设在人行道边缘至道路红线之间的绿带。
(9)交通岛绿带可绿化的交通岛用地。交通岛绿地分为中心岛绿地、导向岛绿地和立体交叉绿岛。
(10)中心岛绿带位于交叉路口上可绿化的中心岛用地。
(11)导向岛绿地位于交叉路口上可绿化的导向岛用地。
(12)立体交叉绿岛互通式立体交又干道与匝道围合的绿化用地。
(13)广场、停车场绿带广场、停车场用地范围内的绿化用地。
(14)道路绿地率道路红线范围内绿地面积占道路用地面积的比例。
(15)园林景观路在城市重点路段,强调沿线绿化景观,体现城市风貌、绿化特色的道路。
(16)装饰绿地以装点、美化街景为主,不让行人进入的绿地。
二、名词解释
节约型园林绿化--
节约型园林市指导城市园林绿化建设科学发展的核心理念,其核心目的是反对过度密植、贪大求洋、种植奇花异草、建造大喷泉、大水面、大广场、过大硬铺装等铺张浪费现象,不能错误理解为少用地或投入少的低价园林,从而减少绿地面积或粗制滥造,导致园林绿地品质低劣、功能低下。
三、问答题
1、简述城市绿地在海绵城市建设中的任务。
城市绿地在海绵城市建设中的任务主要有两项:一是保护和恢复城市绿地应有的海绵容量,二是在各方面条件允许的前提下,扩大海绵容量,在保证绿色植物健康生长和游人游憩需要等绿地综合功能的前提下,科学、合理容纳客水。
2、简述居住区绿地植物配置要点。
(1)注重植物配置的生态性,模拟自然群落结构,构建可持续发展的居住环境。
(2)结合场地设计,充分发挥植物的各种功能,创造以人为本的环境。
(3)充分利用植物的观赏特性,结合景观主题,创造特色鲜明的居住环境。
3、简述居住区绿地规划设计的原则。
(1)统一规划、合理组织、分级布置,形成绿地系统网络。
(2)充分利用现状条件,强化生态环境功能。
(3)充分考虑居民的使用要求,突出家园特色。
(4)以植物造景为主,彰显地域特色。
(5)落实海绵城市的建设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