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余秀华

“她将一切写在了诗里,当生活变成了诗歌,依旧鲜血淋漓。

成名之后,接下来的人生虽然有月光在背,却依旧摇摇晃晃。”

                          —《摇摇晃晃的人间》

在诗歌面前,她是余秀华。每一个诗的意象都是她的缩影,也是她本身。

但对于文学,我更愿意尊称她为余老师。

一.我看余秀华

如果用五个词语来形容余老师的诗歌,即“生命力,诗歌,土地,爱,性”。

如果来形容余秀华,那便是“云里写诗,泥里生活。”

几年前知道她,是为了麦加给儿子的一封信,和爸爸一起看《朗读者》。无心插柳,从此开始了解这位诗人。

说诗人余秀华,而不是脑瘫者余秀华,或者农民余秀华。是因为余老师诗篇所蕴含的巨大能量足以让她身上的其他标签黯然失色。乌合之众非议她的过往,她的婚姻,她的身体。但也正是生活予以她的一切,造就了与这个时代不尽相同的诗人余秀华。

图片发自App


很多时候我在想余秀华通透吗。她历经了一个女人能经历的绝大多数苦难,沧桑困苦后,应该能够看破这世间的虚与委蛇。余老师也确实在《人到中年》,发出“我渐渐原谅了人世的凉薄”这样放下执念的一些顿悟诗句。可我仍不觉得她通透,甚至于可以说她对于这世间的苟且没有鄙夷。压在她身上的东西太多,多到接受与自我消化后,没有气力去质疑。更多时候我觉得这是一种命运安排下的妥协了,或者说放弃,她以诗歌来具象这些尘世的情感与矛盾,用一种非漠然的姿态宣泄着孩子似的、却充满欲望的不痛苦。世人或者读者都不应该去同情她,或者指责她。这不是关于值不值得的问题,而是当我们真的去阅读那些文字之后,一位诗人对于生活的唯一期冀,不过是“生命静好,余生平安 在春天的列车上有人为我让座 不是因为我摇晃的身体”,活得通透也好,较真也罢,都沦为了悲春伤秋的娇柔之谈。

图片发自App


那余老师清醒吗。她清醒。这是毋庸置疑的。余秀华认识到“但是我所有的抗争都落空,我会泼妇骂街,当然我本身就是一个农妇,我没有理由完全脱离她的劣根性。”她知道成名后迅速与丈夫离婚意味着什么,但她更清楚这是她改变命运极好的机会。所以,有些瞬间,我甚至觉得这种清醒背后隐藏着一种狡黠的聪明。

余秀华的诗是充满生命力的,是不同于现代文学其他诗人那些由生活细节堆砌,缺少灵魂的文字组合。她创造出来意象产生的巨大共鸣,是任何一个时代都会响应的契合。我曾经在现代诗上从未知晓什么叫做“诗味”,感谢余老师,让我知道这个东西可触,可闻,确实存在。

二.余老师与诗歌

图片发自App


余秀华爱诗歌。不仅仅是写诗这件事,使整个诗歌这个庞大的体系。诗歌于她而言是另外一片天地,她坐在家门口,圈养的兔子蜷缩成雪白的球。她支起一张桌子,在院子里敲着键盘,穿堂风呼然,并没有让她被吹起鬓角下的面庞更好看动人。这一幕或许看起来有些突兀,但陪伴余老师数年。

只有在诗歌创作世界,她可以直面大自己15岁的丈夫,冷静思考这段无爱的婚姻后生而为人的悲哀,柴米油盐驮负着生活不易,唯有诗歌,能让这种钝感能来的迟缓一些。我不知晓创作的过程是会让所有感官更容易消化,抑或只是一个反复咀嚼苦涩的自我伤害。诗歌创作确实改变了余老师的生活,但这永远无法取代苦于常人的前半生,所带来的伤害与煎熬。苦难往往造就高于常人的,对生活的触觉,对疼痛的敏锐。正如《诗刊》编辑刘年说:“她的诗,放在中国女诗人的诗歌中,就像把杀人犯放在一群大家闺秀里一样醒目——别人都穿戴整齐、涂着脂粉、喷着香水,白纸黑色,闻不出一点汗味,唯独她烟熏火燎、泥沙俱下,字与字之间,还有明显的血污。”

图片发自App


这是履历的馈赠,也确实辛辣。

诗歌对于余老师,是很常用的一个意象。我最喜《我摸到他诗歌里的一团白》中的第二节

“而黄昏欺近。他诗歌里的词语有了时辰感

我说不清楚流泪的原因。生病的左手仿佛牵住了他的衣角

隔着山岚与河流

也不知道一团白从何处来,照亮我的眼泪和无辜”

词语的组合信手拈来,然后悄然之间释放出巨大的冲击力。读诗,或者说阅读很抓我的一点,便是:你能在别人的文字的感受到同样的起伏与震撼。“他诗歌”给余老师的“一团白”,也是余老师的诗歌,给我的“一团白”。这种情绪上的惊喜,是我喜欢余老师和她文字的诸多原因里唯一可以用语言表达出来的。

三.余老师与海子

在知乎答主—秋叶的提醒下,不难发现余秀华的诗歌很明显受了诗人海子的影响,她早起的诗歌也大量有海子创造的诗歌意象“姐姐”的影子。《姐姐在远方》的开场“姐姐在远方碰倒了昨夜的月光 你松开了一个人的手 一个劫应声打开”以开阔的笔触,简单勾勒出一张宏大,却又不失细腻的截面。这与海子一贯的手法,以及他的风格无比贴近。脑海里一瞬是海子在《日记》里写道“姐姐 今夜我不关心人类 我只关心你”,二者颇有隔空合唱的世纪对话之感。

同样,余老师对于意象的捕捉是具有强烈画面感和浓厚温度色彩的。《再见,2014》里“我以为还有许多可以浪费的时辰  2014如同一棵朴素的水杉,落满喜鹊和阳光”,扑面而来的气息与海子笔下“面朝大海 春暖花开”同样给予读者满面的炙热与期冀。

图片发自App


查阅资料发现,余秀华有直接向海子致敬的诗歌—《海子在说什么》。不短的诗歌,以对话口吻,小心翼翼却又诚恳认真。余老师以平稳的步调走了绝大部分篇章,唯有最后一句“二十年后 你呀,离题千里”,流露出些许失落。似乎有点睛之笔的意思,但苦于我对海子的了解只囿于较为出名的几幅篇章与生平的些许故事。海子会不会大叹“二十年后,你才是知己”,是后来人对余老师与海子的美好猜想。

四.为什么余老师

图片发自App


我很喜欢的日本设计师川久保玲在月初发声“没有新的,没有兴奋的,所有东西都见过了”。这是时代通病,有点汉代复古的意思。整个社会回首旧的东西,反复吹嘘,来支撑单薄的文化自信。余老师身上有我从未见过的新东西,当然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我的学识仍然浅薄,但我还是狭隘的认为这种耳目一新的感觉对整个当代文学来说,应当也是具有一定别具一格的吸引力的。这也是我选择读书报告写她的原因之一。

在着手写报告之前,我看了某视频网站给她拍的纪录片《摇摇晃晃的人间》。没有多么的惊喜,对于她的生活。因为几乎与她诗篇里的描述不尽相同,也与她对自己的认知几乎没有偏差-农妇。纪录片于2017年上映,已过去近两年时间,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更何况如此。故又去余老师的微博,看她的近况。

生活的确变幻莫测。这几年的迅速成名让她逐渐沉稳下来,《兰州的雪》与《穿越大半个中国去睡你》拥有很明显的高度之差。新作品并非失去了炙热,也不是没了锋芒,是余老师看到的东西越来越多了。故她的笔触,她所观察人世间的角度也逐渐走出了钟祥市的那个村庄。我很喜欢《兰州的雪》,或许是因为在这篇诗歌里的“我”,更拥有能触动我的那种骄傲。这份骄傲不是空穴来风,余老师笔触,在得到了来自于诗歌给予的认可后,一横就是一把白月光。

为什么余秀华?简而言之,因为生命力,因为前所未有,因为变化。


最后,我很认同余老师对诗歌,或者上升到对现代文学的一段说法:

“许多人说我对诗歌是个人抒情,不关心国家社会。亲爱的,关心是要付出的,我们不能在一个高大上的话题上粉饰自己。比如灾难,诗歌有什么用?比如腐败,诗歌有什么用?

诗歌一无是处啊。

但是,诗歌通向灵魂。灵魂只能被自己了解,诗歌不写自己能写谁?”

文学亦然。我从前不懂“百无一用是书生”背后沉重的酸楚,世间万物背后的那些深明大义,无非是爱呀,自由之类的赘述。道理早就被人讲完了,路却依然需要继续被走出来。

所以,不如浪漫一些。做个温柔,清醒的读书人。

参考书目:                                                                 

《月光落在左手上》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余秀华

《我们爱过又忘记》新星出版社 余秀华

《摇摇晃晃的人间》湖南文艺出版社 余秀华

《摇摇晃晃的人间》范俭作品

你可能感兴趣的:(为什么余秀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