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四句教

    上一回我们说到了王阳明的世界观,不维神,不维物,不维心,讲究格物,那么什么叫格物呢,格我觉得可以理解为格子,或者规律,物可以理解为事物本身,格物可以理解为事物的规律,这里有四句教分享给大家。

    第一句,无善无恶心之体,这是王阳明四句教的第一句,我是这么理解的,原本的心是没有善恶的,就像初生婴儿一样,心灵纯洁就像一面镜子一样,可以印射世间万物。

图片发自App


    第二句,有善有恶意之动,可以理解为,原本的心是没有善恶的,由于各种外界因素,使原本纯净的心灵有了善和恶,有了欲念,这时候就要靠自己的意念来判断自己是善是恶。意即欲也,人一动欲,有了主观的愿望,就会对本身无善无恶、客观自然的物质世界,产生善恶美丑的各种观念和评价,产生爱恨乃至哲学意义上所谓的矛盾.所以说,人们意识中的善恶都是欲念运动的结果。

    第三句,知善知恶是良知,我是这么理解的,后期通过自己的感悟,使自己的精神世界的到升华,一切从良知出发,可以判断基本的善恶。

    第四句维善去恶是格物,我的理解是,当你到达一定境界时,你就能找到属于自己的路,去除心底的恶,努力把事情做好,做到止于至善。


图片发自App

    王阳明认为,这个世界因该是以我为中心,以天地为躯干,万物为四肢百骸,然后用我的人来对待我的躯干,和四肢百骸,使躯干和四肢都得到我的人,批评朱熹的修养方法是去心外求理,王阳明认为“至善是心之本体”,心即理也,心外无理,心外无物,心外无事,此心无私欲之蔽,即是天理,不须外面添一分

      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存在即被感知,你看到花了,感觉到了,花就存在,你没看到,那花就不存在。

        王阳明奉行格物致知之理,后有用知行合一,致良知,心即理,驳斥理学,自成体系,四句教是他的心学概括。

     

你可能感兴趣的:(王阳明四句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