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觉醒》体会

《认知觉醒》是一本非常接地气的书,用最底层的知识给我们讲生活中的道理。作者周岭其实也不是什么大咖,他开始写书,也不过是写了半年反思日记再开微信公众号把自己的生活经历分享给大家后,给自己找到了自信才出的书。可以说,作者其实很大程度上不是一个学霸,也不是什么专家,就是一个很普通的普通人,但他能够出书,证明普通人还是能够活得很精彩,也能出书。看书中文章大概能猜测出作者应该有30有余,大胆估计可能已经35以上。我今年22岁,开始接触很多很棒的书籍来丰富自己,精进自己,相信自己能够借他的梯子过得更精彩。


本书题眼:学习是为了改变。


本书开篇告诉我们,我们其实有一个大脑装着三种模式,原始脑,情绪脑和理智脑。作为距离原始时期这么久的现代人来说,我们已经很少很少用到原始脑了,取而代之的是情绪脑和理智脑。但是,情绪脑和理智脑也是分等级的,理智脑比情绪脑更高级。情绪脑只处理眼前的事物,比如你看到“跟着练,一个月瘦10斤”的标题,你内心会有所触动,进而就跟着别人练,幻想自己真的能出奇迹1个月就瘦10斤,结果练了2个星期没有任何效果,你就会想:什么鬼玩意,这不完全没效果嘛,接着就半途而废,又回到那个在电脑屏幕吃着薯片看电影的你。其实这现象很常见,也是大部分人的通病,看到令自己触动的东西,情绪脑就会第一时间接管大脑,让你迅速下判断,然而情绪脑下的判断往往都是短视的,只看到现在,而不考虑未来。这时,如果是理性人,理智脑就会出来抑制情绪脑的武断判断,转而分析问题的本身。“一个月真的可以瘦10斤吗?有科学根据吗?”“如果一个月瘦十斤,那一天就得瘦0.33斤”“健身这东西还能速成的吗?”等等,如果你仔细思考这些问题,你就不会有想要跟着练的冲动了。这告诉我们情绪脑下的决定往往不靠谱。那么我们怎么知道自己是在情绪脑的指挥下下的决定呢?这就要引用一个“元认知”的概念。元认知,就是对认知的认知,思考你为什么会这么思考。就是你遇到一个问题,得出一个答案a,但是你去思考你思考的过程,为什么你会得出答案a而不是答案b?这就是元认知。元认知对我们有很多好处,能让我们做出更好的决策,也能锻炼我们的思维能力。


回到“减肥”的话题,影响你不能减肥的原因除了对问题的认知不足、被情绪脑左右之外,还有什么原因?那就是过于急功近利。作为我们这代年轻人,由于信息过载,很多东西我们都能在网上学习到。这让我们产生一种错觉:原来获取知识如此简单,我随便一努力就能超越很多人。诚然,现在的时代确实很容易获取知识,但是你不知道,知识需要长久的沉淀才能变成自己的能力。我们现在这个社会竞争越来越激烈,每个人都害怕自己被别人所代替(想减肥无非是想吸引异性,不减怕被别的女性抢走),于是想要短时间内掌握各种知识。你实在太想成为“跨界大佬”了,毕竟知识唾手可得,每天学习各种新知识,但是你真的需要这种知识吗?(比如以前我对编程其实不感兴趣,但看到社会都在鼓吹爬虫,我也跟着去学,学了两星期就不想学了,因为看不到效果)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知识需要我们坚持锻炼才能内化成我们的能力。然而你觉得这是因为这个知识恰好不适合自己,然后抛弃这个知识又快速学习另一个新知识……这样时间是消耗了,但获取的总是浅层知识。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你学了很多知识,但依旧过不好一生。你从来没想过停下脚步去思考为什么你需要这个知识,这个知识有科学根据吗?它能给你带来什么改变?只看到别人好像有效果,你就不想落后于人跟着学。“一个月就瘦十斤”这种事情想想不现实,没听过“健身请以年为单位”吗?知道这个底层逻辑你就不会傻乎乎人云亦云,白白浪费这些不必要的时间。耐心,我们这代人太缺乏耐心。


刚才说到我学爬虫经历,除了我犯了“人云亦云”、急功近利的错误外,还有什么原因导致我没学成呢?没有反馈。这也是本书的另一个题眼。想想你减肥失败的最根本原因,不就是练了两个星期没看到效果吗。效果,其实就是一种反馈。刚开始你是满怀热情的进行锻炼,然而两个星期之后你站到体重秤上看到好像没效果啊,于是你就开始重新思考,这视频是不是骗人啊,我再继续下去真的有用吗?我也不过是开始了两个星期,现在丢的沉没成本还没这么大,加上你两星期前的那股热情褪去,你越来越对这个锻炼提不起劲,接着你很容易又回到自己的舒适圈,“为什么要折磨自己呢,好好享受生活不好吗?其实我也不是很胖啦,比我胖的人大有人在”。当你暗自为自己的“聪明”偷笑时,其实这不过是你为自己不努力找理由来自我安慰罢了。其实这两个星期你也不是说没瘦,只是瘦得不明显,和视频说得有很大出入,所以你就停止了锻炼。反馈和延迟满足往往是相辅相成的,你只有坚持过一段较长的时间,你才能获得反馈。学习需要反馈,所以说一开始对某事的思考至关重要,理解一些基本原理和知识,然后给自己设定个目标,端正自己的反馈机制,如果你在学习锻炼途中感到疲倦,就想想:再坚持一段时间就会有反馈了!但前提是这个知识是真的对你有帮助。这个时期是最难熬的,因为你什么效果都看不见,能看到的只有在一直为这个知识努力的自己,但是当你跨过去这个门槛之后,你会觉得世界真的不一样了。在这个过程中,你也同时锻炼了自己的耐心,自己也没这么急功近利了。说说我自己,我以前是非常讨厌写东西,也不擅长写东西,写个几百字就已经叫苦连天。很久以前我是有写过日记,那时听了老师说写日记有好处,我也跟着写起来,但是我不知道我为什么要写日记,写日记是为了得到什么?每天单纯的记录很没意思,很快就放弃写日记了。但是我接触了很多书籍后,发现很多厉害的人都有写日记写反思的习惯。这次目标很明确了,就是在对日常生活的感悟和反思自己的不足,了解一些写日记的底层逻辑之后我又开始写起日记。刚开始日记还是就寥寥几句,没什么有用的信息,也就记录下日常。但是,我有着明确的目标,知道写日记一定会帮助我的,我坚持写了几个月后,逐渐知道该如何写日记。这时反馈就来了,我很清楚知道自己一天做了什么,犯了什么错,我从中得到了什么教训,每天都活得很实在。


反馈,其实还有外在反馈,如果你正在学习的知识坚持下去真的有用,在你感到疲惫的时候,可以用一些外在奖励来“提前”获得反馈,比如奖励自己吃一块蛋糕。


最后引用作者的一句话“真正的学习是反馈反馈再反馈,而不是努力努力再努力”


学习有三个区域,大家应该都耳熟能详,就是舒适区,拉伸区和困难区。设置目标一定要符合“匹配”原则。太简单没挑战没动力;太难,也会把自己的耐心消磨殆尽,最好的目标就是设置在拉伸区往外一点,这样才能体会挑战的乐趣,也不至于问题过难消磨自己的热情。


如何内化阅读?


书中有一个观点其实很触动我。就是只记录能触动自己的知识点。这个其实一开始我也先入为主觉得很奇怪,不记录知识点怎么算是读懂一本书呢。但深入思考我发现,一本书其实有很多知识点,要把所有知识点完全记录是不现实的,因为每个知识点都需要经历时间的磨练,在《习惯的力量》这本书中,我们知道培养习惯不能一次过多,倘若你真的执行所有知识点,最终你会一个知识点都掌握不到。最好的办法是先把触动自己的知识点先掌握,等把它培养成习惯后,再去把其他次要但有用的知识再掌握。


其次,把知识点关联起来。很多知识学了就忘,是因为没有把它们在大脑里联系起来。学到一个知识点,要知道它的局限性在哪,它能适用于什么场景;同样,遇到问题,也要思考,这个问题能用学到的哪些知识点解决。不过这个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需要慢慢去锻炼。但是培养这种知识与问题相互关联的思维很重要。


最后就是行动了。一个人有没有读好一本书,里面的知识只占20%,而只有行动起来,认真践行书中知识,才算是完成剩下的80%。


我们怎么应对信息洪流?


每天大量信息都冲入我们的视野,看到微信上的小红点就忍不住点灭,听到提示音二话不说就放下手头工作端起手机是不是有什么重要信息,然而不过是芝麻蒜皮的事,一天中有很多这种时刻,我们需要专心做一件事情的时候,老是被这种信息打断,而且往往我们开始只是想找一条绳子,最后却牵出一头大象,严重影响我们的效率。且想要再次进入工作状态需要一段时间酝酿(心流),一天如果老是处于这种状态,浪费的时间可不是一分半分。这时,培养延迟满足意识和番茄时钟就很有帮助。


在有消息来的时候,其实“消息来了”这个事实已经发生,你早看晚看其实都一样,该享受的一个也不会少。其次,在做正事的时候设置番茄时间,在25分钟之内强迫自己必须专注,把手机放到不能影响我们的位置。


对于公众号,我们都有一种无法释怀的感觉,觉得关注了就是赚了,但其实是不是有很多公众号发的内容都大似相同?是不是可以择其优而舍其他?我们看的内容一样,但却丢了几倍的时间,这样显然是不划算的(时间上的不划算,与下面区分开)。


其实获取知识并没有划不划算一说,大家看同样的知识点,人生阅历不同,看法也会有所不同,不是说别人看了很多信息自己不看就会很亏,看了信息不思考就是无效信息,只是浪费时间。还不如看一些“精”的信息,深入思考,这样虽然接受的信息少了,但确确实实是自己思考过,经过自己加工转化的有效知识。


其实书中还有很多知识点都挺好的,我只是拿出自己感兴趣的部分出来发表,个中不足也欢迎指正,虚心接受批评。

你可能感兴趣的:(《认知觉醒》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