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otoshop | 关于「蒙版」

做到能灵活使用「蒙版」,在 Photoshop 软件学习的过程中至关重要。「蒙版」的作用就像是「橡皮擦」,能控制图像的显示范围,不同点在于,橡皮擦对图像是破坏性的,擦除的部分只能通过「上一步」操作进行还原,而「蒙版」则可以通过调整黑白颜色的画笔进行重复调整,甚至可以暂时关闭、删除,保持了原图的完整性。

蒙版的建立,选中目标图层后,通过点击图层面板底部的类似照相机的图标,就可以看到图层的右侧出现了一个白色图层,这是蒙版图层,在上面可通过涂抹黑白色的画笔来控制其左侧的图像显示范围。黑色表示遮盖,比如我在图片图层下方新建了一个黄色的纯色图层,我在图片蒙版的右上角用黑色画笔涂抹(记得要点击蒙版图层),即暂时擦除了图片的右上角,于是该部分显示的就是位于其下方的黄色图层。如果将画笔切换到白色(按 X 键可以切换前/后背景色;按 D 键可恢复至默认的黑白前/后背景色),将蒙版的右上角再次涂抹为白色,那么图像将被复原。

若选中蒙版,按下 Ctrl+I(I 代表 Invert,反转),可以看到蒙版图层的黑白关系发生了反转,于是图像的显示范围也发生了反转。因为蒙版里黑色代表被遮盖,于是蒙版中黑色的部分就显示为图像图层下方的黄色。

我们还可以看到在蒙版图层和图像图层之间有个锁链的图标,它表示这两者被绑定在一起,此时若在移动工具下拖动蒙版,会发现图像图层的位置也同时发生了移动。

点击该锁链,它消失了,此时这两者可以被各自移动。移动蒙版图层(即白色的部分)时,其位置决定了图像的显示范围。

按住 shift 再点击蒙版,会暂时关闭它,再次点击则重新被激活。右击蒙版还有删除的选项。

那么蒙版可以有那些应用呢?有了蒙版的功能,我们就能制造出不同元素之间的空间关系,通过控制显示范围将文字、图形、图像的前后关系进行重设计,这样可以增加设计的趣味性。在各种海报的设计中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手法。

电影《爱乐之城》海报

比如我们可以在图像上方画一个矩形,在没有蒙版的情况下,它是直接位于图像上方的。

若对矩形图层建立蒙版,用黑色画笔涂抹与人像交叠的部分(涂抹的过程中可以经常按 X 键重复切换黑/白色来精细控制涂抹的范围),于是矩形就位于人像的后方。

换一种方式涂抹蒙版,我们可以得到不同的空间关系,比如下面这种。注意这两者在蒙版图层里的区别。

希望这个例子能加深你对蒙版的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Photoshop | 关于「蒙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