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深度学习:走向核心素养》

而教育的目的,也绝不仅是养成一个个有小情小爱的、抽象的、偶然的个体,而是要造就能够进入伟大的社会历史实践进程的、具体的、社会的人,有历史感、责任感;有担当精神的人。在这样的意义上,可以说,深度学习的“深”,是这样的“深”:它超越生理学、心理学,而达至社会历史实践的深度,它触及学生的心灵深处,与人的理性、情感、价值观密切相连,它要培养的是社会历史进程中的人。所以,深度学习,首先“深”在人的精神境界上,“深”在人的心灵里。

可以说,无论在什么样的时代,通过教学掌握知识;技能,形成高级认知、高阶思维都是理所应当的事。如果仅仅是这些,完全可以由人工智能来替代:可以由人工智能来完成教学的任务,甚至无需教学,直接由人工智能替代这样的教学所培养的人。但是,学生成长的愿望、敏锐的感受力、理性的体验、思想的情感色彩以及为他人为社会勇于承担的责任感和历史感是不能被替代的,而这也正是教学不能被替代的理由。

因此,如何引起学生的理智兴趣,使学习成为一件富有吸引力的事情,如何激发学生全身心地投入有思想、有感情、有创造力的活动,是人工智能做不到而教师不能被替代的部分。因为这里有教师对学生的爱与关怀,有教师对学生成长为一个更好的人的期待以及为此而作出的种种努力。这些是不能被替代的,是不能被程序化、不能被安排的,是虽有缺陷但不断努力变得更好、虽然稚嫩但在努力成长的,是与“人”有关的。深度学习之所以“深”,深在这里,它绝不是“浅”的对立面,它与人的心灵相关,是不能被替代的。

深度学习还“深”在系统结构中、“深”在教学规律中。深特学习虽然表现为一个个教学活动,但这些活动并不是孤立的、一个个的活动,而是存在于有结构的教学系统中的。正如语文阅读教学有精读有泛读,速度有快有慢,山谷有高峰必有低谷一样,学生的深度学习也是一个系统,需要整体把握。并不是每一节课、每一个活动都得“深度加工”,而是要根据教学规律有节奏的展开。依循教学规律,才是真正的“深”。

深度学习不仅要“深”下去,还要“远”开来;不仅要实现当前的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知、形成技能、发展能力,提升思想水平、精神境界,更要培养能够进入未来社会历史实践的主体。

深度学习是教师充分发挥主导作用的活动

如前所述,教学是自觉促进学生发展的活动,而要在短时间内使学生获得较大的发展和提升。如此,学生必然要学习比自身现有水平高得多难得多的内容,还要以较短的时间、较快的速度去学习。

你可能感兴趣的:(读《深度学习:走向核心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