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罕篇九至十一章,育人先育己 | 论语 49

今天是樊登《论语》三十天共读,第十九天。

【今日论语】子罕篇九至十一章。

9.9 子曰:“凤鸟不至,河不出图,吾已矣夫!”

9.10 子见齐衰者、冕衣裳者与瞽者,见之,虽少,必作;过之,必趋。

9.11 颜渊喟然叹曰:“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尔,虽欲从之,末由也已。”

【学习心得】

9.9 孔子说:“凤凰不飞来了,黄河也没有图出来了,我这一生恐怕是完了吧!”

凤鸟,河图,都是祥瑞。

樊登老师,理解为是孔子晚年时的感叹。杨伯俊老师,理解为孔子借此比喻当时天下无清明之望。

9.10 孔子看见穿丧服的人、穿戴着礼貌礼服的人以及瞎了眼睛的人,相见的时候,他们虽然年轻,孔子一定站起来;走过的时候,一定快走几步。

齐衰,zī cuī,古代用熟麻布做的丧服。

冕衣裳者,即衣冠整齐的贵族。冕是高等贵族所戴的礼帽,后来只有皇帝所戴才称冕。衣是上衣,裳是下衣,相当于现代的裙。古代男子上船衣、下着裙。

作,振作,坐起;趋,快走,都是一种敬意的表示。

孔子一生都想恢复周礼,推崇礼制,自己也践行礼仪,处处以礼待人。

不管是衣冠整齐的达官贵人,还是刚失去亲人内心悲痛的人,或是身体上有缺陷的人,不分贫贱,没有高低,孔子都以礼待人,很可贵。

9.11 颜渊感叹道:“老师之道,越抬头看,越觉得高;越用力钻研,越觉得深。看看,似乎在前面,忽然又到后面去了。老师善于有步骤地诱导我们,用各种文献来丰富我的知识,又用一定的礼节来约束我的行为,使我想停止学习都不可能。我已经用尽我的才力,似乎能够独立地工作。要想再向前迈进一步,又不知怎样着手了。”

“仰之弥高,钻之弥坚”,是颜回对孔子高深的学问的感慨。孔子有这样渊博的学识,是因为孔子一生不管在什么阶段都在不断学习。用樊登老师的话说,长期学习的孔子,已经突破了学习的一个阈值,学识呈指数级的增长。

学识高深是一方面,更有感触的是孔子因材施教、循循善诱的教育方法。

循循善诱,有策略地、有步骤地、耐心地引导和启发。简单的一句话,做起来很难。每个人学习的理解力不同,已有的知识储备不足,同样的方法教授同样的内容,学习的接受度就大不相同。

父母对孩子的教育也是如此,看似简单的内容,孩子不好理解,或者没兴趣,那就要大人思考有趣的适合的引导方法,并且有耐心地启发她。

还有一点很重要的是,孔子的教育更重要的一方面是,言传身教。孔子的成长型心态、终身学习的践行还有上一章提到的礼仪待人等等,都是对学生最好的示范和教育。

同样回到父母身上,不能只是一味要求孩子学习、思考、行动,作为家长的自己应该行动在前,做好孩子的学习榜样,点点滴滴地影响孩子。

你可能感兴趣的:(子罕篇九至十一章,育人先育己 | 论语 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