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脆弱之可选择权

8      塔勒布的《反脆弱》写作方式其实还是分形结构。整本书讲“反脆弱”一个主题,每卷又是一个分主题,像积木一样围绕一个中心来论述的;每卷、每章中也是同样的方式。第四卷的主题是可选择性。

      塔勒布习惯于生造概念,“反脆弱”这个概念就是他创造出来的。其实我不明白,为什么不用“波动受益性发展”或者“动态强悍生长”来代替他提出的“反脆弱性”概念呢?这样好理解得多。因为人的认知就是利用以往的概念来发展新概念的,如同中国人用汉字组成各种词汇来表达千奇百怪、层出不穷的各种事物(所以中国人智商高,原因在文字上)。完全新造的概念其实总让人迷惑。

第四卷也活生生地新造来一个概念——可选择权。这个“可选择权”和通常意义上的“能够进行的多种选择权”完全不是一个意思,一开始就把人搞晕。然而这就是第四卷的核心概念,可选择权=不对称性+理性。我的理解是,指能够通过理性判断出来的事物的不对称性。

      这个概念和前面的概念一脉相承,可这样看:反脆弱性,约等于不对称性;约等于可选择性,区别只在于应用的事物的不同层次上。可选择性促进了事物的运作和成长,其实就相当于某些风险承受系统中、内置的反脆弱性,其特征就是事实上存在的、可发现可利用的某些不对称性。因此它并不关心平均结果,而只关心有利因素(因为不利因素并不会超过某一界限)。

      如果你有“可选择性”,也就意味有了不对称性,那么你就不太需要智力、知识、洞见、技巧,或者那些在脑细胞中发生的复杂事情。因为你不必每次都正确。你所需要的只是不做不明智的事情,以免伤害自己(比如忽略某些事情),随后就能在有利的的结果发生后乐享收益了。(关键是你的评估并不需要预先进行,只要在结果发生后进行即可。)这个属性允许我们变得无知,或者说,允许我们获得比知识所能带给我们的更多的收益。(这听起来是不是很棒!)

      能在现实生活中找到这种可选择性吗?答案是一定可以。个人觉得,最近广州出台的房产政策就提供了一个可选择性的机会。也许可以做个商业计划,大致思路如下:

政策解读:商用房可改为租赁房,并且租售同权。意思是只要符合条件的商用房租房人,未来可以和住宅房业主一样,其子女享有就近入学的权利。

现实条件: 学区住宅房价格高企, 商品房目前价格约为住宅房一半。。

逻辑推论:政策出来后:

      1、由于租赁房的投入,学区住宅房原来在入学教育权上的垄断优势会下降,因此价格会下降;

      2、由于买住宅房总成本高,原来打算购学区房的会选择租房。因此学区商品房租金会大幅上升;

      3、由于有相同的权利,学区住宅房和商品房价格会逐渐趋于一致,商品房由于40年产权还是会略低一些。

这件事中的可选择权:  立刻购买重点中小学周边学区商业房

                1、正向收益:价格有大幅上升空间,租金有大幅上升空间;

                  2、反向风险:价格下跌,但目前已经相对住宅房便宜近一半,风险小。

结论:具有收益高于风险的不对称性。

      悲哀的是,如同塔勒布所说,财务独立也是一种可选择性。即使看到现实生活中的可选择性机会,也不是每个人都能实行。本人没那个财力实现这个计划,如果有认同并实行的朋友,在收获时莫忘分享快乐!

你可能感兴趣的:(反脆弱之可选择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