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绘本告诉你:妈妈该不该做家务?

什么是家务活呢?

家务即家庭生活事物,生活中泛指的是洗碗,洗衣服,做饭,刷鞋,扫地,拖地,倒垃圾,买菜,洗菜,整理家具的摆放,清理灰尘,保持家里的整洁等,甚至接送孩子都算在家务活里。

很多家庭里,孩子常看到,爸爸躺在沙发上看电视,妈妈在家里忙里忙外,一边需要做饭,一边需要洗衣服,忙得不可开交,而爸爸悠闲自得。这会给孩子留下什么印象呢?家务活都是妈妈该干的,从而造成对女性的误解——女性长大就要干家务。特别是男孩,长大后,也会和父亲如出一辙。

有一本绘本叫《朱家故事》形象地描述这一情形:

每天清晨,
朱爸爸总会喊:“亲爱的,早餐呢?快点!”
朱家两儿子总会喊:“妈,早餐呢?快点!”
每天傍晚,
回到家。朱家两儿子总会喊:“妈,晚餐呢?快点!”
朱爸爸总会喊:“老太婆,晚餐呢?快点!”

朱爸爸和朱家两儿子习惯妈妈的付出,时间久了,便觉得这是天经地义的事。

而朱家妈妈就像妈妈们的缩影。

“他们出门以后,朱太太洗净所有的碗盘……
整理所有的床铺……用吸尘器清洁所有的地毯…………然后去工作……”
“他们一吃完,朱太太就洗碗……
洗衣服……熨衣服……再做些吃的东西。”

似乎家务活成为了女性理所当然的义务。

“你们是猪”,这是朱家妈妈的反抗,当朱妈妈离开家时,父亲和孩子的自理能力像丧失了似的,他们变成了“猪”,早餐、晚餐、洗碗、洗衣服完全不能自理,房子和猪圈一样。虽然这只是一个幽默故事,但却非常生动地表现了懒惰的大男子主义。

在性别方面,本就没有谁一定要做家务这么一说。而默认的传统家庭伦理却会加深孩子对女性的误解。

其实做家务本身对孩子而言就不是一件坏事。

第一,做家务可以培养孩子的责任感。

做家务可以让孩子设身处地的替成人着想,知道做家务的不易,就不会随便乱扔垃圾,不会刻意给成人制造不必要的麻烦。同时,孩子作为家庭的一份子,也有义务去维持和美化自己所居住环境责任。在日积月累中,孩子的责任感便得到提高。

第二,做家务可以磨练孩子的意志、锻炼孩子的思维。

任何一个家务,不是随便一糊弄,就可以解决的。学做饭它不像泡面,放好调味料加热水就行。做饭是个过程。它需要考虑材料的选择、烹饪的流程,调味料的多少,最后才有可能成为一碗美味佳肴,每一步都需要孩子去考虑。

第三,锻炼孩子的动手能力。

孩子在做不同家务的过程中,孩子的动手能力能够得到不断的提升。洗衣服需要搓,扫地需要两手的配合,切菜需要手眼协调等,孩子在细小的事情中,不断调动自己的双手,从而提升动手能力。

第四,有利于孩子独立能力的发展。

孩子终究要自己面对陌生的环境,而拥有生活技能会让孩子更有自信心面对未知的生活,而一定的自理能力总不会让自己过得太差,毕竟有独立能力,才能追求更美好的生活。

总之,论做家务,每个家庭的成员都有责任和义务。俗话说“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只有做好眼前的“小”事,才能去做更大的事。

妈妈们总是陷于家人的爱,自己不知不觉的“绑架”了自己,让自己困于生活中各种家务事,但作为家人,要让妈妈真正地做到拥有不做家务的自由和权利,孩子们,那就从扫地、洗碗、叠衣服开始吧!

你可能感兴趣的:(一本绘本告诉你:妈妈该不该做家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