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岳麓书院 3

✨03

讲堂门前

从大门进入,穿过二门,就来到了讲堂。

二门比较简单,所以我没有拍照。不过,其背面的匾“潇湘槐市”值得一提,“潇湘”泛指湖南,“槐市”是汉代读书人聚集的地方,后借指学宫、学舍。

讲堂位于书院中心位置,也是书院的核心所在,是书院的教学重地和举行重大活动的场所。因讲堂两壁嵌有朱熹手书的“忠孝廉节”四字,因此又称“忠孝廉节堂”。

讲堂前悬挂着“实事求是”匾额,两边是“工善其事必利其器;业精于勤而荒于嬉”的对联,旨在教育学生发扬岳麓书院“学以致用、注重践履”的学风。可惜照片拍得不好,字都看不分明。

讲堂里面(上面两个匾分别是康熙、乾隆御赐)

进入讲堂,只见上方醒目位置悬挂着康熙御赐“学达性天”匾。“学达”语出《论语》:“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学达”的含义就是“下学上达”。“性天”语出《中庸》:“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意思是人通过教育学习,可以认知天命,达到天人合一。

“学达性天”匾下方是“道南正脉”匾,这是乾隆御赐。“道”指理学,岳麓书院是朱熹传播理学思想的基地之一,匾额是指岳麓书院是传播理学的正宗,象征着岳麓书院在中国理学传播史上的重要地位。

讲堂屏壁正面则书有《岳麓书院记》,是张栻(南宋时期岳麓书院的主教、著名理学家)所撰,阐明了书院反对科举利禄之学、培养传道济民之才的办学思想。

讲堂的正中,也就是上面照片中摆放两张椅子的地方是一个高约1米的长方形讲堂,这是以前老师讲课的地方。

这椅子是为了纪念张拭和朱熹这两位大师,表示他们平起平坐、不分秋色。据说当年他们讲课的时候,学子们从全国各地赶来,盛况空前,把池子里的水都喝干了。

古代上课的时候,学生不能坐在凳上,大多自己带蒲团,席地而坐,以表示对老师的尊重,也显示了老师的威严。

试想赫赫有名的曾国藩、左宗棠、郭嵩焘、王夫之等人,当年就是坐在这里毕恭毕敬地听老师讲课的,我不由对这厅堂产生了无限的敬意和一分说不清楚的亲切感。


半学斋
教学斋

在讲堂的左右两边各分布着一个纵向的、矩形的院落,院落的中间是天井,天井两边是一间一间的小房间。左边的院落叫做教学斋,右边叫半学斋,它们都是昔日学生们学习和居住的地方。

古代教学方式不同于现在,那时候学生大部分时间是在寝室里自修,老师定期开讲,解答学生的问题。当年的王夫之、曾国藩、左宗棠等人均住在这里。

这里芳香四溢,令人陶醉,我转头四顾,哈哈,庭院中间长着高大的桂花树呢。在这样的环境中学习,难怪名人辈出呀。

你可能感兴趣的:(访岳麓书院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