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300 知行合一——《王阳明大传》

听了《王阳明大传》,主要讲了他一生的几个代表性的故事,只谈一点吧:知行合一。

听书的好处是可以预先了解️一本书的精华,但弊端是不是第一手资料总有其主观性。这里对知行合一只做了十六个字的诠释:真的知道,才会做到,真的做到,才是真知。一个人如果真的做到知行合一,任何问题就不是问题。下面就我的理解,写点感想。

当代社会,学生时代注重“知”,工作以后注重“行”,如果是真的注重并且去践行也还不是问题,问题是学生时代的“知”,并非真知,只是被动的知道一些间接经验,不真切理解,只负责接收,将书本内容搬到大脑中,再将大脑中的知识搬到考场上,真的领悟了嘛?没有,怎么看出来的,真的悟了,就不会有那么多的大学生找不到工作,找不到人生价值,找不到人生目标。

工作后的“行”,也只是为了生活而去做,在一个群体里问一句:你现在做的这些事情有什么意义?有人可能会说不做怎么生活,也有人可能会说没意义。他的目标就在那,只是为了生活;他知道就那些,不需要太多,因为应付生活就够了。以前的我就是这样的,并不知道自己是无知的,还在为自己做ppt比别人精致,做宣传册,微信公众号比别人好而窃喜,这就是无知。这就是不知道自己的“行”很浅显,只因为没有更高的“知”去指导。当然也有找到人生意义并为之奋斗的人,那么他很可能做到了知行合一。

知行合一,真的知道,才会做到,真的做到,才是真知。

什么是真的知道?是不是可以理解为《精进》里的解码,知道是什么,给我什么感受,对我什么价值,内部怎么组成,效果怎么实现。也就是知其然,知其所以然的一种极致。

什么是真的做到?做到的程度不一样,结果就不一样,你想做好,还是做到最好,《精进》里提到“好的选择是不够的,我们需要的是最好的选择”,这里稍微一修改:做好是不够的,我们需要的是做的更好。实际上这是一种生活态度。是不是认真对待每一件事,极尽所能达到极致。你做一件事想达到的目标是什么,是做到,还是做到最好。目标不同,你的行为也会不同。我做工作ppt,就有这种想要尽我所能达到极致的自我要求,甚至做一下午就只做一页,但有时又有些迷惑,需不需要这样。

“知”指导“行”,“行”反馈“知”,原理是非常重要的,《你要如何衡量你的人生》中开篇就提到了原理的重要性,如果能把原理吃透,可以应用在各个领域,但必须是“真透”;实践是为了验证“真知”,同时给予反馈,“知”和“行”都是在交互中不断完善改进的,二者缺一不可。

避免知而不行,行而无知的方式是什么?多输入,多输出。多看,多听,多学;多写,多做,多践行。终身学习,终身实践,永远以一个学习者的心态去对待每一个人,以践行者的身份做每一件事,关注当下每一刻,将每一刻都做好,即我理解的知行合一。

你可能感兴趣的:(28/300 知行合一——《王阳明大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