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我们这一代,从一出生就有来自各个方面的“鞭策”。还没到入学年龄,不少家长就已经在幼儿园门前讨论给孩子报学前班的事情,怕孩子上了小学跟不上。
上学之后,又有学校早已制定好的课程表,让你从早到晚都有事干,稍有调皮或是懈怠,老师和家长总是高度紧张地批评或是纠正你。
即使到了寒暑假,家长之间互相激励攀比,以及在老师的引导下,给孩子报上比平时更满的补习班或者兴趣课,尽量不让孩子在家闲待着浪费时光。
2
我就是这样一路长大,来到了传说中幸福的彼岸——大学。在这里,曾经萦绕在你身边的提醒和鞭策统统消失。
因为住在宿舍,家长顶多从电话里得知你的一二。大学的课堂,你可以光明正大地把手机拿出来玩耍,听课全凭心情。经常没有作业,即便有,你也可以选择抄袭或者不写。再加上每个月的零花钱可以自由支配,基本上我们都是“说走就走的吃饭喝酒看电影”。
我们曾经花在那一张纸课程表上的时间,如今可以肆意挥霍;当初害怕的考试,现在只要临时挑灯夜战就好;那些困扰我们的声音,瞬间,安静了下来。
3
我一度以为,每个人都和我差不多,在大学里过着随心所欲、漫无目的的生活。即使期末考试排名出来了,我排在很靠后的名次也不担心,因为没有人会怪责你。
看到那些成绩遥遥领先的同学,我还自我安慰地认为他们只是比我多花了一些时间在学习上,我要是愿意这么做我也不会差。
还有那些从一入学就争当班干部、社团主席、部长的人,我更是觉得毫无必要,既要承担责任又要花时间,有时候还吃力不讨好,何必呢。
我刚入学时,也凭兴趣参加了一个摄影社,但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就退出了。原因是我觉得这个社团每周都给成员布置文字、摄影、创意等各个方面的作业,完成这些作业对我来说真是太花时间了。
4
就这样,我浑浑噩噩地上到了大三,很多事情开始脱离我想象的轨道。比如那些成绩一直遥遥领先的同学,他们凭借优异的成绩单和三年来积攒的竞赛成果,接二连三地获得名校的保研资格;
任劳任怨,默默为班级或是社团付出的学生干部,已成为了组织和领导能力超强的人才,再加上工作中结识的人脉,即使没有被行政保研,也会被学校推荐到优秀的公司企业;
那些在自己感兴趣的领域热情而坚持的人们,逐渐成长为该领域的“大神”,不少摄影高手早已可以靠拍写真赚取可观的生活费,思维活跃的文学爱好者凭高质量的文稿获得变现,乐于与人沟通交友的同学也开始筹划着申请学校创业孵化中心的第一桶金……
而我,不仅没有拿得出手的成绩单或是竞赛荣誉,连实习履历也是一片空白。我终于意识到,原来事情并不都是我想象中的样子。
5
为了未来找工作的时候不那么捉襟见肘,大三下学期时我开始尝试实习。在我的积极行动下,终于通过学院的通知群找到了一份还不错的实习,职位是一个经济研究院的新媒体部助理。
那段时间,为了平衡上课和工作,我必须两头跑。我常常是上午上完早课就跑着去坐公交车赶到研究院,或者是上午在研究院工作,中午连饭都来不及吃,赶回学校上下午连堂的课。
好几次,我忍不住在车上累得睡着了,但一下车,我就给自己鼓劲,一定要保持清醒。
也是从这个学期开始,我才明白其他人在别人看不见的地方默默付出的努力,履历上每一条经历或是荣誉,都是靠自觉和付出得来的。
如果你不这么做,继续自以为是地挥霍时光,那么在人生的转折处,你就拿不到通往更高更好的平台的通行证。
6
上了大四以后,我更加珍惜上专业课的时光,即便是我不喜欢的课程,我也要求自己少玩手机,多记笔记。
即使我把剩下的这几门课考得再好,我的综合成绩也不会提高多少,但我这样做,至少可以课后不用再多花时间去复习这些内容,期末考试前也不必手忙脚乱地担心挂科。我可以在实习的时候,安心完成该做的工作,汲取更多的经验。
有时候,我在睡前会静静地反思,为什么自己早一两年没有明白这些道理,为什么自己一直自以为是当井底之蛙直到现在?假如能早点过上没有人鞭策但却自律的生活,如果能在这样自由的时光里坚持一份兴趣爱好,或许我不至于像现在这样常常无奈地回头看。
7
我之所以会写这篇随笔,是因为前天我去学校图书馆听了一场经济学题材的报告。去之前,我以为并不会有很多人去,应该只有像我这样已经快要毕业的大四学生才有闲心去听。
讲座当天我还提前了十五分钟到现场,可是我刚进报告厅的门就被现场的状况惊呆了!这个可以容纳两三百人的会场竟然已经座无虚席,并且还有很多人站在过道上、坐在窗边上,拿着纸笔静静地等待着教授的演讲。
那一刻,我内心受到了强烈的震撼,我就是一只蛙,一只井底之蛙,一只坐井观天的井底之蛙,用了四年才跳出这个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