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德避暑山庄七十二景诗

中国历史名诚承德避暑山庄七十二景诗

乾隆三十六景诗之29.(2)

千尺雪位于避暑山庄文津阁南,为“乾隆三十六景”第二十九景。

诗前小序:

    吴中寒山千尺雪,自赵宦光疏剔之后,脍炙人口久矣,然未免籍人工。山庄之内,有溪如建瓴,置屋其间,泠然洒然,喷薄之声隐岩阶,泛潋之光翻月户。盖塞地无亩平,因其时而导之,吸川溅沫之势,有不必以千尺计者,独喜其名,固名轩。非云慕蔺,聊志因王。

诗文:

问雪有声声亦有,矮屋疏篱簁风后。

无过骚屑送寒音,那似淋浪喧户牖?

何来晴昼飞玉花,玉花中有声交加。

人间丝竹比不得,似鼓云和之瑟湘灵家。

雪来千尺亦其素,乃宫中商胜韶頀。

道之则来讵巧营,即之则虚堪静悟。

跳波喷沫纷潺湲,赴壑一泻更复还。

借问盈科放溟海,雪色檐端雪声下。

秋水之中有六鳌,岂必学彼任工钓竿把?

陡意春月临句屋,寒山疏剔传凡夫。

听雪信美,未可云久驻。

今来不假人力,而得突过之仙区。

于焉弃虎跑之石泉,却惠山之竹垆。

谢南国之虚声,守北地之故吾。

清风明月,苍山碧湖。

虽旷古而无闻,欣始遇之迥殊。

注释:

1.湘灵:贞元十四年(798)与白居易产生感情。湘灵是著名诗人白居易的恋人,与白居易曾写作的《长恨歌》、《长相怃》的创作初衷有一定关系。

2.韶护sháo hù:亦作“ 韶頀 ”,汤 乐名。出处是《左传·襄公二十九年》:“见舞《韶濩》者。” 杜预 注:“ 殷汤 乐。” 孔颖达 疏:“以其防濩下民,故称濩也……韶亦绍也,言其能绍继 大禹 也。”一说, 舜 乐和 汤 乐。《文选·王屮〈头陀寺碑文〉》:“步中《雅》《颂》,骤合《韶》《护》。” 李善 注引 郑玄 曰:“《韶》, 舜 乐;《护》, 汤 乐也。”后亦以指庙堂、宫廷之乐,或泛指雅正的古乐。 汉 桓宽 《盐铁论·论菑》:“盖 越 人美蠃蚌而简太牢,鄙夫乐咋唶而怪韶濩。” 唐 元结 《欸乃曲》之三:“停桡静听曲中意,好是云山《韶濩》音。” 宋 陆游 《次金溪宗人伯政见寄韵》:“读君长句还增气,俗耳那闻《韶頀》声?” 金松岑 《文学上之美术观》:“夫不朽无如金石,相感莫如音乐,斯盖艺术之鼎彝,词林之《韶濩》矣。”

3.盈科yíng kē:

①水充满坑坎。②喻打下坚实基础。

出处

《孟子·离娄下》:“原泉混混,不舍昼夜,盈科而后进,放乎四海。” 赵岐 注:“盈,满;科,坎。”

唐 刘禹锡 《刘氏集略说》:“五达之井,百汲而盈科,未必凉而甘,所处之势然也。”

明 王守仁 《传习录》卷上:“为学须有本原,须从本原上用力,渐渐盈科而进。”

4.溟海míng hǎi:

①是神话传说中的海名。

《列子·汤问》:“终北之北有 溟海 者,天池也。”

    晋 葛洪 《抱朴子·广譬》:“登 玄圃 者,悟丘阜之卑;浮 溟海 者,识池沼之褊。”

②大海。

    汉 袁康 《越绝书·内传陈成恒》:“ 越王 句践 稽首再拜曰:‘昔者,孤不幸,少失先人,内不自量,与 吴 人战,军败身辱,遗先人耻,遯逃出走,上栖 会稽山 ,下守溟海,唯鱼鳖是见。’”

    唐 高适 《同群公出猎海上》诗:“层阴涨溟海,杀气穷幽都。”

    唐 刘禹锡 《浙西李大夫述梦四十韵并浙东元相公酬和斐然继声》:溟海桑潜变,阴阳炭暗熬。仙成脱屣去,臣恋捧弓号。

唐权德舆《酬陆四十楚源春夜宿虎丘山对月寄梁四敬之兼见贻之作》:雄词鼓溟海,旷达豁烟霄。营道幸同术,论心皆后凋。

    清 顾炎武 《天津》诗:“内以辅神京,外彻溟海际。”

    清 屠兆麟《苇蟹图》题跋:“自从溟海横行后,阅遍清流与浊流。”

③指沙漠。

    唐 崔湜 《塞垣行》:“疾风卷溟海,万里扬砂砾。”

    本诗喻雪海。

5.秋水qiūshuǐ:

①秋天的江湖水,雨水。

  《庄子·秋水》:“秋水时至,百川灌 河 。”

  南朝 齐 陆厥 《中山王孺子妾歌》:“岁暮寒飇及,秋水落芙蕖。”

  唐 王勃 《滕王阁序》:“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宋 王安石 《散发一扁舟》诗:“秋水泻明河,迢迢藕花底。”

  清 王士禛 《樊圻画》诗:“芦荻无花秋水长,淡云微雨似 潇湘 。”

  峻青 《黎明的河边》:“你听,哇--哇--,秋水下来就是这么响。”

②比喻明澈的眼波。

  唐 白居易 《宴桃源》词:“凝了一双秋水。”

  元 赵雍 《人月圆》词:“别时犹记,眸盈秋水,泪湿春罗。”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宦娘》:“今日箇蹙损春山,望穿秋水。”

③比喻清朗的气质。

  唐 杜甫 《徐卿二子歌》:“大儿九龄色清彻,秋水为神玉为骨。”

  宋 苏轼 《次韵王定国得颍倅》之一:“仙风入骨已凌云,秋水为文不受尘。”

  赵细琼 《木兰花慢·题词》词:“怎秋水文情,春山媚妩,都属氤氲。”

④形容剑光冷峻明澈。

  前蜀 韦庄 《秦妇吟》:“匣中秋水拔青蛇,旗上高风吹白虎。”

  《京本通俗小说·西山一窟鬼》:“剑横秋水,靴踏狻猊。”

  元 王实甫 《西厢记》第一本第一折:“万金寳剑藏秋水,满马春愁压绣鞍。”

⑤比喻明净的镜面。

  唐 鲍溶 《古鉴》诗:“曾向春窗分绰约,误回秋水照蹉跎。”

⑥琴曲名。

  元 耶律楚材 《弹秋水》诗:“信意弹《秋水》,清商促轸成

6.六鳌:神话中负载五仙山的六只大龟。相传渤海之东,有一深壑,中有岱舆、员峤、方壶、瀛洲、蓬莱五山,乃仙圣所居之地。然五山皆浮于海,常随潮波上下往还。“帝恐流於西极,失群仙圣之居,乃命 禺彊 使巨鼇十五,举首而戴之。迭为三番,六万岁一交焉。五山始峙而不动。而 龙伯 之国有大人,举足不盈数步而暨五山之所,一钓而连六鼇,合负而趣归其国,灼其骨以数焉。於是 岱舆 、 员峤 二山流於北极,沉於大海,仙圣之播迁者巨亿计。”事见《列子·汤问》。

7.勾吴:商末周初,泰伯,仲雍为让王位托採药 为由而奔荆蛮衡(横)山梅里,传播周人较先进的文化技术,使当地千余户荆蛮归附,泰伯成为部落首领,自号勾吴。

8.

疏剔为shū tī:意思是清理剔除。

宋·苏辙《民政策上·第五道》:“臣闻近代以来,天下之变备矣。世之君子随其破败而为之立法,补苴缺漏,疏剔棼秽,其为法亦已尽矣。”

9.乾隆皇帝和竹

乾隆皇帝曾六次南巡,每次都到惠山,与惠山有着深深的情缘。在惠山,乾隆最为关注的是听松庵竹炉山房的竹茶炉,以及历史上题咏竹炉的《竹炉图咏书》画卷。出于对竹炉山房的偏爱,乾隆在北京、天津、承德等地仿惠山竹炉山房建造了十多处竹炉茶舍。

乾隆游无锡,最欣赏听松庵竹茶炉及《竹炉图卷》

乾隆十六年(1751年)春,乾隆帝第一次南巡。二月二十日上午,乾隆驾临惠山,游寄畅园、惠山寺、二泉等处。其中,乾隆最为欣赏的,莫过于竹炉山房的竹茶炉及《竹炉图卷》。说起这两物,乾隆早已知道。因在一年多前,他就派向导官努三、兆惠到南巡途经之地察访,详细调查风景名胜及文物情况,一一向他奏报。无锡竹炉山房的竹茶炉及书画卷——《竹炉图咏》,乾隆已牢记在心。御舟刚到扬州,乾隆就迫不及待地命取《竹炉图卷》观赏。到惠山后,他在寄畅园、惠山寺游览之后,便在竹炉山房休憩,太监为他用竹炉、二泉水烹茶,乾隆饮后觉得十分惬意。惠山寺竹炉,系明洪武二十八年惠山寺住持普真(字性海)请湖州竹工编制,结构精巧,形如仙家乾坤壶。性海用松枝烧煮二泉水泡茶,招待文人雅士,一时传为佳话。竹炉及《竹炉图咏》传到乾隆时,已近400年。乾隆为此写了一首《汲惠泉烹竹炉歌》,其中有这样的句子:“高僧竹炉增韵事,隐使裴公惭后尘。”高僧竹炉,指明初惠山寺住持性海所制竹炉。裴公,是镇江金山寺的裴头陀,即传说中的法海和尚,历史上非常有名(真实的法海是一位不畏艰险、拾金不昧的高僧)。

  乾隆离开无锡时,将竹炉带走,携至苏州。鉴于竹炉终须归还,遂命苏州工匠仿制了两只,然后将原炉发还惠山寺。     惠山竹炉的“真面目”

 那么,惠山竹炉到底是什么样的呢?沙无垢先生曾有专文《竹炉遗韵》介绍:惠山竹炉原物已不存,北京故宫博物院今存有乾隆仿制的一只。实物外方内圆,高12厘米,宽18厘米,四柱直径各1.5厘米;炉芯为陶土,内径7厘米,上罩铜质垫圈,炉口长方形,3×4厘米,亦护以铜套;竹炉底板镌乾隆御笔诗及跋:“竹炉匪夏鼎,良工率能造。胡独称惠山,诗禅遗古调。腾声四百载,摩挲果精妙。陶土编细筠,规制偶仿效。水火坎离济,方圆乾坤肖。讵慕齐其名,聊亦从吾好。松风水月下,拟一安茶铫。独苦无多闲,隐被山僧笑。乾隆辛未春,过听松庵,见明僧性海所遗竹炉,命仿制并纪以诗。御题。”(原文无标点。)跋之后,钤御印圆、方各一。沙先生文中还谈到,无锡也仿制有一只竹炉,藏于惠山寺。

  乾隆在仿制竹炉上的题诗,题为《仿惠山听松庵制竹茶炉成诗以咏之》。这是在第一次南巡回銮到惠山时所作。过长江后,在苏北境内,他在船上命侍从用竹炉煮茶。在《舟行三十首》绝句中,其十九首咏无锡惠山碧山吟社,末两句是“偶泛梁谿寻剩迹,竹罏第二试茶槽”。“竹罏第二”是指仿制的竹罏。回京后,他特地在玉泉山静明园为仿制竹炉建了竹炉山房,并多次作诗咏之。在乾隆十八年作的《竹炉山房》诗的序中,他写道:“南巡过惠山听松庵,爱其高雅,辄于第一泉仿置之,二泉固当兄事。”并在《咏竹炉》诗中赞美竹炉:“惠山传雅制,嶰谷饬良材。古拟蟠夔鼎,华羞翠羽罍。”

  以后,乾隆在南巡游惠山时总要到竹炉山房,在竹炉上用二泉水煎茶,翻阅竹炉图卷,在卷上题诗,其中有多首题咏竹炉之诗。乾隆南巡有关无锡的御制诗有98首,其中以竹炉为题的有21首,诗中提到竹炉的则达27首,占四分之一左右。

诗前小斋解释:

    乾隆十六年(1751)年,乾隆南巡,见苏州寒山别业明代赵宧光山园中千尺雪的瀑布,动静皆宜。后于京城西苑、蓟县盘山静寄山庄和避暑山庄先后仿建,同名千尺雪。现只剩遗址。它是将山溪引至山前,利用落差,造出“悬流喷瀑”、“寒光四射、洒然晴昼玉花”效果,此景是以瀑布取名,以声取景、听景的典型杰作

释文:

    雪下的有声音吗?说有即有言无则无。矮下的房子和稀疏的篱笆风雪后被盖住。没有过错的雪花送来寒意。不象下雨那样击打窗子。白天黑夜飘来雪花。雪花和着风声加杂在一起。世上的管丝乐器是比不上它的美音的。象云中鼓声和着湘灵的琴瑟那样美妙。雪下的很厚还是那样素洁。那种美妙的乐律超过舜汤之乐。那是怎么来的太巧妙了。所以只有静静思考才能明白其中道理。那雪象波浪击出白白的水花一波一波。深壑被雪复盖高过两边。溟海里的水大,小小的沧海弯坎怎么挡住。选择石料建设房轩使之更漂亮。雪在檐头边上落下。秋水中有六大鳌鱼。应该学习那些钓鱼人随便去钓。在秋季临寒钓鱼应该有特殊的情怀。吴中寒山洗刷的那么干净被人传颂。小孩看到听到下雪是那么的抒心。云彩早就驻满天空雪刚刚下大。没借用人力使山川大地成为仙景。所以象虎奔那样跑到石泉。在温室里喝那泉水沏出的竹炉美茶。感谢南方那水那美炉香茶。守在北方我的故居。那清风明月,苍山碧湖,虽旷阔而又古老,默默无闻。太高兴刚遇到的那特殊的境象。

李建力手墨

你可能感兴趣的:(承德避暑山庄七十二景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