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位老人临死前的疯狂举动告诉我们:如何将有限的时间过得有意义

你有你的计划,但这个世界另有计划。地球不会绕着你旋转,时间不会因为你而按下暂停键。

如果有一天,当你知道自己再也不能过以前的生活了,或许再过3个月你就要结婚了,或许再有3个月你的宝宝就要出生了,或许再过3个月你就要离开这家公司了,或许再过3个月你就要离开这个城市了,也或许,再过3个月生命就到了尽头。

Freeman说,有人在1000个人中间做过一个调查,问你是不是愿意提前知道你准确的死亡时间,答案里面96%的人选择不愿意。

《遗愿清单》这部电影,豆瓣评分8.6,讲的是两个老人,一个是做了45年机修工的卡特,一个是拥有亿万财产的商人爱德华,两个人因为患病而住在了同一个病房里,彼此不同的人生经历让两人在一开始摩擦不断,但随着病情的治疗,两个人慢慢变成了盟友。两人在同一天被医生宣告死亡的剩余时间,爱德华偶然发现了卡特的“遗愿清单”,他决定运用自己“穷的只剩下钱”的财富,让那些纸面上的疯狂构想一一实现,在过程中,两人不断去发现人生的真正意义……

一,你不是凡人,但也是平凡人

爱德华和卡特是两位身患癌症的80岁老人。自命不凡的爱德华和一生平凡的卡特,因为不得不面对的疾病而住进同一间病房。

尽管人生如此不同,死亡却让人人平等。

卡特是个知识渊博的汽车修理工,家中儿女孝顺,子孙满堂,有着和谐的家庭氛围,但卡特也因为家庭的缘故,一次次的放弃了自己年轻时的梦想——当一名历史学教授。可以说,他的一生做到了让别人快乐。

当得到医生告知他患了癌症后,便住入医院,接受医院的实验性医疗手段来进行治疗,然而,这并没有让他的病情得到好转。这期间,他的家人们轮番来医院看他。

爱德华,是个亿万富翁,活得非常自我,追求极致的自我主义,众人之上,唯我独尊。结过几次婚,但最后都离了婚,唯有一个女儿也被分给了她的妈妈,而因为女婿对女儿进行家暴,爱德华找人打了女婿并警告他离开女儿,因为没能顾及女儿感受,而被女儿大骂并断绝了联系。他努力让自己快乐,却并没有觉得快乐,也没让别人快乐。可以说,他除了钱,什么都没有。

当卡特和爱德华被主治医师告知:剩下的日子只有半年的时候,两人对望了许久,命运宣判的那一刻,他俩表现出几乎同样的平静,也压抑着难以宣泄的悲伤。

原来在死亡面前,无论富有还是贫穷,无论孤单一人还是家人众多,都是一样的平等。

卡特:“你在干吗?”

爱德华:“这是什么?”

卡特:“快还给我!”

爱德华:“这是什么?”

爱德华:“我在地上捡的,不知道这是国家机密……”(调侃)

卡特:“我大一的时候,一个哲学教授,给我们布置了一项人生前景规划的作业,他称之为‘遗愿清单’,将此生想做的事情列成一份清单。我就写了‘赚一百万’啊、‘成为首位黑人总统’啊之类的年少轻狂的想法。现在我想重写这份清单,但是……”

在得知死亡剩余时间后,卡特给自己写下了一份遗愿清单,但想起剩下的日子不多,也没有金钱,他又不得不无奈地将清单扔了。而恰巧被有钱的爱德华见到后,他决心帮他完成愿望,并且在清单上写上了自己的愿望。病情让两人陷入绝望,而《遗愿清单》又让两人迎来新生。

他们一起去跳伞,开野马赛车,去环球旅行,去非洲大草原看狮子,爬上金字塔,在泰姬陵前散步,在长城上骑摩托车,纹身,大笑到流泪,甚至最后让彼此找到生命的意义,卡特回归家庭,并感受到自己一辈子为别人的快乐而付出的快乐。爱德华也放下了自己的高傲和自尊与女儿和好,意外看到自己的可爱美丽的外孙女,并温柔的亲吻了这世界上最美的女孩,忙碌了一生,终于自己并不是一个人,有家人的感觉真好。他们都出于善意,帮助陌生人(彼此),并在最终,爱德华的助手,将两人的骨灰埋在珠穆朗玛峰的山顶上,共同见证奇观。

二,人生的意义究竟是什么

在登上金字塔顶峰后,卡特问了向爱德华问出那个人生命题:

古埃及人有一个美好的愿景,当他们的灵魂到了天堂的入口的时,他们的神明会问他们两个问题。他们的答案将决定能否进入天堂。

第一个问题是:你找到生命中的喜悦了吗?

第二个问题是:你为他人带去快乐了吗?

结果,两个人都沉默了。

如果说让自己快乐是一种能力,那么让别人快乐,就是一种境界。

卡特在疯狂之旅中发现,家庭虽然是自己的负累,自己的心愿一直未能实现,但在生命最后,却是自己最温暖的归宿。原来让别人快乐,也会让自己快乐,自己给了一家人稳定和谐的生活,孩子们才能因此热爱家庭,疼爱父母。

爱德华在经历了与卡特的遗愿之旅后,回到孤身一人的家里,他终于意识到自己也是个普通人,需要普通的亲情,需要家人的爱和陪伴,所有荣华富贵,在生命面前都那么不值一提。

卡特在留给爱德华的信中提到:

“维吉妮亚(卡特的妻子)说我离开前像个陌生人,回来后又变回了她的丈夫,这一切该归功于你。对你为我所做的一切,我真的感激并且无比满足,我无以为报。既然如此,我也不客气了。

我想要你再为我做点事——找到你生命中的乐趣。

你说过你不是凡人,这话不假,你当然不是凡人,但每个人的生命都是相通的。

爱德华在卡特的葬礼上说:

“在3个月以前,我们都还只是陌路人,我希望,这听上去不会很自私,但他生命中的最后几个月,是我生命中最美好的时光,他拯救了我。他比我更早领悟到生命的真谛。

我深深地感到骄傲,因为他认为能够认识我是值得的,最后,我可以无愧地说我们的确给别人带去过快乐。

所以,当有一天,我也去到了那个可以让我安息的地方的时候,如果我醒来发现身边是有着一扇门的墙,我希望卡特也能在那儿。做我的担保人,领我走进那扇门。”

到最后,我们并不知道如何衡量生命的价值,但是可以肯定的是,当他离开的时候,他紧闭着眼睛,心灵是敞开的。这就是有意义的人生。

活着的人活着,像永远也不会死去一样,而死去的人死了,像永远没有活过一样,生和死是永远无法沟通的两个世界,永远无法沟通,所以,由生到死的这个过程,才显得那么意义重大。

“行有不得,反求诸己。”,无论发生了什么,记住,你永远无法改变别人,你只能改变你自己。但你可以通过改变自己的方式,从而改变别人。我们生而为人,本能会让我们争先恐后地抢夺更多的食物,笼络更多的资源,谋取更大的利润,很少去顾及谋利的过程,是否符合本心,又是否伤害了他人。

利益永远存在,而生活原本的意义却被忽略了:我们真的过得快乐吗?这样不顾一切的谋生,是否顾及到身边的人,是否快乐?

只有快乐,让自己快乐,让他人快乐,才是我们应该终其一生去追求的东西,这也是两位主角,爱德华和卡特的人生投射。

三,你要如何衡量你的人生

要如何评价一个人的一生是很困难的一件事情,有的人会告诉你根据他死后所留下的东西来评价,有的人会说通过他的信仰来评价,有的人说根据他的爱情,另一部分人认为人生毫无意义,而我认为一生应该通过对他人的影响来评价。

(人生的意义是什么 答案众说纷纭 有人说要看他留下了什么 有人认为要看他的信仰 有人说用爱来评价 还有人说人生根本没有意义 我觉得可以从那些以你为镜的人身上 看到你自己人生的意义)

在《活出生命的意义》中讲了一个故事:

有一天号长F告诉作者“我做了一个奇怪的梦,梦里有个声音告诉我1945年3月30号我们会得到解放。”F是一个著名的音乐家,他满怀希望地告诉作者,他坚信3月30号自己会获得解放。距离那天越来越近的时候,F开始生病,高烧,3月30号那天他陷入昏迷,第二天他死于伤寒。集中营里死亡率最高的时刻都在圣诞节前后。不是因为流行病,而是因为多数犯人都天真地以为能在圣诞节前回家,而随着希望越来越渺茫,犯人失去了勇气,变得沮丧起来。这严重削弱了犯人们身体的抵抗力,导致了最终的死亡。

想要恢复犯人的内在力量,必须让他看到未来的某个目标。对我们来说,生命的意义各不相同,然而,那一定是能够让自己感到快乐,又能够让别人感到快乐的事情。

在澳大利亚,有个名叫布罗妮·瓦尔的护士,多年来一直从事舒缓疗法护理工作,照顾生命仅剩12周的病人。

她将自己的观察和感受写成了一本书,名为《人在弥留之际的五大憾事》:

1. 一生都在按别人的期望生活,没有勇气活出真正的自己;

2. 过于拼命工作、挣钱,错过了陪伴家人;

3. 没有勇气表达自己真实的想法和感受;

4. 没有和朋友保持联络;

5. 没能让自己活得开心点。

如果你不知道什么样的人生才算有质感,不知道要做些什么,才能在生命抵达尽头时少一点遗憾,那么你可以参考这五点,然后好好思考。

四,在有限的时间,让自己不留遗憾的活着

心理训练有一个特别流行的实验《你会划掉谁的名字 》。起源于美国一所大学教授和学生的互动,后来慢慢风靡起来。

实验是这样的,写下你难以割舍的二十个人的名字在黑板上,然后一个个划掉,看看最后剩下一个,是什么。

实验划到最后,往往留下的都是父母,夫妻的另一方或孩子。

有人说这个实验就是剥葱头,一层层的瓦解你的层层防御,最后看看留在你生命中重要的是谁?

游戏不难,但随着划去的人物越来越重要,有默默哭泣的,有划不下去的,甚至有逃离教室的。

这个实验我也考虑过好多次,我想这个实验让一个人在20岁和50岁分别做选择的时候,答案也许是不一样的。

但唯一不变的是每划去一个人,往小了说一场离别,往大了说是一场死亡。

与其说挑选生命中重要的人,与之好好生活下去,不如说是自己面对失去和死亡的预演告别。

当你知道你的生命,即将到达另一个端点站的时候,你会怎么好好的告别?

你可能感兴趣的:(两位老人临死前的疯狂举动告诉我们:如何将有限的时间过得有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