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消费观念对比,哪种消费观念最适合你

说到消费观,我们对这个问题已经老生常谈了,在这里笔者想说,究竟什么样的消费观才适合现在的我们呢?

笔者在以下文字中做出了分析。

在我们中国古代历史中有这样一位霸主人物“明太祖朱元璋,龙凤四年,朱元璋攻打婺源,久拒不下,在大将邓愈的举荐下亲访隐士朱升以求高计,朱升呈交了这九个字,“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而这个九个字的战略方针为明朝奠定立国之策。

在我国无论是古代时期还是现代老一辈人,都是宁可日子过得紧巴巴的,也不愿浪费一块钱的优秀品质,不过随着年轻的一代人的成长身上的品质却逐渐发生了变化,大多数年轻人都认为应该活在当下,并且所有薪资收入都愿意使用在提升生活品质中。

首先笔者给大家先给大家分享一则小故事,

故事中主人翁是美国一位65岁的老人在美国贷款买了一套房,花了三十年时间终于把房贷还清了,而这个房子她住了40年。而我们另一位主人翁中国的一个老人在她65岁的时候她终于全款买了一套属于自己的房子。看到这里是不是引起了我们的思考呢?

其实这就是两个国家人民不同观念的本质差别,中国人更愿意花自己手上的钱,因为可以带来安全感,而美国人更愿意透支消费。在消费和储蓄方面,中国人和美国人生活方式更是两种极端。

中国人爱储蓄那是在世界上闻名的,尤其是现在家中还有老一辈的人体会的,会更加深刻一些而为了省钱,老人家宁愿多花时间,让自己受苦。也不愿意花金钱为自己买方便。并且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居安思危”这四个大字的意识深刻影响着我们的消费观点,并且我们更愿意把大部分的收入储存起来以备不时之需。

但是大家都知道,美国刺激经济的主要手段就是鼓励消费,通过前一段时间的新闻报道,大家都知道通过这次疫情美国的信贷体系已经严重的影响了美国经济。“今天花明天赚”的这种过度消费的方式,不好的一面已经体现出来了而这种消费观已经成为美国主流消费观,并让人们从意识中过度消费,从而造成了高比例的消费能力,最后也就是成了“所谓的月光族”。

当然笔者以上阐述的不仅仅只是消费观念的差别,而且还有就是连赚钱观念也不太一样的,这里有一家跨国企业,公司中如果美国人工作6天能把这个月的生活费赚到,那么他们绝对不会工作7天,而反观我们中国人,是近可能的多赚一个小时,就绝对不会少赚一个小时,根据这种情况笔者想说这个根本问题的因素,就是其文化差异所导致的,从而演变成了人的潜意识消费观中潜移默化的改变。

而美国人崇尚快乐的生活方式,并且大多数人都认为,不是你有多少钱就有多幸福,而且钱够花就行了(当然笔者这里说的够花是能支付的起日常生活开销)。而我们中国人当然也崇尚快乐的生活方式,我们大多数人都认为财富和自由才能提升生活品质,如果能在提升生活品质的同时让自己快乐,那也是不错的选择。如果能二选一的话大多数人会选择前者。体面的收入和高品质的生活显然对我们吸引更为重要。

但是随着中国历朝历代的古文化思想,中国人所理解的幸福是“人必须经历苦难,苦难显然已经成为了幸福的源泉”。居安思危,忆苦思甜,有备无患,防患未然,未雨绸缪,这些成语都是描述着我们五千年中国文化所来带的智慧,在平时这种文化可能不会引人注意,可是一旦发生苦难时,这种文化所带来的好处就体现出来了正所谓一句老话“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但是大多数美国人的观点“都是今朝有酒今朝醉”,而有媒体根据这种观点对其进行了街头采访最后得到的数据表明,每十个美国人就有7个人是没有存款的,这是多么可怕的数据啊,并且接受采访时,他们都认为,每天开心快乐的生活就是幸福,而且据笔者了解到美国是唯一一个把幸福写进宪法的国家,所以他们真是把幸福快乐看的比什么都重要。

当然随着时代的变迁岁月更替,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也越来越高了,所以有些消费观念也逐渐发生变化,而年轻一代的主流消费观念分成两种,“理性消费和非理性消费”,理性消费就是在有能力购买消费的时候比较节制,大多会选择生活必需品和日常用品等,而非理性消费就跟美国消费观念很像,但也有着一些区别,而大多数非理性消费的人群,会选择与自己收入能力不成正比的产品,来进行购买如果资金不够了他们会透支明天的钱并向著名的一些APP透支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升各种消费观念人群也越来越多,而作为比较传统的笔者还是更愿意让自己有点积蓄,这样能让我踏实一点更来一些安全感,不过当然在购买大件物品上我还是会选择贷款,毕竟这样能让我提前享受到它给予的幸福感,当然如果我能完全负担的起月供,那么提前享受不是更好的选择吗!

如果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在评论去留下你喜欢的消费观,我们一起来探讨下哪种消费观适合现在的我们

如果喜欢这篇文章请点下关注


你可能感兴趣的:(中美消费观念对比,哪种消费观念最适合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