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回乡

每年清明都会回家乡扫墓,今年也不例外。但是这次回乡就显得冷清许多。即便冷清,我还是将假期呆满。待在乡间,大城市中内心紧绷的弦会慢慢放松,心变得很柔软。

回乡之前,受疫情影响我已经在家办公2个月。长时间在电脑前,自己的颈椎都已僵硬。这情形跟在办公室不一样,在家办公好像模糊了正常工作的时间。我常常睡到早上9点起床,起床第一件事开机上线,然后再是洗漱和吃饭。不像在办公室,会固定时间去走一走;在家里房间中,长时间坐在电脑前,周围没其他人,一直敲击着键盘没有停下来的想法。日子比办公室更枯燥无味多了。

回乡高铁近三个半小时,飞驰的高铁外是满满的春天气息,我脱掉了厚重的羽绒服,只穿着一件T恤也不觉着冷。在高铁上,我刷了不少时间手机,这过程中有一种疲惫感。有一种体验,精力集中在电子屏幕中的各种信息时,就没有回乡的感觉,仿佛我还在大城市中过着平常琐碎的生活。在老家的这几天也是这样,在与亲人聊天过程中,哪怕我什么都不说,就是安静地坐着,自己也有回到家乡的亲切感。但是,只要我打开手机浏览信息,整个人就好像被一种无形的力量从当下的环境中剥离。那一刻,没有空气中泥土的气息,没有叽叽喳喳清脆的鸟鸣,没有清新的空气,剩下空洞的时间流逝。人和环境的距离被手机给拉扯远,感受力慢慢变钝,一下子重回快节奏的生活,有些枯燥与无味。

清明的冷清还受到疫情影响。每年我家都会到两地去扫墓,今年因为疫情管控,公墓关闭,扫墓的活动与往年相比,直接减掉了一大半。清明当天上午,我爸和两个叔叔已经给爷爷奶奶上过坟了,花了一上午清理碑周围的杂草,给墓添上新土。我清明下午才到家,错过了扫墓活动,就好像没过清明一样,有一种空落感。这次清明,我只是在各家饭局中吃吃喝喝,就好像在过一个平常的假期。今年清明也没下雨,没了往年雨纷纷的湿润,这传统的节日也好像少了几分意蕴。今年,我所做的,就是在外公、爷爷奶奶的墓前站一会。扫扫落叶,摆摆祭品,回忆一下以往的记忆中的画面,然后离开。

清明当天看到一段话,很有共鸣:我小时候对于清明节上坟的记忆有点类似于春游,和同辈的兄弟姐妹们爬山玩闹,到时间了会有大人招呼着我去给坟里面素未谋面的先人们磕头,整个流程下来只觉得好玩。等到长大些开始经历生离死别,开始给一些自己痛别的长辈们上坟,心里面不可抑制的会感到悲伤,同时也对家族的传承有了另一层的理解

真得是年龄上来了,才逐渐体会到那种悲伤。毕业工作近两年,我才逐渐意识到自己成熟。这种成熟不是来自于看待事物更加理性、处理事情更加稳重。而是来自,当家国情怀在内心萦绕时,血脉的链接带给心的那份柔软。这份体验,一年可能都不会超过两次,且行且珍惜。

你可能感兴趣的:(清明回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