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寒暑假不让办辅导班了,家长怎么办?

进入六月以来,关于校外辅导加强监管的消息不断传来,直到6月17号盛传将试行禁止暑假期间一切校外辅导。一石激起千层浪,有人将其与之前鼓励三胎生育的国家政策联系起来,有的家长甚至到教育部门询问官方说法。且不说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呼唤由来已久,相关措施与社会经济文化各方面发展有怎样千丝万缕的联系,其实家长们眼前忐忑的只有两件事:

1.孩子不上学的时候放哪儿?

2.需要培优或者补差的学业怎么办?

让我们把思路回到若干年前:

放假的孩子可以回老家,或者房前是绿油油的玉米地,或者巷子里坑坑洼洼的石板路,主要是老人帮看着有吃有喝不跑丢;大一些还可以或独自或和兄弟姐妹一起呆在家里,陪伴着薄薄的作业册,几篇阅读,大量的课外书,以及自己攒出来的玩具;还有些心大的家长,让孩子凑在某个临近的同学家里,写写题说说话逛逛街,打扫打扫社区卫生(社会实践作业)……

这些“寄存”孩子的方式之所以慢慢被放弃,主要就是学习问题:没有成年人严加管理,沉重的假期作业无法完成;没有专业的辅导老师,不能利用空闲时间弯道超车,实现成绩由差变好好变更好的美好愿望。

那咱们先说第二个问题。

如果所有的辅导班都不允许办了,家长可能在短暂的焦虑之后意识到:回到孩子目前现实的学习状况,利用自己和身边的资源即可给予帮助。

成绩特别差的,读读单词,背背课文,做做例题(注意是例题),父母无论受教育程度高低,这些基本内容还是认识的;想拔高的,家里家外总能找到个大一些的孩子给讲题,网上原来买了没顾上听的视频课也能帮着答疑解惑;那些两边儿不靠缺乏动力,或者已经心智发育到父母无法管理的,所有关于学习的努力都只能破坏亲子关系,那就算了吧!

现在我们来看两个问题的答案:

1.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可以放在老人家里,自己家里,朋友家里,单位管理宽松的还可以带到办公室隔壁,送到开放的少儿科技馆,没被一刀切的体音美及各种棋类兴趣班,以及专门的青少年夏令营旅行团。

注:学业负担不重的情况下,你会发现可以放孩子的地方很多,而且电子产品的控制也更好实施。

2.家长复习一下孩子课程的基础内容,寻觅身边能给孩子课业辅导的亲朋好友,盘点囤积已久的各种线上线下课,自己或者几家联合聘请私教老师上门服务,学业问题无法沟通和管理的调整方向,鼓励孩子运动、阅读和交友。

注:不超负荷的情况下,学业可以谈,其他方面也可以发展,家庭能够恢复“父慈子孝”的局面。

说到这,大家可能也注意到了,不管政策制定方目的如何,最终家长们都要在孩子的培养方面转变思维。

首先是接受现实避免无意义的内卷。

有的孩子就是擅长学习,不用激励或者稍加引导,就能刻苦钻研一路学上去,甚至学出(国)去,最终成为国家非常需要的高精尖人才;大多数人能够完成基本学业和对世界的初步认知,以各自的天赋和能力从事更多基础工作,社会这方面的需求量更大,因此也足以安身立命。不顾实际情况,被潮流裹挟地拼命争取单一衡量标准中的前面一小撮位置,无论对于个人还是社会,都更大可能是得不偿失。

其次,大人孩子都要记得:健康永远是最重要的。

所谓健康,包括生理健康,心理健康和精神健康。身高,体重,心肺功能,肢体灵活度和自己的年龄相匹配;拥有与外界环境相适应的心理弹性和耐挫力;对信仰、责任、勇气等概念拥有尊重和向往。看看小学校园里越来越多的小胖孩儿,中学生不断出现的危机事件,下班回家只想躺平看手机的年轻人,就知道我们距离这个健康概念还有多远的路!

前不久听到一个很沉重的说法,“所有通向变革的路都是鲜血铺就的。”愿我们在别人摔得很重的地方及时止步,转向更合适的道路。

你可能感兴趣的:(听说寒暑假不让办辅导班了,家长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