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可能使人变好,也可能变坏

龙妈

书会让人变化,会不会变得更好呢?

墨西哥毒贩枪杀14名警察

墨西哥有一个城市,这个城市的警察过去是出了名的“混帐”:聚赌、喝酒、不干事,贪污汇款等等,不象话。当地的政府就要改革警察,怎么改革?

就搞了一个警察阅读计划,指定了一批书。每个警察都要领几本书回去,要好好看书。据报纸说,当地的政府表示这个计划非常成功。这些警察原来都是大老粗,但看了一年的书之后,都变得气质高雅,而且执行公务的时候不偏不倚,非常优秀。

比如说一个交警,过去在路上拦你车的时候就直接说:把证件拿出来。”现在就会这样说:“这位先生,打扰您一下,我知道你赶时间,但是您能给我看一看你的证件吗?

读书的确会转化人,可以让你变得更加邪恶,也说不定会让你变得更善良,所以不一定。一些作品在思想上、灵性上的深度使得读书变得很危险,因为它让一个读书人可能比一个不读书的人更邪恶。

书单是不能开的。为什么?因为我们相信所有真正的好书、严肃的书、都能起到改变人的作用。一份书单其实是在规划一个人成长的目标,他的人生变化的方向,所以也是人生的计划。所以,我们凭什么就将一份人生的计划、人生的进程,给一些其他人?那是不负责的。凭什么告诉别人应该怎么做人?应该变成什么样的人?只能介绍一些自己喜欢的书,但一定要强调我喜欢的书绝对不是每个人都适合。

有点俗见一是,诗歌会成为思维中阻碍?诗歌所阻碍的,是辩证思维,是理智。理智是能跨越的思想,是能联系和演绎的思想。诗,它是断言和愉悦,诗不是有规律的跨越,而是毫无章法的主张。一方面,最明显的是,诗意停留在伺服于图像,于经验的瞬间独特性。一种不可靠的思想,一种与非思想无法分辨的思想,是诡辩术。事实上,诗歌可能是诡辩的主要帮凶。诗就如诡辩,是一种非思想,在可能的想法的言语之力下呈现。更深层地看,即便假定或许存在有一种诗意思想或说诗歌算是一种思想,这种思想与感性不可分离,它是一种我们不能向对思想那样分辨或区分的思想。所以说诗篇是一种难以设想的思想。而数学却是那样一种思想,它如思想一般立即被铭刻,它仅在能明确被设想时才实存。

俗见二是,认为读书应该读一些引人向上的书、励志的书籍。一个人读励志的书籍多了都会变成傻子,就是立志立过头了,无论遇到任何困难、任何问题,他就想到要勇往直前、排除万难、不怕牺牲。他没有考虑到,是不是自己错了,是不是一开始自己的决定就有些问题。一个志气太过高昂、太过自信、人生观非常正面的人其实都有一点傻,他会变得对世界的看法很单向、单调,对人生的看法也很单一,就是只从正面看问题。他从来不知道世界的复杂,人生的阴暗。

有机会可以看一些“邪恶”的书。《金瓶梅》有这种效果,但是《金瓶梅》还不够邪恶。今天我们讲性虐待的“SM”的“S”是来自法国的萨德侯爵,因为他是个性虐待大王,他写的书充满着各种不堪入目的情节:人吃人、吃排泄物、轮奸、虐杀,种种你能想象到的最黑暗、可怕的东西他的书里全部都有了,所以他被判精神病,后来死在监狱里。

但是上世纪中期之后,有很多世界级的思想家都非常关注这个人,有人研究他的作品。这个萨德侯爵写书的年代就是法国大革命时期,法国大革命是个什么样的年代?就是全社会都很讲理性。就在这样一个力求理性的年代里面,法国大革命血流成河,人间能够想到的残酷和暴力都在这个最理性的时代同时发生了。

这个时代有伏尔泰、卢梭这些伟大思想家的强调理性的作品流传,但是同时也有萨德侯爵写的那么可怕的书出来,这表明理性是有它的黑暗面的,崇高的理想背后往往就是无尽的血和肉组成的深渊:欲望的深渊。

有时候我们看到一些深不见底的东西会很害怕,但是你又很想知道下面到底有什么?你觉得它在把你拉下去,那是罪恶的。如果一个人很早的时候就意识到人性里面的阴暗、邪恶,知道自己控制不了那种欲望、那种动力,你就会明白人生很不简单、很复杂,世界很可怕、有很多意外、很多我们不能控制的东西。然后你有可能变成性格比较平和的人,至少你不会再犯傻。

所以阅读是一种精神操练,阅读能够改变我们自己,读书不是让人变坏,而是让我们对人性有一个纵深的理解。

因此,我们应该不计较、不避讳一些所谓可怕的书;我们不要去认为精神操练就是让人变好的东西,这不一定。

精神操练只是让我们有所变化,让你成为另外一种人,让阅读、读书去改变自己,让自己变成另外一种人。我们随时随地都还有这种可能:尽管我们未必会变成更好的人,但是改变本身就已是人生的目标。

你可能感兴趣的:(读书可能使人变好,也可能变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