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www.dedao.cn/course/article?id=5Mr9mzb36pP4JL5jrAXkWqB2EYNegL
在新的一年马上就要到来的时候,我们应该怎样做好自己的成长规划?
关于这个问题,我想向你推荐一本书,这就是《笔记的方法》。别看书名叫《笔记的方法》,这本书讲的,可不仅仅是怎样做笔记,它更是一套让个人能够快速成长的方便法门。那么,为什么这么说?我们又该怎样用好书中的方法?
今天我们就为你请来一位特别了解这本书的人,这就是《笔记的方法》这本书的编辑丁丛丛老师,请她来好好跟你说一说。
你好,我是得到图书的编辑丁丛丛。今天我来跟你聊一聊,新的一年,如何收获更好的成长。
关于这个问题,《笔记的方法》这本书里有很多实用的建议,其中有一条是我最受启发,也是我亲测有效的,那就是:用记笔记的方式,记录你的实战经验。你可能会问,什么是实战经验?为什要记录实战经验?怎么记录实战经验才能获得更好的成长?别着急,下面我就把这本书里关于这些问题的回答,原原本本分享给你。
什么是实战经验?所谓实战经验,对应的是理论知识,指的是我们在实践过程中收获的有价值信息。
比如,如果你是一位医生,医治病人的诊疗经历,是你的实战经验;如果你是一名创业者,你曾经踩过的坑、做过的决策,是你的实战经验⋯⋯总之,只要你是一个不断做事的人,那么就会有大量的实战经验产生,而它们都值得被你记录下来。
或许你会说,可是我觉得自己的思考不成熟啊,做的事情太简单,自己的实战经验不如书本上、课程里的内容含金量高。毫不夸张地说,这种刻板印象让许多人错失了一座帮助自己高效学习、稳步成长的“金矿”。
让我们先来看看,记录实战经验为什么如此重要。
为何记录实战经验
记录实战经验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它可以帮我们每个人,尤其是知识工作者解决学习和成长过程中的两个典型问题。
先来看第一个问题,热爱学习却进步有限,难以解决实际问题。
《笔记的方法》这本书的作者之一少楠老师,在书里讲了一个故事。他说,几年前他面试过一个印象深刻的候选人,来聊产品经理这个岗位。那位候选人刚一进门,就丢在桌子上一本近两个iPhone手机厚的册子,然后坐下来自信满满地说:“这是我在某网站写的精选内容合集,我在那个网站有上万名粉丝,你可以先看看,然后我们再聊。”
少楠仔细翻了那本册子,发现里面内容虽然很多,但都是对时下热门产品改进的介绍,很少有候选人自己的观点。而当进入结合实际业务的笔试环节时,少楠请他设计一个审核系统的大致模块和业务流程,他呆坐在会议室许久没有给出方案。结局自不必说,他没有被录取。
如果一个人只知道理论而无法实践,那么就和纸上谈兵没什么差别。
其实这种情况在职场中并不少见。我们不能说那位候选人不爱学习,但是,脱离实践的学习是极其低效的。用《笔记的方法》这本书的另一位作者Light老师的话说:“世界上最远的距离,是知与行的距离。理论上,理论和实际是一样的;但实际上,理论和实际并不一样。”
正确的学习姿势,永远是在实践中学习:躬身入局,承担明确的责任,感受切身的痛苦,直面具体的问题。这样做了之后你会发现,要想做成一件事,除了基本的理论知识,还有太多书本上没有的东西需要学习、值得积累。
比如,少楠从事互联网医疗行业时就发现,这是一个新兴行业,政策变化又多又快,要想做好相关产品,一定要研读最新政策文件。虽然它们真的很枯燥,但是如果不读,你就不知道又有了什么新规定,也不知道哪些做法是不合规的、哪些做法是有风险的,等等。重要的是,这些经验只有在实践中才能获得。
当时许多来面试的产品经理或运营,都吐槽平台的问诊流程太复杂,洋洋洒洒讲半天优化方案。从纯粹产品设计的角度来看,他们说的大部分都对,但如果根据《互联网医院管理办法》来审视,就会发现大量漏洞。而那些漏洞大都是缺少实战经验导致的。
因此,你如果热爱学习却感觉进步有限,不妨尝试记录自己的实战经验。你会发现,那些书本上没有的实战知识,是解决问题不可缺少的依据。请记得,我们记笔记不仅仅是为了应对考试或输出文章,更是为了解决现实问题,影响现实世界。
再来看第二个问题,努力工作却看不见成长的台阶,不知道如何积累核心能力。
少楠是学美术出身的,他说,以前画画的时候,一天画五张,上午一张素描,下午一张色彩,晚上再来几张速写。通过这种方式,他每天不停练习,持续了好多年。如果挑出不同年份的作品,他能明显看到不同的变化。
这和记录实战经验有什么关系?仔细想想,我们看完一本书,做完一个方案,怎么知道自己“进步”了呢?其实挺难的。但对学习绘画来说,每张画都是一次“反馈”,我能看到构图、透视、色彩等方面的问题,然后在接下来的一次又一次练习中改进。
从这个角度看,如果你觉得努力工作却没有进步,可能是因为你的工作方法就像是画完画之后立即把画作扔掉,然后开始画下一张。没有存储下来的记录,你就没办法仔细分析并做出改进。
对于今天的知识工作者来说,很多人并没有“画作”可供参照,就像摸黑走路,看不见成长的台阶。而记录实战经验,可以有效解决这个问题。
记录实战经验可以帮我们把原本看不见的成长变得可视化,让我们更明确地知道自己哪里做对了,哪里做错了,下一步该怎么做。Light经常说:推进、巩固、再推进——如此反复,我们就有可能实现可叠加的进步,就像爬楼梯一样,一步一个台阶,而不是每一次都从零开始。
关于这一点,纪录片《徒手攀岩》的主人公Alex就是个典型例子。很多人知道,Alex是一名攀岩运动员,曾在没有任何工具和保护措施的情况下,徒手爬上了高达914米的酋长岩。但大多数人不知道,他之所以能完成这个壮举,背后有一个功不可没的帮手——攀岩笔记。
每次练习攀岩回来,他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记攀岩笔记。我们随便来看几条:
第一段,从左侧一路向上,双腿分开,很安全。
第二段,相信右脚,推重心。
……
第八段,很容易,快速通过。
Alex记录的技术要点,正是我们所说的实战经验。如果没有这些,他就没有复盘的依据;而有了这些记录,他就可以据此做出调整、自我迭代,一步一步成长为攀岩高手。
关于个人成长, Light分享过三种方法。他说,假设有资质相同的三个人,成长方法各不相同。A的成长方法是“理论学习”,B的成长方法是“理论学习+实践”,C 的成长方法是“理论学习+实践+复盘”。那么,A的成长速度一定比不上B,而B的成长速度一定比不上C。假以时日,三个人的境界也一定会迥然不同。
如何记录实战经验
了解了记录实战经验的好处,接下来我们看看,记录过程中有哪些需要注意的要点。
第一个要点是,如实记录,对抗“认知失调”。
人类是最容易欺骗自己的动物。Light写过一篇文章,提到我们的大脑有一种自我保护机制,叫“认知失调”。简单来说,当你有两个认知彼此冲突、产生矛盾时,你会感受到压力、焦虑、紧张和不安。而为了缓解这种压力,你会有强烈的内在动机放弃或改变某个认知,使自己的认知重新调和一致。
举个例子:
假设我有一个基础认知:我是聪明的;
当我做了一个愚蠢的决策,这就和前一个认知产生了冲突;
两个认知彼此冲突,我就认知失调了,我有强烈动机去改变一个认知,以消除冲突;
其中一个选项是改变“我聪明”这一认知,而另一个选项是改变“我做了愚蠢决策”这一认知;
显然,前者更难,让我承认自己并不聪明,需要消耗大量心智成本和情感成本,这可太费力了;
于是我会更倾向于改变第二个认知,也就是,“我做了愚蠢的决策”这一认知被修正为“这个决策其实不蠢”或者“这个决策不是我做的”……
这样一来,我又一次捍卫了“我是聪明的”这个坚定的立场。
你看,虽说认知失调是一种正常的心理现象,但它的可怕之处在于,认知冲突的消解,会自动在潜意识里发生,且总是循着阻力最小的路径发生。甚至在我们还没有任何觉察的时候,大脑就已经巧妙地篡改了记忆,让我们没有机会去面对真正的问题。而及时、如实地记录自己的实战经验,可以帮我们有效对抗“认知失调”。因为如实记下来的文字会成为一种铁证,不容篡改,让我们无从逃避,唯有面对现实。
比如少楠和Light在设计flomo(浮墨笔记)这款笔记软件的时候,一度觉得只需要增加更多功能就能让用户满意,但实际上却发现并不是这样。于是他们就用记录实战经验的方式,记下了当时对错误决策的复盘。
比如:“满足用户需求的时候,不应该盲目做加法,而是要想办法降低复杂度,像是将功能分组或者折叠”;“‘选择多’的产品看起来功能强大,实际上会让用户陷入选择困难,上手成本很高”;“不要轻易改变用户的习惯,哪怕之前是不合适的设计,时间长了之后突然改动,也会引起很多人的反弹”。有了这些经验,他们以后设计产品的时候就不会踩类似的坑,而是在此基础上越做越好。
记录实战经验的第二个要点是,尽量详尽记录每一次重大决策的思考过程和结果。
关于这一点,Light分享过他的笔记系统。他说,在他所有的笔记里,“实战经验”这类笔记最多。他记录实战经验有一个原则,就是详尽记录每一次重大决策的思考过程和结果。
比如,决定是否要写这本书,就是一个重大决策,必须考虑非常多的因素。于是,Light就在记笔记的时候,记录下了做这个决策的思考过程:
我们能否驾驭好这个话题?能否真的帮助到读者?
写一本书的复杂度,和写一篇文章的复杂度,不可同日而语。我们做好准备了吗?
对应的时间成本会是多少? 我们是否有足够的空余时间?
还有哪些其他工作在推进?值得为写这本书推迟其他工作吗?
……
而如何确定flomo 的核心定位和边界,对他们来说也是非常重大的决策。所以,Light也会在笔记里记录关于flomo核心定位的思考。
值得注意的是,当你记录重大决策的时候,除了要记决策前的思考过程,还要记决策后的实际结果,以便对照分析、完成复盘、不断校正、自我迭代。关于如何复盘,是个很大的话题,这里不做展开。简单来说,我们需要通过复盘做到三个要点:
第一,如果结果是差的,能够知道错在哪里,往后如何改进。
第二,不仅要发现不好的进行改进,还要挖掘做得好的持续发扬。如果结果是好的,可以看看是因为做对了什么决策,往后如何继续保持。
第三,特别注意一种情况——虽然结果是好的,但和你的决策并不相关,只是瞎猫碰上死耗子,那就不要乱得意,更不要总结出错误的“成功”经验。就像那个经典的电梯故事:
电梯里有三个人:一个人做俯卧撑,一个人蹲着,一个人跳跃。
到了24楼,有人问他们是怎么上来的。
第一个人说,我做俯卧撑上来的。第二个人说,我蹲着就上来了。第三个人说,我是跳上来的。
其实,他们都是坐电梯上来的。
无论是上面哪种情况,如实、详尽的记录都能帮助你清晰、客观地分辨出因果,然后持续迭代自己,一步步积累出不可替代的核心竞争力。
最后,我想跟你分享的是,在我们每个人的日常工作中,除了工资等收入之外,实战经验也是非常有价值的——甚至我们越年轻,实战经验就越重要。
这并不是什么鸡汤。因为这些经验不但能随着时间积累,还能一辈子跟着你走。就像少楠和Light,他们十多年前刚认识的时候,工资和初入职场的大多数人没什么差别,但一起做项目的经验却弥足珍贵,以至于到今天,那些经验依旧能为他们带来启发和帮助。
所以,无论你在哪里,做什么工作,请记录你的实战经验,这样做不但能让你有更多反思和进步的空间,还能让你持续积累“长在身上”的能力,让你变得更有价值。
好,内容听完了。
在这,也祝你在新的一年里,可以在这本书的陪伴下,积累自己的实战经验,收获肉眼可见的真实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