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耕不辍,但反响平平”如何破?

我认识一位技术咨询界的大牛,常年笔耕不辍。一边进企业深入现实问题,一边琢磨新技术与产业结合契机,平均以每两年的速度出版一本书籍。

记得有一次在酒桌上,推杯换盏到了大概晚上8点左右。这位老兄看了下表,起身含蓄地表达歉意:对不住,今天推送的文字还没准备,先失陪了。

我环顾了一下在座的几位老总表情先是有点错愕,有的人已经倒满一盅茅台,尴尬地不知道是举起来还是一口闷。片刻后,大家似乎回过神来,突然爆发出一片艳羡和赞叹。

实际上,通过长期的努力,这些文字也为大牛老师赢得非常可观的经济收益,收入模式也变得更加多元。

能照顾到人情世故,自律有原则地精进,并不断拱高个人品牌和影响力。试问普通中年人能有几个做得到呢?

佩服归佩服,大牛作品可读性怎么样呢?

嗯,坦率地讲:可能真的没有几个人能耐心读完。

虽然成文逻辑清晰,但是怎么看怎么像是考前复习笔记资料。在表述习惯上,感觉也是完全懒得照顾阅读的情绪和状态。

虽然大牛老师大约在2013年左右就开始日更公众号,经历了这么多年,大部分阅读量依然停留在数百。

今年开始,他公众号的文字数量大幅增加。每一篇都超过了2000+,平均阅读量却落到更惨的100+。

我觉得他依然有资格任性,反正也不靠媒体更新打赏过日子。

有一种“持续写”只是为了交付社会信用。最终能够集合成册出书,再次反哺个人影响力。

至于满屏都是怼上去的“干货”,这类老大基本态度就是:读不懂?没空解释,自己边查边悟去。

这种做法基本上就是把读者往外推,甚至当成可以转存资料的电脑。
言下之意:“你拷贝不进去资料,是因为你的操作系统太低”。

举两个例子:

A.自以为怼干货派

关于移动互联网时代,B2B企业品牌的推广如何做?可以从两方面。

1.品牌推广

因为品牌推广是真正以客户为中心的营销活动,这是用户最关注的地方,如果企业想把握好在市场里的人气以及知名度,就必须建立一个良好的客户关系......社会化营销作为大趋势,一个企业最重要的就是关注目标客户。

2.利用数据

当用户在浏览网页的时候,每一个行为都会被记录下来。随着现代数字技术的发展和成长,利用CRM、BI、Hadoop工具对用户偏好分析也变得更加精准。可以确定的是,大数据可以让你更加了解你的用户。”

B.娓娓道来派

品牌是什么?

品牌本质上传递的是一种信任,是给了消费者一把刀子:如果我敢骗你,你就用这把刀捅死我。

一个建立品牌的公司,每年都要将大量的成本投入进去,在品牌上持续存储价值,而且倘若品牌只要出现任何问题,消费者都可以通过拨打12315、举报投诉这个品牌。

建立一个品牌可能要5年,毁灭一个品牌可能只要5分钟。

所以品牌递给消费者的是一把刀,正是这把刀让品牌虽然如履薄冰,但只要用户对品牌的信任持续存在,品牌就能持续获得竞争优势。

其实,这两位笔者都是出身技术公司,也是国内最早开始做传统企业互联网转型的商业咨询顾问。
为什么”娓娓道来“派让人更愿意读?
首先,有拓宽认知边界。

说到品牌,并没有陈词滥调”美誉度和知名度“。

而是把品牌转化看成帮助用户做出选择,降低成本的工具。

并且再次转换视角,站在企业端看品牌,把它视为损失不起的沉没成本。

你看,品牌不仅是劈开消费者大脑,放入认知。更多的是因为成本问题,不得已的选择。

另外,更像是”对话“而不是”教导“。

”如果我敢骗你,你就用这把刀捅死我。“ 这一听上去就像是两个人快意恩仇,有情绪、有场景、有角色想象。

而不是单纯的教导企业---来看,做事的标准配方是先放油、盐少许,炝锅、闷煮、熄火、装盘!

大部分区块链领域写作都是”怼干货派“。

从2017年开始,很多人因为李笑来开始了区块链领域的写作。甚至跟李笑来撕破脸的郑以廷、以及好基友老猫都曾持续写作了好一阵子。有些粉丝还照样临摹,创建出了007不写作就出局的社群。

回过头来看,大概3年多过去了。能够真正在区块链领域写出持续数万+的作者,真是寥寥。很多人写着写着,就跑偏变成了投资引导,传销接盘去了。

我一直挺欣赏”闪电HSL“的作者,他能持续写作个人的成长心得。有时候为一个硬盘冷钱包都能碎碎念很久。虽然没法蹭上热点、引导情绪、建立共情。纯粹把公众号当成个人日志写,其实也能够得到一些更务实理智的观众。

区块链涉及的综合知识很多,不少业内人都是理工科出身。难免常踩着写使用说明书的惯性来写科普文章,哪怕是写如何投资赚钱也常会掉进“纯说理,超干巴”的窘境。

可能也正为这样的缘故吧,至今我觉得能够把区块链掰开揉碎,讲给普通人的平台和专栏并不多。倒是往往举一些荒唐甚至离谱的例子,造成南辕北辙的状况却比比皆是。

所以,我对经常转发《火星财经》和《今日头条》散装信息的人,往往敬而远之。

辩驳”这有什么好写的呢?“

在写作过程中,我们经常会觉得这有什么好写呢,太稀松平常家长里短了吧。一心想要写出洞见,写出大观点。结果一打开电脑,马上变成了两眼迷茫,头脑空白。

最近读心理学家李松蔚写小时候父亲杀鸡,印象深刻。

”我还记得小时候,爸爸从菜场买活鸡、活鱼回来,自己杀。我在旁边看,我记得他烧一锅水褪鸡毛。他说:你学着点儿,长大这些事你都要学着做的。.....现在,去超市里买鸡肉,每个部位都切好冷链配送。”

这段话,李老师想说明:

你以为孩子应该掌握的能力,可能很快就无用或者失效了。

你看,这样生活化的场景,其实我们可能都经历过。甚至,压根在大脑内没有留下任何痕迹。

能够及时调取有烟火气的案例,匹配上想佐证的观点是创造共情,帮助实现理解、接受、转发的扎实基础。

从最功利的指标来看,网络撰文最直接的就是阅读量。
没有转发就不可能有商业规模和价值。让用户动情、共情、触发分享是一个写作者必须要面对的现实。

文字如何有温度呢?

其实,我自己就是码字比较“干巴”的人。

自以为是长期输出招商、策划一类的文案造成的表达习惯,让我对细节和情感的描写变得干涸。

直到最近我才意识到,我对情感表达、细节渲染的描写居然是有“羞耻感的”。

大概在小学四年级的时候,我参加了一个计算机培训班。当时windows系统还并不普及。有一天去计算机房,顺手带上了暑假作文本。

有个上了初中的培训班同学,无意中翻开了作文本。正巧那篇习作是对好天气、好心情的命题任务。

我到现在还记得他当时戏谑的表情:“哈哈,还太阳公公,真是够幼稚的。都这么大了,写的作文还只能写记叙抒情文。”

在计算机学习过程中,大家完全是凭借输入的能力和输出的结果来获得老师的肯定和同辈的尊敬。

似乎我在潜意识里,此刻就开始种下了对于抒情式、描叙性、甚至是沉浸场景和细节的笔触的羞耻感。反向也更加肯定,偏重逻辑表述的文章更加理工科,更加高级!

只有面对潜意识里的问题,我想才能有机会发生改变吧。

如果发现自以为字字珠玑的,别人却完全没法顺畅阅读。我们是不是应该好好看看深层次到底是什么问题?是不屑、傲慢、还是恐惧呢?

还有一点,在文字的措辞上也许得更加有觉知。

此文撰写中,常发生的文字替换状况。譬如:“二次传播”被替换成了“转发”,“SOP"被替换成了”步骤“。

在我的写作惯性中,常有很多八股的书面语,甚至不自觉的情况下拽出一些大而不当的概念。现在来看,可能就是虚荣心和分别心在作怪。

其实,往往是最平常、谈话的心态,不要着急想教别人点什么,不要站在宇宙中心呼唤爱,不要表演性人格作祟煽情赚取眼泪,反倒能够输出更有温度的文字,更让人能够共情和信任。

如果你想找这样的范文参考,建议去看看《我爱问连岳》吧。

你可能感兴趣的:(“笔耕不辍,但反响平平”如何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