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评八|与原生家庭和解-我们如何活出本来面目?

图片发自App

这是一本比较专业且系统的儿童心理学分析著作,撰写此书的作者爱丽丝*米勒也是瑞士知名的儿童心理学家,所以这本书也旨在解决一个人在儿童时候可能遭遇的心理问题,大概分为两个方面。第一个方面,理解自恋障碍,第二个方面理解自恋障碍的两个表现形式。

先简单论述一下自恋障碍。在之前提到的几本书《情感勒索》,《中毒的父母》,《超越原生家庭》等,其实都不约而同的认为一个人在儿童时期遭遇的心理问题都会在成年后的亲密关系中展现,而且很有可能进一步传递给自己的孩子,因此弄清楚这个问题,不仅对自己解决自己在儿童时遗留的心理问题,有莫大帮助,也可避免悲剧性的心理问题代际传承。

那么在本书中作者认为一个人在儿童时期可能会遭遇什么样的心理问题呢?仅有四个字,名曰:自恋障碍。所谓自恋障碍,简而言之,就是一直活在虚假的自我中,而无法触及内心真实的自我。而造成这种障碍的原因,就来自于父母为孩子构建了一个镜像框架。

所谓镜像框架,就是父母有意识或无意识的将自己内在的需求投射在了孩子身上,比如:父母若在幼年时缺爱,被恐吓,不被尊重,不被理解,自身诉求得不到张扬等,当这一切需求都被压抑,理想化,合理化后,自己有了孩子以后,就有可能把这些需求在孩子身上统统释放,而孩子由于需要依赖,需要父母的爱或帮助,才能有生存保障,故就会半自动半被迫不自觉的活成了父母心目当中的样子,而将自己的真实自我遮蔽。

比如:父母要求他不能哭,要求他成为一个知书达礼,或者说如孔孟圣贤般“温良恭俭让”的人,那么这么一套标准与框架,如果孩子无法张扬内在真实的情感与感觉,那么这就会让一个孩子会慢慢的构建一个虚假自我出来,从而丧失感知真实自我的能力。

图片发自App

一但丧失感知真我的能力,就会让人极度容易陷入空虚的状态中,感觉生活没有意义,价值真空,内心的情感与活力被拘蔽在一层又一层的面具之下,而且人们为了对抗这种感觉,还往往借助一些心理防御机制,如:转向反面(“我快要被身上担负的责任压得喘不过气了,别人总是需要我”)。

被动承受转为主动出击(“我一旦觉得女生缺了我不行,我就会离开她们”)、转移到别人身上、把失去爱的威胁投射到内心(“我只需要乖乖地遵守规则,然后就不用承担风险了”“我感到我力不能及,但没办法,我总是要比别人多做一些”)。

而还有的人,则更会采取理智的做法压抑,实际上体验内心的真实自体,这跟拥有什么样的知识没有多大的关联,关键在于感知与体验。然而,如果“中毒太深”,单靠自己恐怕很难区分真实自体与虚伪自体,也可以通过心理治疗师的治疗来让自己重新拥抱真我。

对于我们而言,如果不找心理咨询师,那我们怎么慢慢自我疗愈呢?最关键的就是一句鸡汤所言:做自己,这个做自己意味着,自己慢慢察觉童年时自己与父母相处时遗留的问题时,会自然而然地流露内心真实的情感,会悲伤,生气,恐惧,高兴,贪婪,自私等等,让自己的情绪自然流淌,让自己的真实感受得到张扬,分析出哪些是属于父母的需求,最关键的是不必为了得到父母的爱,去牺牲自我的完整性。

或者我们也可以找到某个自己信赖及爱的人用移情及角色扮演的方式去唤醒那个遮蔽的自我,当场景再现,对方扮演父母,自己变成那时的孩子时,我们有权去拒绝,去自由的展现一切喜怒哀乐,甚至是暴力倾向,我想如果当我们有能力去感知到自己被尊重,被理解,被关怀,被爱,当我们能够把童年压抑了数年的真实感觉及情感,能一一从心田自由流淌出来时,或许就会在回归正常之路。

再来进一步看看,书中第二方面,自恋障碍的两种表现形式:自大与抑郁。所谓自大者,即是需要时刻依赖于他人的赞美才能找到自我价值感,可能通过自己的成就,学识,成绩,品德等去获取外界的赞美,然而,这意味着他不能成为真正的自己,而必须成为特定的人,才能拥有这一切,同时,他获取的这一切,也是变化无常的,也很有可能在突然间顷刻坍塌,那这也将导致自己突然陷入空虚的境地。

图片发自App

实际上,他是在用不断获取的成就建立起一个虚幻的自我,同时通过不断否定童年时的心理问题来逃离这种空虚之感,然而这一切都终究只是梦幻泡影,不是自己的本来面目,也无法真正释放自己的原始需求。

第二,所谓抑郁,即是指自我丧失的信号,而自我丧失主要体现在否定自己的情感反应和感觉。这种否定始于童年中因为害怕失去客体的爱而进行的至关重要的适应性改变。也就是,自己必须要压抑所谓的负面情绪(恐惧,悲伤,嫉妒等),而张扬父母所希冀的正面情绪(开心,快乐,自信等),这样才能获得爱。

实际上,这将导致我们从没好好爱过自己本身,我们唯有把自己真实的需求与情感尽情流露,并有能力表达出来,才能摆脱抑郁。

而且很多人成年后面对父母对自己童年时造成的伤害,如:抛弃,鄙视,虐待等,非但不拒绝承受,反而运用许多防御机制逃避事实,例如,否定(比如否定自己的痛苦)、合理化(“我有责任教育我的孩子”)、转移(“伤我心的人,不是父亲,而是我的儿子”)、理想化(“父亲打我是为我好”)等,或者将被动承受转化为主动出击,转嫁到下一代或者他人身上等,这些无疑让悲剧在一直延续。

其实,很多人弄混了父母与子女的关系,若用一句话而言,那就是父母是子女的玩具,而不是子女是父母的玩具。这意味着父母扮演的角色是让孩子尽情地长成他心目中所想的样子,无条件去满足孩子对安全、舒适、保护、联系、真实、温暖、温柔等的需求。

那么最终,就会如书中所言:“.在父母那里得到保护、尊重和真诚的人,其自身完整性在童年时期没有受损,他们在青少年时期以及以后,都会是聪明、敏锐、有同情心、有极高的感受力的人。他们热爱生活,感受不到去伤害、杀死别人或自己的需要。他们使用自己的力量,为的是保卫自己,而不是去攻击别人。”

最后,希望大家都能活出自己的本来面目,如自己所是地被爱。

你可能感兴趣的:(书评八|与原生家庭和解-我们如何活出本来面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