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酷说老子》第一章合集(8~12)道可道,非常道(致达之道)

原文:道可道,非常道。

(道可以致达,但致达之后就不是永恒之道)


《酷说老子》第一章(8)道可道:真理,你只能接近,但无法完全掌握。

1、

“道可道”后面的这个“道”字,一般都被解释为“言说”。意思是:

“道可以说出来,但说出来的就不是永恒之道。”

然而,其实“道”除了“言说”之外还有一个含义,什么含义?首先,第二个“道”是动词,这毋庸置疑。就好比“目”字,本来指眼睛

但如果说“吾目之”“目”就变成了“看”的意思。

同理,“道”本来指路,路是走出来的。那么“道”作为动词的时候,就包含了“走“或者”到达”的意思。所以这个“道”另外一个的含义应该是:

“致达。”

你这么说有证据吗?当然。

2、

比如《论语•为政》里有一句话

“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翻译:用政令来治理百姓,用刑法来整顿他们,老百姓只会追求避免受到惩罚,却没有廉耻之心;用道德引导百姓,用礼制去同化他们,百姓不仅会有羞耻之心,而且有原则,有品格。”)

那么请问,孔子口中的这个“道”是什么意思?显而易见,孔子所说的“道”,其实就是“使人民走上某一条道”的意思。说得再通俗一点:

“道之以政”指的是让人民“走”上法律路线;

“道之以德”指的是让人民“走”上道德路线。

所以,孔子口中的“道”,所表达的正是“使其致达”的意思,即:

“使老百姓致达于某种规范之中。”

3、

再举一个例子,《尔雅·释宫》曰:

“一达谓之道路,二达谓之歧旁,三达谓之剧旁,四达谓之衢。”

【翻译:“一达是道路,二达是分岔路,三达是三岔路,四达是十字路。”】

显而易见:

上面所谓的“达”,十分明确的指出道路的功能就是“到达”,或者叫“致达”

所以后来,许慎在《说文解字》里沿用了《尔雅》对“道”的解释曰:

“道,所行道也。从辵[chuò],从首。一达谓之道。 ”

所谓的“辵”,就是“走之旁”,代表“走”“首”即是“头”,也就是“引领”。

意思就是

“道,引领你从脚下走向远方。”

如果说的在形而上一点就是:

“道,引领你从此岸走向彼岸。”

那么到此我们就明白了,无论是孔子口中的“道”,还是《尔雅》和《说文解字》里的“道”,无疑都表达的核心意思其实就是四个字:

“使其致达”

因而“道可道,非常道”就还可以翻译成:

“道,可以致达。但致达之后,道就不是先前的永恒之道了。”

套用一句古语就是

“道可求而不可致。”

用我们现代一句话表达就是:

“真理,你只能接近,但无法完全掌握。”

4、

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道”致达之后,就不是永恒之道了呢?

我们不妨用一个比喻来解释:

“道”就好像是雾,你从远处放眼望去,大雾漫天。但当你真正走进雾中,雾反而会消隐于视线。因为此时的雾,已非你先前眼里的雾了。

所以,我们无法站在雾外去观看身在雾中的自己,就好像鱼无法从陆地去观看自己在水中的样子。

5、

那么这究竟是为什么呢?我们不妨从三个层面来探讨。

第一,世界本身;

第二,人类本身;

第三,人类认识世界的过程。

本期先讲到这里,下一节,我们将展开论述。



《酷说老子》第一章(9)霍金:人类竟然跟鱼缸里的金鱼没有任何的区别?

1、

上一节我们谈到,要从三个层面来探讨为什么“道”致达之后,就不是永恒之道”了。

第一,世界本身;

第二,人类本身;

第三,人类认识世界的过程。

我们先谈第一个层面,我先说结论:

世界本身就是不可靠的,不是百分之百精确地呈现在我们眼前的。

这可不是我一个人的主观臆断,而是物理学家的客观结论。2010年霍金推出了他的第三本科普著作《大设计》,在第三章的开头便提出了一个千古悬问:

一群金鱼被养在圆形玻璃鱼缸里,他们看到的世界和我们所处的世界,哪一个更真实?

2、

他为什么会这么问呢?很简单:

由于在金鱼的世界里,光进入水以后发生了折射。在我们看来,一个物体不受外力影响,是做直线运动的。但在金鱼的眼中,它是沿着曲线运动的。如果金鱼足够聪明,那么,金鱼也可以在它们的世界里总结出一套物理学规律。虽然这样的规律对于金鱼缸外的人类来说,根本就是胡说八道!

但是问题来了,我们怎么能确定:

人类不是在一个更大的,无法观察到的圆形金鱼缸里呢?

那么,霍金的这个反问有没有科学道理呢?

答案是:有。

为什么我敢这么肯定呢?因为在2017年的时候,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的天文台(LIGO)宣布了一项震惊世界的发现:

他们实实在在的探测到了宇宙中的引力波。

这个发现对人类历史有多重要呢?我说一个数据:

全世界各国的953家科研机构的3674名研究人员,为了这个发现,联合撰写了一篇综述引力波被探测到的论文。所以,2017年8月17日,我相信以后会成为全世界共同纪念的日子。

3、

那么什么是引力波呢?关于这个问题我会在《酷说老子》第二十五章中做一个比较详细的介绍,在此处我就简单的叙述一下。首先,引力波是爱因斯斯坦在1916年就提出来的一个概念,他认为:

引力发生作用的速度,等同于光速。(光速:每秒/30万公里)也就是说,光虽然跑的贼快,但引力完全可以追得上它。换句话说:

即使是光也会被引力所牵制。

我们可以想象一下:

一个天体的引力如果突然变化,变大或者变小,会发生什么?没错,必然会使这个天体周围的光线随着它的引力像波浪一样起伏,从而产生引力波。所以引力波还有一个形象的称呼,叫“时空的涟漪”

但是,爱因斯坦的这个推测一直没有被证明,只是猜想而已。直到2017年8月17日才被公布证实,科学家们正巧碰上了1.3亿光年以外有两颗中子星相撞合并,然后质量突然变大,引力也突然暴增,再然后“引力”拉着“光线”一起跳舞,这个场景就被科学家们用精密的天文学仪器给给抓了个正着。

4、

引力波的发现,证明了一百年前爱因斯坦理论是完全正确的,也证明了霍金在十多年前的猜想完全是科学的。

也就是说,亿万光年以外的恒星所发出的光线,在到达地球的过程中,或多或少会遭遇到一些质量巨大的星球,甚至是星球的相撞,然后会发生一定的弯曲,所以光线抵达地球的时候,走的并不是完全直线,而是弯弯绕绕的曲线。那么这就意味着:

我们所看到的亿万光年之外的某些恒星的位置,是有一定偏差的。我们就好像圆形鱼缸里的金鱼一样,所看到的,只是扭曲了的世界。

原来,我们人类跟鱼缸里的金鱼本质上没有任何的区别!霍金的意思其实就是,人类一直都受到物理世界的局限,所以永远无法看清这个世界的本质。

换一句哲学用语就是:

人类无法看清“道”的本来面目。

就像道家的一部著作《关伊子》所言:

“不可析,不可合,不可喻,不可思。惟其混沌,所以为道。①”

5、

归根结底,“道”是一种超越人类思维以外的存在。而思维本身是无法度量思维以外的事物的,就好像你无法拽着自己的头发离开地面。

《道德经》说白了,就是老子本人拽着自己的头发离开地面的一次尝试。

所以他写道德经是极痛苦,极不情愿的。如果不是关尹喜死皮赖脸,软磨硬泡,老子才不会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写什么“道可道非常道”

6、

好,这是第一个层面:

世界本身就是不可靠的,不是百分之百精确地呈现在我们眼前的。

那么第二个层面又是怎么回事呢?我们下一节继续论述。

【参考资料】:

1、《关尹子》又名《文始真经》共一卷,传说是关尹喜所作,实际成书年代不详。



《酷说老子》第一章(10)五官:眼耳鼻舌身▬如何变戏法欺骗你?


原文:道可道,非常道。

(道可以致达,但致达之后就不是永恒之道)

1、

我们谈到,要从三个层面来探讨为什么“道”致达之后,就不是永恒之道”了。

第一,世界本身;

第二,人类本身;

第三,人类认识世界的过程。

上一节我们讲了第一个层面:

世界本身就是不可靠的,不是百分之百精确地呈现在我们眼前的。

那么第二个层面又是怎么回事呢?我还是先说结论:

人类本身也是不可靠的,因为人类的五官无法做到百分之百精确地客观地认识外部的世界。

比如德国的大哲学家康德(1724-1804)就是《道德经》的一名忠实读者①,他提出过一个可能是受老子启发、在哲学史上非常有影响力的观点:

在现象世界之外,有一个永不可能被认识的自在世界——“物自体”(也译:自在之物)②。

他认为,现象世界,也就是我们所感觉到的世界,只是“物自体”在人类先天的头脑和感官过滤之后所呈现出来的样子,并不是真正的世界。

2、

我们不妨一项一项来探讨:

㈠:视觉

你眼睛看到的颜色,就是事物的本来颜色吗?不一定吧。

我们都知道,眼睛之所以能看到事物是因为有光线,而所谓的光线只是光反射的波长不同而已。人眼的可见光是在紫色的390nm(纳米)到深红色的760nm(纳米)之间。超出这个范围,我们就等于是睁眼瞎。

比如说我们无法看到紫外线、因为紫外线的波长低于390nm(纳米);我们也无法看到红外光,因为红外光的波长高于790nm(纳米)

为什么你看到一棵树是灰色或者白色,而在鸟的眼睛里,树却披上了一层紫色?因为鸟能够看到紫外线,而你看不到。

3、

其实不仅飞禽跟人看到世界有差别,人与人之间同样会有。

你看到树叶是绿色的,但在绿色盲者的眼睛里,树叶可能是黄色的;

你看到苹果是红色的,但在红色盲者的眼睛里,苹果可能是灰色的。

那么请问,飞禽、普通人以及色盲谁看到的才是真相?

4、

还有,不仅人与人之间眼里的世界有差别,而且同一个人在不同的心情状态中,看到的世界也不同。美国弗吉尼亚大学的一项研究表明:

面对同一座山的山坡,当你身心疲惫,体内缺乏葡萄糖的时候,山坡看起来就会变得很陡峭;而当你精力充沛,体内有丰裕的葡萄糖的时候,山坡看起来就会没那么陡峭。

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的另一项研究也同样表明:

情绪会改变大脑视觉皮层的功能和作用,从而改变人们所看到的东西③。

比如说,当人们心情愉悦时,视觉皮层能够处理更多的信息,看到的世界就会全面而丰富;但如果被坏情绪包围,人的视觉灵活性就会下降,眼里的世界就会变得狭窄而单调

那么请问,同一个人在两种心情下,看到的哪一个世界是真的?

5、

㈡:嗅觉

你鼻子闻到的气味,就是事物的本来气味吗?不一定吧。

首先,当你闻到屎的气味,一定觉得臭不可挡!但是狗闻到了却香不可言,几个屎壳郎闻到了甚至要打一架来抢!那么请问,谁闻到的才是真味?

其次,科学研究已经表明,人的心情会影响嗅觉。根据美国威斯康星麦迪逊大学研究人员的一份报告显示:

当人处在焦虑状态的时候,即使屋子里本来是中性的气味也会变得刺鼻难闻④

比如说,研究人员邀请了12名志愿者参加了一个实验。先是让他们闻了几种中性的气味,他们普遍都觉得:

这些气味都是中性的,柔和的。

但是,当研究人员给他们播放完车祸和战争这些场景的图像之后,让他们再次辨别一开始那几种“中性的气味”时,他们却普遍认为:

这些气味是臭的,刺鼻的。

这是为什么呢?研究人员用核磁共振仪扫描了他们的大脑后发现:

由于志愿者的紧张和焦虑,他们大脑中跟嗅觉有关的脑回路跟情绪相关的脑回路产生了交织。也就是说,在某种程度上,人的情绪可以对大脑的回路进行重组。

那么请问,同一个人在两种心情下,嗅到的哪一种气味是真的?

6、

㈢:味觉

你舌头尝到的味道,就是事物本来的味道吗?不一定吧。

首先,青蛙就爱吃蚊子苍蝇,猫头鹰就爱吃腐鼠死肉,哪一个你能吃得下?同样的道理,我们爱吃的西红柿炒鸡蛋青蛙和猫头鹰它们谁能吃得下?那么请问,谁尝到的才是原味?

其次,科学研究同样表明,人的心情会影响味觉

当一个人处于焦虑和抑郁的状态时,体内的血清素肾上腺素水平会降低,这两种激素水平降低,会使人的嗅觉变得迟钝和麻木,比如对甜味、苦味酸味的敏感度会低于正常人正常状态下的自己⑤

那么请问,同一个人在两种心情下,尝到的哪一种味道是真的?

7、

㈣:听觉

你耳朵听到的声音,就是世界本来的声音吗?不一定吧。

科学家有一个估计,动物们使用的声音,人类能听到的还不到10%。我们都知道,人类的耳朵只能听见频率在20~20000赫兹的振动波。

而狗的听觉灵敏度是人类的十几倍,低于20赫兹和高于20000赫兹的声音,狗都能听见,我们却一无所闻;地震之前会散发出小于20赫兹次声波,猫,蛇、老鼠,鸡鸭鹅等等都能听到动静,我们却充耳不闻;还有大象之间也是用低于20赫兹的次声波进行联络和发布号令的,我们人类不要说学习大象,就算是站在大象旁边,也听不见它们的语言。

所以即使在同一个地方:

我们觉得是万籁俱寂,可能对于其他动物来说是欢歌如潮;我们以为是众声扰攘,可能对于其他动物来说是寂寞如云。

那么请问,谁听到的才是真声?

再者,医学研究表面,人的心情会影响听力

当人长期处于压力和焦虑状态下,会影响机体神经体液调节的动态平衡,造成内耳毛细血管挛缩,阻碍内耳血液供应,使得听力下降和迟钝。在情绪高度激动的刺激下,甚至可能导致精神性耳聋⑥

那么请问,同一个人在不同的心情下,听到的哪一个是世界的真声?

8、

㈤:触觉

你身体感受到的事物属性,就是事物本来的属性吗?不一定吧。

比如同样是一杯热水,有的人只能用手拿起几秒钟,有的人却能一饮而尽;

地球上有一种生命力特别顽强的小生物叫水熊虫,体长还不到一毫米。它既可以在沸水中来去自如,也可以在冰雪里悠哉游哉。最高纪录是在151摄氏度的高温中存活几分钟,在零下272摄氏度的低温中存活八小时,而且还能死而复生。

水熊虫这种生物无论是生活在南极北极还是赤道,都没什么区别,因为这种小小的温差对它来说它根本就没什么感觉。

那么请问,人和水熊虫谁感受到的才是世界的真温?

9、

而且,不仅人和其他生物的触觉感受有差别,人的心情也会影响、甚至塑造触觉。马尔克斯在《百年孤独》这部小说提到:

奥雷连诺第一次看见巨大的“冰块”时,内心充满了紧张和兴奋,结果摸上去的第一感觉竟然是“烫手”。为什么寒冷的冰块会“烫手”?很简单,这是奥雷连诺的心情和心理预设决定的⑦。

换句话说,如果我们的主观意志足够强烈,是完全可以改变触觉感受的。不要以为这只是小说,其实在现实生活中屡见不鲜,甚至每天都在上演。比如说医学研究就表明:

患者在手术后的恢复期的疼痛感,跟心情的好坏有关,心情好就痛感小,心情焦虑则痛感加剧⑧⑨;再比如拔智齿的时候,医生只要说几句正能量的暗示语,就能够有效缓解病人的疼痛⑩。

在农村里长辈给小孩子拔牙的时候更绝,先用细绳子拴好门牙,然后拉在手上,摆好架势,但就是不用力。故意讲笑话给孩子听,趁孩子的注意力分散的时候,突然手一拉,牙齿就“不翼而飞”了,而且孩子完全感觉不到一点儿疼痛。原因在哪?

就在于他的主观意识走神了,所以痛觉才会瞬间失灵!

那么请问,人在注意力不同的情况下,那一种感受是世界的真实属性?

10、

那么好,经过前面对人的五种感官(眼耳鼻舌身)的探讨和分析,我们发现,人的五官本质上就是五个江湖大骗子,我们只要活着一天,就无时无刻不受着它们的愚弄和戏耍。

而且它们五个背后还有一个叫“主观意识”的大哥坐镇指挥,随时调整和修改着我们对外界的感觉。就像《西游记》当中的如来佛一样,将我们内在的真如本心死死地压在“五官山”下,永无澄明之日。

所以康德认为:

人类正是由于受心灵先天主观意念的影响,所以对万物的认识总会在一定程度上被扭曲,而且永远无法校准。

也就是说,他的“物自体”跟老子所说的“道”一样,是无法被人类准确地认识的。

一句话,人类本身不可靠。既然世界不可靠,人类本身也不可靠,那么我们人类认识的世界的过程可靠吗?我们下一节论述。


【参考资料】:

1、康德看过《道德经》译本的证据是:①✦他在1794年发表的《万物的归宿》中认为斯宾诺莎(1632~-1677)的泛神论亲近自然的思想与老子的思想有关,说明康德对老子的思想必定有过了解。不过,尚没有证据表明斯宾诺莎看到过《道德经》,但康德的分析和比较反映出西方哲学理论对《道德经》的关注。②✦康德在《论历史》中有一段说:“老子称道的“上善”在于“无” ,这种说教以“无”为“上善”,也就是一种通过与神格相融合、从而通过消灭人格而取得自我感觉消融于神格深渊之中的意识。中国哲学家为了具备这种状态的实感而把自己关闭在暗室之中,闭眼不看经验而一味沉思他们的“无”的概念,这的确是一个随之而瓦解了他们的理解力,使所有思维自身都趋于终结的概念。”

2、康德《未来形而上学导论•先验的主要问题•第一编•附释二》

3、《神经科学杂志》,2009年6月3日,29(22):7199-7207;doi:10.1523/JNEROSCI . 5387-08.2009

4、压力焦虑会让你感觉周围变臭[J].药物与人,2014(2):6-6.

5、Kerri Smith, & 李文庆. (2007). 情绪改变味觉——味觉能够准确描述引起抑郁的化学原因. 科技英语学习, No.315(03), 14-16.

6、王瑞云, 李群欢, 吴军, 梁海慧, 方向佳, & 郑春红. (2019). 突发性耳聋患者的精神心理特点分析. 广东医学院学报, 037(004), 478-481.

7、马尔克斯《百年孤独•第一章》

8、冯瑾, & 陈素华. (1999). 患者术后疼痛与焦虑情绪的相关性分析. 护理学杂志.

9、李敏, & 史清秀. (2009). 开胸术后疼痛与焦虑情绪的相关性分析.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30(019), 2442-2443.

10、王丽娜, 轩玉宏, 杨婕, & 李英英. (2017). 正性暗示语言缓解智齿拔除术患者的不良情绪和疼痛感效果观察. 国际精神病学杂志(01), 179-181.



《酷说老子》第一章(11)困扰物理学界的“测不准定律”原来是一个哲学问题?


原文:道可道,非常道。

(道可以致达,但致达之后就不是永恒之道)

1、

我们谈到,要从三个层面来探讨为什么“道”致达之后,就不是永恒之道”了。

第一,世界本身;

第二,人类本身;

第三,人类认识世界的过程。

前面我们已经论证了两个层面的谬误:

首先,世界本身就是不可靠的,不是百分之百精确地呈现在我们眼前的。其次,人类本身也是不可靠的,总是蒙受感官的欺骗。

那么第三个层面,人类认识世界的过程可靠吗?我们依然先说结论:

人类认识世界的过程同样是不可靠的,我们无法通过一种手段,可以百分之百精确地认识这个世界。

2、

我们不妨来看几个例子,首先是物理学界,众所周知,量子力学的创始人之一海森堡曾在1927年的时候提出一条“测不准定律”,也叫“不确定原理”,并于1932年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

这条定律说的什么呢?简单来说就是:

一个微观粒子速度位置不能同时被人精确地测量出来。

为什么这条定律如此震撼物理学界呢?因为人类一直以来都有一个绝对谬误的观念:

我们以为一个物体的速度和位置是可以同时测量出来的,比如说一辆行驶在铁轨上的火车,我们既可以精确地测出它的速度,也可以精确地测出它的位置。

但是,这只在宏观的世界里成立,如果放在微观的物理世界里,恐怕就不适用了。

3、

那原因是什么呢?因为我们观测事物靠的是眼睛,而眼睛需要借助一个必不可少的工具。

没错,就是光。

在宏观的世界里,阳光照射到火车上,火车再把光线反射到我们的仪器里和眼睛里,然后我们就知道了火车的速度跟位置。问题的关键在于:

“阳光”这种东西,它照射到火车上并不会对火车的速度位置造成影响。

但是在微观的世界里,你要想观测一个极其微小的粒子,那么你必须用专业的仪器叫:

射线显微镜。

射线显微镜需要不断地向这个微观粒子发射光子,(光子是阳光的最小单位,相当于宏观世界里的光线)然后光子再反弹到人的眼睛里,这样我们才能观测到粒子的状态。其实宏观世界微观世界观测的原理是一样的,只不过把“火车”换成了“微观粒子”,把“光线”换成了“光子”

4、

这时候,问题就出现了:

由于微观粒子光子是同一级别的微小存在物,所以当光子发射到粒子身上的时候,就会对粒子的状态造成干扰。

我们可以把电子微观粒子想象成两个乒乓球:

假设微观粒子在不远处的一条轨道上运行我们为了观测它的速度和位置,于是把一个光子发射到它的身上。这时候会发生什么?

没错,微观粒子的运行速度会发生变化。而且,我们发射光子的频率越快粒子受到的干扰就越频繁,那么相应的,粒子的速度就越变化多端,越不能确定。相反的是,这个微观粒子的具体位置,相对越精确。

比如我们每秒钟发射10个光子,那就等于是每0.1秒就能从微观粒子的身上弹回来的一个光子,那么我们当然就能比较精确地知道这个电子的具体位置。

所以,发射光子频率越快,微观粒子的位置就越确定,速度就越不确定。

5、

那么反过来操作也同样成立,当我们发射光子的频率越慢粒子受到的干扰就越少,那么粒子的速度就越能够确定。但是相应的,微观粒子的具体位置,就相对越模糊

比如我们每10秒发射1个光子,那就等于是每10秒才能从微观粒子的身上弹回来的一个光子,那么下一个10秒之内,我们就无法精确地知道这个电子的具体位置。

所以,发射光子频率越慢,微观粒子的速度就越确定,位置就越不确定。这就是海森堡所提出的“不确定原理”,这个原理告诉我们:

我们观测事物时所使用的工具,必定会对被观测的事物本身造成影响所以我们观测到的不是百分之百的客观事实。

即使是我们宏观世界里同时观察火车的位置速度,其实也不是百分之百精确的,只是其误差极其微小,不影响我们的设计和使用,所以没必要较真而已。

6、

其次,海森堡的“测不准定律”并非是物理学界独有的规律,放到生活中来看,也无处不在,无处不有。随便举个例子:

假如你洗澡的时候,想精确测量一下浴缸里热水的温度,你会怎么做?你会把一根温度计放入水中。可问题是温度计本身的温度洗澡水的温度是不一样的,当温度计被放进水中测量的时候会发生什么?

没错,整体的水温变低了(因为温度计是凉的)要知道哪怕浴缸里的水只是降低了亿万分之一摄氏度,你测出来的数据也不是百分百准确的,不是水本来的温度。这就是生活中的“测不准定律”

7、

第三,其实“测不准定律”也不仅仅只是物理学界生活世界里的定律在生物学界也同样存在,只是换了一个名字,被称为“观察者效应”。什么意思呢?简单来说就是:

我们人类在观察某些生物现象的过程中,也会对被观察的生物造成影响。

比如早在1886年,一位美国的昆虫学家就向《科学》杂志报告了他在实验室里看到的奇怪一幕:

雌螳螂在和雄螳螂交配的过程中,会吃掉雄螳螂的头

这一现象在当时引发了许多生物学家的热议,尤其是被法布尔写进名著《昆虫记》后,“螳螂食夫”几乎成了全世界生物学界的共识。那时候的生物学家们都想当然的认为:

雄螳螂是为了繁衍后代而牺牲自己,这是自然机制进化出来的一种伟大的父爱。

但是,事实果真如此吗?直到1984年,又有两名科学家做了一个实验才证伪了这个谣言:

实验人员事先把雌螳螂喂饱吃足,然后离开实验室,留下一部摄像机纪录。结果令人惊讶——在三十场交配中,居然没有一场出现“螳螂吃夫”现象。

而且,他们首次拍摄到了螳螂之间复杂而又神秘的求偶仪式:

“雌雄双方翩翩起舞,互传眉目,整个过程短则十分钟,长则两小时。”

这两位科学家认为,以前人们之所以频频在实验室观察到螳螂食夫,主要原因是:

在人类直接观察的条件下,失去了“隐私”的雄螳螂会受到一种无形的压力,因而没有去营造良好的交配氛围,而举行求偶仪式恰恰能消除雌螳螂的恶意。所以,一场没有感情基础的交配,再加上实验室里的雌螳螂经常处于半饥饿的状态,当然会有很大概率吃掉冒犯“她”的雄螳螂。

后来的一些生物学家也发现,如果是在野外,除非雌螳螂过度饥饿,否则几乎不会发生“吃夫”现象,而且雄螳螂也并非甘愿充当食物,只是交配完跑得慢而已。

所以,我们人类在观察一些生物现象的时候,经常会对生物本身造成影响,只是我们没有察觉,还误以为自己看到的是就是真相。

谈到这里,你可能会好奇,“测不准原理”在人类社会存不存在呢?我们下一节解密。



《酷说老子》第一章(12)爱因斯坦:如果蜜蜂消失,人类只能生存4年?


原文:道可道,非常道。

(道可以致达,但致达之后就不是永恒之道)

1、

上一节我们谈到,在物理学界、生活世界和生物界都存在“测不准定律”,那么在人类社会存不存在呢?

答案是,存在!

不过,就好像在生物界的“观察者效应”一样,在人类社会里,“测不准定律”的表现被称作霍桑效应。别误会!霍桑并不是一个人名,而是一家工厂的名字,怎么回事呢?

原来在1924年~1932年,美国一家电器公司的霍桑工厂进行过一次长达九年的管理学实验研究。带头的是哈佛大学的教授和团队,他们试图通过改变工作环境里的各种条件,找出工人生产效率最高的方法。

怎么样?听起来是不是一个十分完美的计划?结果令研究团队没有想到的是:

工人们无论在哪种工作环境下,工作效率都会稳步提升,没有什么太大的意外变化。基本不受光线强弱、休息时间长短以及周围温度高低等等因素的影响。

这是怎么回事呢?研究者们百思不得其解,只好亲自去找工人谈话,一问之下,才恍然大悟。工人们很朴实地说:

“我知道你们在做研究啊!”

真是一语惊醒梦中人!原来工人知道他们在做研究,意识到自己一直处于被观察的状态中,所以内心里会激发出一种由衷的自尊和责任感,从而自发的配合他们在各种工作环境中完成了实验。也就是说:

当一个人知道自己被关注的时候,会本能的调整和改变自己的行为,这就是霍桑效应。

所以,在社会中研究人类和在实验室里研究螳螂,二者并没有本质上的区别,都会造成某种程度的误判。

2、

你可能会说,我们研究人类和螳螂的时候可以悄悄放上摄像头,不用研究人员在场,这样所研究出来结果不就既客观又准确了吗?这个观点初听起来很有道理,但是转念一想,就会发现问题,什么问题?问题在于:

当研究人员不在场的时候,人就真的可以完全百分之百的脱离被观测的主观感觉吗?当研究人员不在场的时候,螳螂真的可以完全百分之百的脱离“观察者效应”吗?

我们先说人,马克思早就断言过:

“人是最名副其实的社会动物,不仅是一种合群的动物,而且是只有在社会中才能独立的动物。①”

什么意思呢?就是说如果脱离社会,人就不能称之为人。人和社会就好比细胞和身体的关系,从身体中单独抽取一个细胞,细胞必然同时死亡。没有单独存在的细胞,细胞只有在人体里才能被叫做细胞。

人也一样,也只有在社会当中才能被称为人,即使你一个人独处山林,也并没有完全离开社会,你只是减少了对社会的依赖,你不可能穿树叶、编草鞋、睡在山洞里,你的衣食住行,样样都不可能完全离开和社会市场的联系。那么同样的道理:

我们思想难道就能完全脱离社会吗?当然不可能!你的一言一行,你的沉思和你的默想,看起来好像是你一个人的言行和思想,其实不然。社会依然在无形中影响着你,塑造着你。

只有一个例外:

那就是世界末日,地球上只剩你最后一个人。

那个时候的你,才是完全脱离了社会的你,才能拥有独立于社会的属性。在地球末日之前,没有一个人是孤岛,世界上所有的孤岛,都只不过穿了一件叫做海洋的衣服而已,海洋之下,依然是一整片相连的大陆。

也就是说,儒家里所谓的“慎独”(谨慎独处)其实是一种理想状态,只有相对的“慎独”,没有绝对的“慎独”。因为人在潜意识里无时无刻都有一个“隐身的观察者”在监视着他,干扰着他,影响着他,他不可能百分之百独立于社会之外去做他自己。

一句话,我们无法测量出一个人的真正本性。

因为并没有独立于世界之外抽象本性,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只有社会性。哪怕是他一个人独处,哪怕是无人在场。现代脑神经科学同样证明:

只要人类的大脑空闲下来时,就会恢复成一种默认的脑电网络模式,而这种默认的网络模式正是人在社交状态下大脑所表现出来的模式,哪怕刚出生的婴儿也同样如此。

婴儿一出生为什么会本能地啼哭?没错,正是为了吸引母亲的照顾!这本质上就是一种社交行为。也就是说:

我们每个人从一出生开始就已经是社会性动物了,无一例外③。

所以,即使暗中装上摄像头,你也无法观察到真正的人性,因为你的存在以及其他人的存在,本身就已经对被观察的人造成了影响和干扰,而且这种影响已经经过进化的筛选——深深地刻在了我们人类的基因里,一代又一代,传承不息,不以任何人的意志为转移。

这才是我们应该从“霍桑效应”这口深井里挖掘出来的终极启示,而不仅仅是把它当做社会学或者管理学的一个规律。

3、

你可能又会说,人类之间是一个整体没错,但是螳螂应该就不会受人类的影响和干扰了吧?错了!不可能!举个简单的例子:

螳螂的天敌是青蛙,青蛙的天敌是蛇,蛇的天敌有鹰、刺猬、蜥蜴浣熊等等,而蛇的这些天敌依然各有天敌,但无论这一条食物链怎么推演和扩展,最后肯定都会出现在人类的餐桌上。

那么,站在食物链顶端的我们能说自己对螳螂的习性完全没有任何影响吗?直接的影响或许没有,但间接的影响恐怕无限接近于无穷大。

其实整个地球上的所有生物,包括植物和动物是一个整体——一个互相关联密不可分的“生命整体”,任何一个生物都会在无形中对其他生命体的习性造成某种潜移默化的影响,只是科学的“触角”还不够发达,人们暂时无法触摸到全部的真相而已。网络上一直都流传着爱因斯坦的一个预言:

“如果蜜蜂从世界上消失了,人类也将仅仅剩下4年的光阴!”

尽管这句话只是谣传,完全源于媒体的杜撰,并非出自爱因斯坦之口,但是这段话的底层逻辑绝对是颠扑不破的真理。无论如何我们都无法否认,不仅人类对地球上的生物造成影响,地球上的生物也会对人类的习性造成影响,而且不论体型大小,哪怕它只是微生物。

已经有科学研究表明:

一个人肠道里某些菌群只要更换了,性格就会发生变化④。

为什么?因为人类肠道里的菌群会在很大程度上控制大脑!比如说肠道里如果缺少一种叫“普拉梭菌”的微生物就会导致你长期心情低落,从而引发抑郁。而多摄入益生菌则能有效地减少负面情绪,从而对抑郁症进行缓解和治疗⑤⑥。

研究还发现,肠道菌群的失调还会诱发人的发育神经障碍,这会有什么后果呢?会导致自闭症。此外,像认知障碍帕金森病以及阿尔兹海默症等等的背后其实都离不开肠道菌群的作祟和捣鬼⑦⑧⑨。

这说明什么?说明我们人类平常以为的自己根本就不是自己。

我们以为自己的心情、爱好、性格等等都是由自己的主观意识决定的,其实这种想法从根本上就是一种错觉,我们只是众多细胞和微生物组成的一个智能集合体,我们吃饭、喝水、睡觉、工作本质上只不过是为了给身体里的一群“微生物”跑腿而已。

也就是说,从细菌到植物、再到动物,再到地球、再到星系和宇宙,每一个体系从表面上看起来都在独立运行不受其他“体系”的影响和干扰,但实际上这只是一种人类的集体错觉

一句话,我们无法测量出一个动物的真正本性。

因为动物并没有独立于人类世界之外抽象本性,所以,即使暗中装上摄像头,你也无法观察到真正的螳螂习性,因为你的存在以及其他人的存在,本身就已经对螳螂造成了影响和干扰。

这才是我们应该从“观察者效应”这口深井里挖掘出来的终极启示,而不仅仅是把它当做生物学界的一个规律。

总而言之,无论是观察人,还是观察动物,我们都无法得到百分之百的精准的数据和习性。所以,我们认识世界的过程不可靠。

4、

那么好,现在我们已经从三个定理——测不准定律、观察者效应、霍桑效应——这三个层面分别都证明了:

世界本身不可靠,人本身也不可靠,而且人类认识世界的过程同样不可靠。

这些理论初听起来你可能觉得很陌生,但其实它的思想内核并不是什么新鲜的东西。比如在佛学界早已经是常识,佛经里会宣讲所谓的六根、六尘六识,本质上就是为了让人们了解测不准定律、观察者效应以及霍桑效应三者对人心的扭曲和误导。比如说:

六根:眼、耳、鼻、舌、身、意。

六尘:色、声、香、味、触、法。

六识:视、听、嗅、味、觉、知。

值得一提的是,六根、六尘六识这三者加起来,还有一个名称叫“十八界”⑩,而在佛家看来,这十八界没有一个靠得住的,都是空的,假的,暂时的、虚幻的东西。

显而易见:

所谓六根,对应的其实就是——人本身不可靠;

所谓六尘,对应的其实就是——世界本身不可靠;

所谓六识,对应的其实就是——人类认识世界的过程不可靠。

所以回到最初的那句话:

我们只能无限接近真理,而永远无法达到真理。

因此老子才会说:

道可道,非常道。



【参考资料】: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十二卷•卡·马克思的遗稿导言(摘自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450]》

2、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六》

3、马修·利伯曼《社交天性•第一章》

4、廖晓琳, & 康慧群. (2018). 浅谈肠道菌群对大脑和行为的影响. 智慧健康, 004(008), 39-41.

5、姜海,凌志,张勇,等.重度抑郁症患者粪便微生物群组成的改变[J].脑行为免疫,2015,48:186-194。

6、周升,福斯特·贾。心理生物学和肠脑轴:在幸福的追求中[J].神经精神病学,2015,11:715-723。

7、克兰,克兰,PJ,等.微型评论:古微生物群:被忽视的内分泌器官[J].MolEndocrinol,2014,28:1221-1238。

8、EY,王晓明,等.与神经发育障碍相关的微生物调节行为和生理异常[J].细胞,2013,155:1451-1463。

9、肠道微生物组成与老年人饮食和健康相关[J].自然,2012,488:178-184。

10、《中阿含经•卷四十七》


作者:@紫侠狼,90后文字狂生,夜色如墨,月光如我。

你好!欢迎来到新统国学的世界,这里是当代人的国学院!我是紫侠狼,一个立志复兴传统文化的90后,研究《道德经》十四年,累计读书2.5万小时,目前正在全网连载《酷说老子》,每天更新,预计全书120万字。在接下来的两年里,我会竭尽全力,不做任何保留,秉持“用科学开释国学,以新统承继传统”的理念,在通识教育的基础上,帮你打通各个学科之间的理论壁垒,用我十几年来搭建的知识体系为你架构一条通往《道德经》的天梯!

你可能感兴趣的:(《酷说老子》第一章合集(8~12)道可道,非常道(致达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