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伤痛苦,都是人生之花/也许你该找人聊聊 3/8

近几年,类似《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这种心理治疗的书籍,在国内销量屡屡惊人,由此说明了当代人,尤其是当代都市人的焦虑有多么严重。

当焦虑、困惑、迷茫、不安……渐渐成为当代都市人的精神底色时,我们都急于寻找一种可以抚平情感褶皱、缓解内心焦虑的方法。

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社长蔡颢曾说:“除了经济生活、社会生活的影响之外,人们心理受到很大的压力,疫情更激活了一些人心里长期形成的问题,逼使他们通过书中的内容找到和现有症状相关联的地方,去寻找和获取一些调节的方法。”

由洛莉·戈特利布所写的《也许你该找个人聊聊》一书,上市1个月,就冲上了美国亚马逊图书总榜TOP100和《纽约时报》畅销榜,全球总销量超70万册。也是继《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之后,又一个风靡全球,关于心理咨询的动人故事。在《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一书中,作者提出:“每个人都有变好的能力,但是能帮助你的人是你自己,也只有你自己。”

在《也许你该找个人聊聊》一书中,作者提出:“所有的困境都有出路,人的改变是在关系中发生的,心理治疗既需要自我觉醒,又需要和谐的人际关系建立,两者不可或缺。”

两者观点其实并不冲突,甚至,我们还可以进行整合:心理问题往往都是人际关系的问题,不仅是你和别人,还有你和自己的关系。让自己变得更好,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当你不再和自己纠缠,所处的一切关系才会顺畅。

巧合的是,两本书均出自同一个专业推荐者——李松蔚老师。李老师在本书的推荐上写道:“读这本书的过程,就是在灵魂的方寸之地一寸寸探索。越往下,越是晦暗幽深,于无声处听惊雷。”

实际上,李老师是先读了《也许你该找个人聊聊》,非常喜欢之后才读了《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他还开玩笑说:两本书其实可以合起来叫——《也许你该找蛤蟆先生聊聊》。

本书讲述了4个来访者,因不同人际关系问题进行心理咨询的真实故事,以及咨询师本人在帮助别人的同时,自己也在寻求他人帮助的过程。作为咨询师,她是一个倾听者,倾听来访者内心的痛苦与不安。作为来访者,她是一个诉说者,诉说内心的难过与彷徨。

本书从咨询师和来访者的双重视角展现了心理治疗的过程,让我们发现:无论身份背景有多相异,人类面对的烦恼的本质大相径庭——爱与被爱、遗憾、选择、控制、不确定、死亡,这些都是我们身而为人,必须共同学习面对的议题。

作者洛莉用她和来访者们的每一处转折、每一段对话提醒你:“不要心存幻想。这个世界没有奇迹。你无法逃避你所遇到的痛苦,心理学也不能提供任何幻想,但不要忘了,世界上也有这样的地方,有这样一些人,可以直面这个无处可逃的、困惑的、痛苦的你。你们坐在一起,随便谈谈。你可以言说真实的你,而这就是心理咨询的奇迹所在。”

Part 1——困境

生而为人,难免失意。生命的意义不在于追求享受,而在于接纳痛苦。

在一个小小的咨询室,每天演绎着形形色色的剧本,或许在密闭的空间,人们更愿意展露出真实、脆弱的一面,有人愿说,有人愿听。我们的故事就要从“5”个来访者说起。

第1个来访者叫约翰,四十来岁、事业有成、桀骜不驯,认为身边所有人都是蠢货,他拒绝别人走入他的内心世界。揭开他自以为是的表象,我们却看到了他一颗柔软的心,约翰觉得儿子的死与自己有关,一直被这个念头折磨。这个悲剧的发生起源于夫妻之间的关系失衡。年轻时的他忙于工作,最终疏忽了家庭。当一个人永失所爱,他的伤口还有办法痊愈吗?

第2个来访者叫朱莉,三十多岁,刚刚取得大学教职,又新婚燕尔,美好的生活才刚刚启程,可命运偏偏要跟她开玩笑,死神突然降临在她面前。尽管她很坚强,一次又一次与病魔斗争,但病魔不仅蚕食着她的身体,还在消磨着她的意志。面对命运的残酷无奈,她还有选择的权利吗?

第3个来访者叫瑞塔,六十九岁、离过三次婚,无朋友、无工作、无喜好、儿女无联系,深陷孤独和绝望。她认为自己过去做了太多错事,已经没有机会去弥补,甚至打算在七十岁生日当天自杀——到了这个岁数,生活还是一潭死水,毫无起色,能指望好事发生吗?

第4个来访者叫夏洛特,二十多岁、风华正茂,童年时缺乏安全感,成年后也总是接连不断地爱上不靠谱的男人。她每晚都会小酌几杯,在迷醉中不愿看清生活的真相。其实,无论酒精、男人还是心理治疗本身,都成了她的“瘾”。要戒掉这些“瘾”,学会独立成长,需要付出多大的努力?

这4个故事涵盖了4种典型人群,少不更事、新婚燕尔、事业有成、垂垂暮已。这4个故事,还都与困境相关。爱恋的痛苦、离别的伤痛、死亡的阴影、终极的孤独……在生命中,总有一些时刻让你身陷困境。那些过不去的坎、解不开的结,深深困扰着我们,我们想要改变,却往往无能为力。

同时,书中还有第5个陷入困境的人,那就是咨询师自己,她不仅是医生,还是患者。洛莉,是一个单身妈妈,四十多岁时遭遇失恋,几近崩溃。有朋友对她说“也许你该找个人聊聊”,于是她也给自己找了一位心理咨询师。当心理医生去看心理医生,她能否像蛤蟆先生一样做出改变呢?

生而为人,难免失意。面对困境,许多人的第一反应是逼自己坚强。这样做看似是在鼓励自己,实际上是在压抑自己的负面情绪,亦是对当下自我真实状态的否定。真正能帮助我们走出困境的,恰恰是接纳当下的痛苦,允许自己暂时无法好起来。

痛苦来临时,我们时常自问:“为什么偏偏是我?”快乐降临时,就从来没问过这个问题。你不能要求拥有一个没有风暴的人生海洋,因为痛苦和磨难是人生的一部分。一个没有风暴的海洋,那不是海,是泥塘。

当你选择接纳痛苦,痛苦便成了人生的指南针,它提醒你当下需要做出改变,为你的幸福指引方向。所以,痛苦是你了解自己、改变自己的机会。规避人生的痛苦,并不会使人生总的痛苦减少,而会让痛苦以另一种形式降临在你身上。接纳人生的痛苦,并不会使人生总的痛苦增加,而会避免痛苦以另一种形式降临在你身上。

但应需强调的是:痛苦本身并不是财富,接纳痛苦、战胜痛苦以后,痛苦才是财富。当你深陷痛苦之中的时候,痛苦就是痛苦。

Part 2——出路

生活的本质是变化,而人类的本性是抗拒变化。正因如此,人们常常说着要去改变,却依然驻足原地。

马云曾说:“改变是痛苦的,但不改变会更加痛苦。”

为什么改变这么难?

因为:很多时候,享受痛苦比走出痛苦更容易。

美国心理学家塞利在1967年做过一个实验:把狗关在笼子里,只要蜂音器一响,就施以电击,关在笼子里的狗自然逃避不了电击。多次试验后,在给狗电击之前,先把笼子门打开,结果蜂音器一响,狗不但不逃,而且没等电击出现就开始倒地呻吟。

这个实验就是“习得性无助”实验:本来可以主动逃避电击,却绝望地在原地承受痛苦。表现在人身上就是,当一个人多次努力都失败后,就会形成一种无能为力的挫败感,再遇到类似的事情就会放弃努力,长此以往,还会产生抑郁情绪。

约翰是这样,夏洛特是这样,就连作为心理咨询师的洛莉也是这样。当男友提出分手之后,她深陷痛苦不能自拔。总是想知道为什么男友抛弃她,一遍又一遍地倾诉她和男友的点滴,无暇思考造成自己悲伤的深层原因。她并非不想改变,只是一而再再而三地经受痛苦,发现自身努力改变不了结果,就会停在原地不肯再踏出一步。

正如书中所说:“痛苦可以起到保护作用,持续的抑郁也可以是一种逃避。她躲在痛苦砌成的屏障里可以很安全,不需要面对任何事情,也不需要和外面的世界有任何互动,这样她就能避免受到新的伤害。”

洛莉正是选择了享受痛苦,这样才能保住目前的状态,避免新的问题出现。直到她的心理医生踢了她一脚,她才恍然醒悟。而现实中,不是每个人都这么幸运,会有一个愿意踢你的人。很多时候,我们都自我安慰:“没事,忍一忍就过去了。”真的就是这样?只要你不重视,它就真的不存在了吗?显然不是,“轻视问题是不会帮助你解决问题的,唯一的方法只有接受痛苦,并想办法解决它。”

生活的本质就是变化,而人类的本性是抗拒变化。变化常常伴随着失去,意味着痛苦。正因如此,人们常常说着要去改变,却依然驻足原地。有时候,是不愿意触碰内心深处的疤痕;有时候是不愿意面对脆弱无力的自己;有时候,是不愿意再次卸下伪装,以至于伤痕累累。

洛莉用她和4位来访者的事例,提醒我们:“每个人都会遇到形形色色的问题,心里不要存着侥幸,逃避不是一个好的解决方法。情绪是需要宣泄的,找个人聊聊就是改变的开始。”

这就是心理学为什么用看上去如此无力的方式——聊天,去应对看起来如此无可改变之事。讲述的好处就在讲述本身。就像人们总在说的:“你该找个人聊聊了。”她用亲身的经历践行这个过程。你可以走进当事人的内心,这比阅读任何一个来访者的故事更加动人心魄。你看着她的挣扎、犹疑、试图遮掩,最终鼓起勇气说出来。

“当痛苦终于被言说,人们才能获得最基本的勇气,去看、去感知、去信任。我们才有勇气从对方眼睛里看到自己在做什么,也有智慧去思考为什么做,或者,还存在哪些不同的选择。语言让我们沉静,不急着改变,而是储备时间与能源。交谈让我们接纳自己,接纳自己的痛苦,也接纳我们用来逃避痛苦的徒劳无功的尝试。等做好准备,它会转变成更积极的行为。”

最初,这几位来访者对咨询师都抱着怀疑的态度,顾左右而言他,在一次又一次的拉锯战中,开始认可咨询师的引导,慢慢揭开尘封的伤疤,勇敢地面对自己的伤痛。

约翰,最后讲出了心底不敢提及的伤,同妻子一同接受了治疗,从而回归了正常生活。

朱莉,最后意识到到死亡无法改变,能改变的只有她自己,有限的时间就要做自己喜欢的事。

瑞塔,最后给心上人和孩子写了一封真诚的信,实现了自我救赎,收获了爱情,也获得了孩子的原谅。

夏洛特,最后戒掉了酒瘾,离开了那些和父亲相似的男孩,开始了属于自己的约会。

洛莉,最后也学会了放下。和温德尔告别那天,想抢绿灯过街的她,突然留意到了皮肤上的温度,于是在路边停下了脚步,侧过脸,迎着太阳,让自己沉浸在阳光里。

Part 3——新境

看清楚这个世界,并不能让这个世界变得更好。但可能让你在看清楚这个世界是个怎样的世界后,把自己变得更好。

本书在推广心理咨询方面起到了协助作用,阅过此书,相信你对心理咨询行业也有了全新的认识。好的咨询师就像一面发光的镜子,让来访者在黑夜里也能看清,温暖自己。

在欧美,心理治疗是发展得比较完善的一个行业了,但在国内,大众对心理治疗的认知还有待提高。

国内著名心理咨询师张久祥在《一念光明》中曾提到:较西方人而言,中国人做人做事都是比较低调含蓄的,我们不喜欢外露,比较能够忍受情绪上的折磨,尤其是儒学对我们的影响,让我们有一种比西方人更强烈的病耻感。

现代社会在不断开放,一些曾经私密的话题也不再是禁忌,但我们依旧羞于启齿自己在精神层面的挣扎。我们都希望别人能欣赏自己,为此我们隐藏自己的弱点,忍受内心的煎熬,既渴望他人能懂自己,又不想真实地向他人呈现自己,在这种挣扎当中整得自己疲惫不堪。

其实,展示自己的脆弱,未必就会失去他人的欣赏。心理咨询之所以能起作用,就是心理咨询师在不断的沟通交流中,努力去看清来访者的真实情况,看到他们的脆弱、根深蒂固的行为模式和内心的挣扎,并对其加以引导,使其能真正看到自己的问题所在。

而长期的心理咨询就是一个重新养育的过程,他帮助我们看见过去的创伤,帮助我们理解自己,在一段有滋养的关系中获得安全的依恋,发展出健康的人际关系模式,并且逐渐获得人生的掌控感。

正如洛莉在书中提到:“接受心理治疗的真正意义是为了去体验,体验两个人每周用一个小时建立起来的一些特别的东西。这种体验能让人借此找到生活中其他方面的意义所在。”

大多数心理治疗者,看似表面上是在帮助别人,最终是在疗愈自己。

在心理学上有个概念叫“叙事医学”,简单来说,叙事医学就是讲故事。通过讲故事把医生、病人紧紧地联系在一起,以情说话,带情倾听,用情看病。

如果医生少了谦卑心、怜悯心、同理心,日积月累,最终就是缺少了人性的力量。这个折损的下游,便是医患关系的恶化。所以,当洛莉能够从咨询师切换到来访者的角色,与来访者发生共情,挖掘彼此心灵深处的病痛,谈话本身便是治愈,而每一次治愈,都是完善自我、实现自我价值的机会,也是医者成“师”的必由之路。

德国著名心理学家斯特恩认为:心理治疗的改变发生在两个层面,显性的改变与隐性的改变。显性的改变是获得某种解决问题的方法,隐性的改变则是获得自我的身份认同,也就是“我感”的提升。来访者开始对“我是谁?”、“你是谁?”、“世界是谁?”、“我要过怎样的一生?”这些生命中重要的议题,有了清晰而深刻的认识。

而我们终其一生,要去达到的境界就是:摆脱外界刺激和个人回应之间的必然联系,让自己成为精神自由的人。这种自由的状态,在作者看来就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清醒自律,克制住外界对自己精神世界的干扰,开启井然有序,又自在轻盈的人生。

在本书中,比较有争议的故事是:70岁单身的瑞塔依然相信并渴望爱情,或许,有很多人感觉不解。

对于晚年的爱情,梁实秋曾说:“我只是一个凡人——我有的是感情,除了感情以外我一无所有。我不想成佛,不想成圣贤。我只想能永久永久和我的爱人相爱。人在爱中既是成仙成佛成圣贤。”

面对70岁的爱情,作者洛莉同样给出了动人的诠释:

“即使到了七十岁,你的心还是会像十七岁时一样脆弱,容易受伤,充满渴望和激情——这些因素都依然在对你产生巨大的影响。坠入爱河的人不会老。不管你身心多疲惫,不管你曾经为爱受过多少苦,当新的爱情降临,你还是会感到充满了希望和活力,就像初恋一样。或许这次你会表现得更沉稳,因为你更有经验,更有智慧了,你也知道留给你的时间更少了,但当你听到爱人的声音,或是看到他的来电显示出现在你的手机上,你的心还是会漏跳一拍。黄昏恋的好处就在于人到晚年往往更宽容、更慷慨、更敏感,也更迫切。”

乐观和爱就像生活的解药,要想面对一个新的开始,一个人必须有梦想、有希望、对未来有憧憬。如果没有这些,就不叫新的开始,而叫逃亡。

旧的坏日子已经过去,新的坏日子还在赶来的路上,所谓的幸福就是这两种日子中间的那段时光。

而成长就是你最终发现:对生命而言,接纳才是最好的温柔,不论是接纳一个人的出现,还是,接纳一个人的从此不见。世界上什么人都有,当你能够豁达的面对他们,拥有制怒之力,不再妄想强行改变谁,那将会是自己的新生。管好自己,但行好事,不渡他人。

你可能感兴趣的:(悲伤痛苦,都是人生之花/也许你该找人聊聊 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