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八佾17-尔爱其羊,我爱其礼

子贡欲去告朔之饩羊。子曰:“赐也!尔爱其羊,我爱其礼。


子贡要把鲁国每月初一举行告祭祖庙的那只活羊去掉不用了。孔子说:“赐呀!你爱惜的是那只羊,我爱惜的是周朝的礼制。”


依周礼,每年岁末,周天子要向诸侯颁布明年的历书,包括有没有闰月,每月初一是哪一天,这叫颁告朔。诸侯接回这一历书,供在祖庙,每月初一的时候,便杀一只活羊,祭于庙,这是告朔的仪式,也是向国内人民宣布,今天是初一。

行完告朔之礼,国君回到朝廷,朝会听政,开月例会,叫听朔,或视朔。

到孔子的时候,鲁君已经懒得去祭庙告朔了,月例会也不开了。但鲁国祖庙里每月初一照样杀一只羊。子贡觉得仪式也没了,朝会也不开了,白白可惜一只羊,就想不杀羊了。

本质没了,我们仍然要尊重那形式。形式不是虚壳,要留着。有那形式在,还有机会恢复本质。若形式也没了,这文化遗产就失传了。

孔子和子贡一样,舍不得把羊只拿来宰杀。他更知道礼和羊对于人们的重要性,前者属于精神的层面,后者则偏重于物质层面。如果取消形式,就等于向民众宣告取消此礼,影响更严重。

形式的东西,当然应该废除。但是为了恢复原来的作用,不妨暂时保留。通过外在的形式,来引起大家的注意,恢复原有的作用,也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格局大的人,往往能够看得长远,也看得深入。孔子不但看到羊只,更注意到政令的施行。这种大格局的宏观态度,值得我们学习。

一件事情,不能因为目标不能达成,便随意地半途而废。反而应该想办法达成目标,从根本上设想,才是深远周全的做法。

这个现象的主要问题是鲁君的问题,而不是礼制的问题

你可能感兴趣的:(《论语》八佾17-尔爱其羊,我爱其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