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习惯读书笔记》D3篇

读书时长30分钟【第三章和第四章】

本书作者:[美]斯蒂芬.盖斯

动力并不可靠,意志力是可靠的

有人习惯性的认为动力是行动的唯一基础

“激发动力”的确是个比“什么都不做”好。但一个人需要长期依靠动力来行动,也许刚开始三分钟热度激情满满,这个激情褪去后?动力失去后呢?不是每一件事情你有了动力就马上有回馈,即使在你的动力下获得了回馈,那后期呢?是否还有动力再次启动?

举个例子,就拿锻炼来说,锻炼的预期效果可能会有三种来源:动力,意志力或习惯。虽然这每一个行为都是动力和意志力结合后的结果,但我们往往会更依赖于其中哪一个?那么。一边努力激励自我,一边对自己说你无论如何都得做这件事(我们失败后总会这样),你不觉得这自相矛盾吗?

意志力是能打败动力的,因此,意志力很可靠,意志力可以被强化,可以通过计划执行的。但是往往当我们做决定的时候也是在消耗意志力的时候。

通常引起意志力损耗的5大主要因素:

1.努力程度(微习惯其实只需非常少的实际努力)

2.感知难度(设立小目标,小到根本不存在过早放弃的风险)

3.消极情绪(排除掉一切不愉快的感觉体验)

4.主观疲劳(微习惯只会引起微量的主观疲劳)

5.血糖水平(微习惯助力事业保留血糖量,葡萄糖是人体首要的能量来源。)

消除以上五大损耗意志力的因素,拓宽你的舒适区:

小测试:假设你现在有一个心理舒适区,把它想象成一个圆圈。

在圆圈里时你感觉最舒适,而圆圈外是你想达到的目标。你可能会看到圆圈外的自己身材变得健壮了、体重减轻了,也许会想象圆圈外的你写完或读完了某本书,也许会看到自己的消极思想更少、更加幸福,或者更常在家做饭,或者看到你感兴趣的一切都在趋于完美。因为这些目标都要在经历不舒适的过程后才能实现,所以它们都在舒适区外。

通常我们在改变时的投入会采取“只要能成功怎么做都行”,这就是我们常常为了达成目标会全力以赴冲刺到舒适区外面,拼命挣扎着想就在那里,但是你的潜意识又会告诉你“有意思,可这么剧烈的变化让我太不舒服了”,然后,当我们的动力和意志力不足以支撑留在在那里时,潜意识就会强迫我们回到圆圈里面。

而微习惯策略就是指引我们走到圆圈的边缘,然后向外迈向一步。这也许是一个相对不舒服的地方'但因为你知道走一步就可以回到舒适区时,所以这个差别并不大。也许前几次你尝试走一步又退回去。因为难度不大你会继续走走着走着你会发现你已经向圆圈外走去了,你的潜意识也在逐渐适应,接下来你的这个圆圈就会拓宽。

你可能感兴趣的:(《微习惯读书笔记》D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