虫虫鸟育儿笔记:孩子乱发脾气,我该怎么办?这3招要学会!

文 | 虫虫鸟

中午吃饭的时候,看到她的衣袖老是在桌面上扫来扫去,今天早上刚换的衣服,再这么扫一扫,估计不出半分钟立马全是污垢。我忍不住拉了她一把,没有想到这孩子对此反应极为强烈,立即大叫“啊——”我说“吃饭的时候你的衣袖要注意点,不要弄脏了。”她条件反射式地回应“好烦啊。” 我愣住了,没想到她居然对我的干涉这么反感。

我其实也挺委屈的,明明我没有做错事,为啥这孩子有这反应?还对自己的妈妈这么粗暴?我愣住了半响,这个半响我快速地掐掉了自己对娃这种反应的负向评价念头。我告诉自己“我是有能力通过正向的方式来影响改变这娃的。”

半响后,我笑了。“是好烦呀。我也感觉特烦。”我说。听我这么说,她也笑了。

看她抵触情绪消解,我开始给她非正式地说刚刚这件事。

妈:对于刚刚的事情,我想解释下,你愿不愿意听?

娃:啥解释啊?

妈:我刚刚直接拉你袖子,确实挺烦的。也难怪你反应那么强烈。我刚刚想提醒你的是“刚刚换的外套再扫来扫去就脏了”,你是知道的,你面前的餐桌很多油污。

娃:哦。

妈:因为担心你的衣服弄脏,妈妈肯定会忍不住要去提醒你。你不想妈妈这么“烦”你对不对?

娃:是的。

妈:那为了避免妈妈烦你,是不是可以吃饭的时候戴上袖套?

娃:好的。妈妈你帮我找副袖套吧。要那种宽松一点的啊。(我娃一直不喜欢带袖套,她老觉得袖套伸缩带嘞着手腕难受,平常都会拒绝佩戴的。)

然后我给她戴上了袖套,这顿饭的氛围再次恢复到轻松愉快。

给这件小事做个小结:

01

娃的情绪如洪水猛兽,唯一可疏导的就是“共情”

关于共情,我一直在努力践行。之前写过的很多育儿笔记中或多或少会提及到。

其实我很想对自己说的是:父母的共情能力,是需要长期持续修炼,如果可以,就把“共情”变成习惯性反应。你永远不知道,娃的情绪什么时候就会到来,什么时间点会瞬间被点燃爆发。尤其是青春期的孩子,2岁左右的孩子,他说发脾气就发脾气,说哭就哭,说闹就闹。

孩子不能处理好自己的情绪,他把情绪包袱丢给了父母,他冲父母大喊大叫大哭大闹,结果父母不仅没能帮她把情绪包袱给卸货,反而又塞给了孩子另外一个更重的情绪包袱,想想这时候的孩子会怎么样?结果肯定不尽如人意。不仅影响到双方的情绪,更会影响彼此的亲子关系。与其把事情导向一个更坏的结果,还不如来一波共情。

共情挺难,努力持续去做。在自己情绪到来时能够按下暂停键,能够不断暗示并相信自己——“我还可以用最简单正向的方式来解决掉目前娃的这个问题”。

02

说千遍“不要……”,不如一句正向行为指令

心理学中有个著名的实验叫“不要去想粉红色的大象”。实验结果就是“越告诉自己不去想粉红色大象,就越会满脑子都是粉红色大象”。越要控制自己不去想,就越容易想。

为什么呢?因为人的大脑总是首先对更具象化的事物更容易识别并快速反应。“粉红色的大象”是具象的,而“不要”却是抽象的,相比于“不要”,人其实更先想到的是“粉红色的大象”。所以当我们要求孩子“不要乱动”“不要乱涂乱画”“不要写作业咬手指甲”“不要玩橡皮擦”……  偏偏父母说了那么多的“不要”,孩子却一个劲地忍不住地“我就要”。

与其说那么多“不要”,倒不如给孩子一个正向的行为指示。把“不要发呆”换一换,换成“来,我们先读一读题”;把“不要咬橡皮”换一换,换成“我们把橡皮放放好”;把“不要乱涂乱画”换一换,换成“桌子颜色有点难看,妈妈给你找张纸,我们把他们都画在纸上”……

03

“但是”一出口,前面所有努力都白费

当我们对孩子说“但是”的时候,我们并不会觉得这有啥不妥。

换个场景,假设是职场,假设是上级来找我们谈话。他温柔地说了一大堆你的好话,然后他话锋一转“但是——”。“但是我希望你能做到及时汇报……”“但是这个事情,你还需要注意的是……”“但是我希望你能充分调用身边的资源,身边的同事……”

感受到这些场景下上级的真实用意了吗?可能上级也是好心好意,为了照顾我们的自尊,他还在前面铺垫了那么多,说了那么多好话,但实际上,我们所有的注意力可能都会放在“但是”后面那些话,哪里还顾得上去站在上司的角度去对他的“好意”有所感激?

同样的道理,孩子也一样。当我们“但是”说出口,孩子的注意力也一定是在后面的,因为后面才是我们要说的重要,是我们要表达的要求他做到的事情。

我还是蛮庆幸的,自己今天做到了避免说“但是”。对比下下面这两句话:

第一句:“被人突然来拽袖子,确实挺烦的。也难怪你反应那么强烈。但是你真不应该那么不讲卫生,这会把衣袖弄脏的。”

第二句:“被人突然来拽袖子,确实挺烦的。也难怪你反应那么强烈。其实我刚刚想提醒你的是“刚刚换的外套再扫来扫去就脏了”,你是知道的,你面前的餐桌很多油污。”

以上,共勉!

你可能感兴趣的:(虫虫鸟育儿笔记:孩子乱发脾气,我该怎么办?这3招要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