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的书

      春节回家偶然翻到了一个不常用的柜子,柜子里安然躺着的是我上小学时买的全部的课外书。于是我便思索起这些书究竟是如何将柜子填满的······

       小学三四年级以前,我也是个不爱看书,整天热衷于动画片的孩子,也忘记了我是如何开始买的第一本小说,或许是班主任经常炫耀他儿子多么爱读书的缘故吧,从此我便有了一个维持至今的爱好。

      我还记得我买的第一本小说,是高尔基的《童年》。既然是第一本,便是充满了陌生与好奇的。当时就只是读,不加思索地读,囫囵吞枣地读,对高尔基童年的悲惨生活并没有什么感想,倒是对书中所呈现的另一个世界充满了好奇,或许正是因为这种好奇,才有了后来的第二本,第三本······到最后竟使原本空空如也的书桌由于有了书的参与而变得小有规模。

       后来去书店就成了一件常事。《鲁滨逊漂流记》、《汤姆索亚历险记》都曾陪我度过常常一个人的锁碎时光。后来书店又流行起一种“六角丛书”,将造书的成本降低,有些书当时只卖几块钱,但质量好,于是这又激起我买书的欲望,有幸读到了鲁迅先生的《朝花夕拾》、朱自清的散文集······当然最令我印象深刻的还是那本《红楼梦》。这本晦涩难懂的《红楼梦》是我一直无法攻下的城池。当时我抱着对四大名著之一的敬仰将他带回了家,可是每次读不到一半就停了下来——我竟连不上这故事情节,看到中间就忘了开头,于是反复重复了三遍便也弃于书桌放弃了,这也成了童年未完成的心愿。

       当然,偶尔也有一书难求的时候。书看的多了,自然也有了自己的选择。《绿山墙的安妮》是我一直想看的书。当时走遍了几个书店都没买到,就连貌似最正宗的新华书店也找寻不到。后来,好像还是过了些日子爸妈从外地带回来,这才得以了了心愿。那日在柜子中翻到那书时,右上角的“阳光少女读物”倒也让人忍俊不禁。

      那时,我妈也参与了我的爱好之中。她总是认为我看的书太小儿科,总是一些故事,也不知从哪得来的理论说是要给孩子培养看新闻的习惯,于是她就给我买了一本《特别关注》。那是家中第一本,也是最后一本《特别关注》。不过,我妈给我买的那本《史记》我到现在都很喜欢。当第一次收到这书时本以为是枯燥的历史纪录怕是没兴趣看完,可当我打开第一页便被它深深地吸引住了。虽说名为《史记》,但可不是文言文,是翻译成白话文的《史记》,从上古传说到汉代发展这3000多年的历史,我竟看地津津有味。而如今再次拿到这书时我还想多翻几页。

      虽说看了那么多的书,我当时的语文成绩好像也没有什么提高。但是他们在我童年时期的脑海中构建了一个全新的世界。这个世界中有阿廖莎过着自己悲惨的童年,有诸葛亮运筹帷幄,赵子龙战戟沙场,还有隔壁一间记忆中满是蓝绿色的大房子,那房子里住着一位姑娘叫安妮······

      细细回想,我竟沉醉其中无法自拔。那时的读书与现在的读书完全不同。现在的读书多少带了些功利色彩:为了考好成绩,为了获取信息······而那些童年的书,看似现在已经藏于柜中也落了灰尘,但它所带给我的精神世界却是柜子所藏不住的。童年的读书完美地呈现在我天马行空的幻想之上,它给了我与现实生活完全不一样的感受,让我有时一个人相处的童年生活天天都有美丽的故事发生。他填补了我的内心世界,让我的内心更加充实。也是因为读书,使我对文学大儒从小就抱着崇高的敬意,那时并没有想过要向他们一样在文学上有多么高的造诣,可现在,这却是我的梦想所在。同时,它也告诉了我爱,以一颗热忱之心去爱这个世界,去爱所有人。

      我现在依然怀念隔壁那个蓝绿色的房子里坐在窗边荡着腿的女孩······

你可能感兴趣的:(童年的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