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层次

【学习内容】理解层次

【我的收获】

理解层次模型分为上三层和下三层,下三层是意识的部分,分为环境、行为和能力。上三层是潜意识的部分,分为信念、价值;身份、系统。

环境行为是通过外感官去了解一个人,只看到外部呈现,他穿了什么,做了什么,外感官不需要用脑用心。

行为背后是能力,比如把家收拾整洁,有审美,逻辑思维,收纳整理等,这些能力也可以用在其他系统中。

管理运用这个能力用出来的是上一层的信念价值观。应该指令的背后是自己对自己的定位,是我们基于信念对自己的身份定位。

在亲密关系中你的定位是什么?是女人,是妈妈,还是孩子?

如果我是一个孩子,就渴望得到呵护和爱,觉得对方应该为自己负责。

如果我的身份定位是妈妈,就会很辛苦,无法享受亲密关系,会把另一半培养成孩子,认为你没有能力,你做不到,那他会觉得你做的都是应该的,只会在乎自己的自由和玩。

如果我的身份定位是女人,就要让他知道自己是家里的顶梁柱,这个家都靠你了,我们都得依靠你,你为家付出很多。

角色不能代表身份,只是身份的外包装,核心的部分是自我认知,我作为人的部分,我的人格特质。

理解层次有超越个体的部分,在系统中的使命(家庭,工作)不同系统决定不同身份。人是群居动物,很难独处,一定要在不同的系统里发挥自我价值,影响更多人,带给这个世界更多正面的影响。

理解层次最核心的观点,是上一层管理下一层。从上往下是最便捷的路,从下往上会很难走。

【我打算怎么做】

把妈妈用控制的部分还给她,用她爱的部分来滋养自己。运用女儿的身份,享受妈妈的爱,也让妈妈享受她爱女儿带来的体验。忠诚于妈妈是小爱,活出自我,享受生活才是大爱。

自我转换身份,帮助孩子转换身份。把孩子的责任还给他自已,不把他的优秀当做是父母的面子。让他明白:你是你自己,学习是你自己人生的部分与父母无关,你想成为怎么样的人。帮孩子树立身份层面的自我认知(你是谁,你想成为什么样的人)孩子就不用对抗父母,也不用证明自己。

在亲密关系中做回成年人的自己,没有安全感是我自己的事,疗愈自己内在的恐惧和创伤,不投射。

在陪伴别人的时候先跟后带,跟的部分就像是一面镜子,去理解和共情到对方,帮助看到对方那些正面的资源。

理解下面的部分,当行为被理解的时候,找到正面资源。每个人都希望采取更有效的措施。做一个理解对方负面行为的人,而不是想要去改变对方。

你可能感兴趣的:(理解层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