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雍也》第十七章

    子曰:“谁能出不由户,何莫由斯道也?”

       我的理解:“户”在甲骨文中已出现(金文中未发现),字形像一块有转轴的门板,是“门”的一半。故“户”的本义,是指单扇的门,后泛指门。“莫”字见于商代甲骨文,字形像太阳落在草木之中,是“暮”的本字,本义即指太阳落山的时候。后被被借用于否定性不定代词,又借作否定副词用。本意已由“暮”所代,现在用的都是假借义。全句的翻译:孔子说,谁能不从门出去?为何不走这条路呢?回答孔子第一个问题:有谁出去不走门?没有!没有哪个神经病从自家翻墙出去的。第二个问题:为何不走这条路?由这个问题引申出两个问题,一是谁不走这条路?二是这条路是指什么?先要回答第二个问题,才能确定第一个问题的答案。“这条路”指的是不是从门出去的路?是,也不是。如果是从门出去的路,孔子就不需要问第二个问题。所以“这条路”指的是他给人们指出的“路”,也就是“道”——“仁义礼智信”。这条路对普通人来说,似乎遥不可及、高不可攀,实则“百信日用而不知”。所以孔子这里用的是比拟,把“人道”比作必经的门户,它是每个人生活中都必须的,但是就有人不走——春秋时期,周王室的权力被大大削弱,诸侯国之间相互倾轧、兼并;鲁国季氏专权,卫国崇尚美色......可谓“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生活在连年征战中的老百姓为了保命,也自然容易铤而走险,故普天之下,有几人能理会所谓的“仁义礼智信”?“谁不走”的问题就明了了。

       言语意旨:夫子一是感叹社会的没落,二是通过譬喻告诉我们,“道”就是生活,生活即是“道”。“道”是什么,许多人都觉得云里雾里,老子、孔子及后世诸子都没有明确的定义。过去我也百思不得其解,读了《道德经》才逐渐清晰——一旦有了定义,就有了“恒定”,这本身就是违反“道”的。《道德经》第一章就开宗明义说:“道,可道也,非恒道也。名,可名也,非恒名也。”有了定义,就有了“名”,就“恒”了,所以是违道的。但为了让大家能大致理解“道”,我们可以简单概括为自然存在的“规律”,“天道”就是天体运行的规律,“地道”就是地球本身的内在规律,“人道”即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规律,即社会规律。这三者不是割裂的,所谓“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是也。我们每天都生活在“规律”中,比如人要呼吸空气,鱼要活在水里,树木需要阳光......这些都是“规律”,只是因为人每时每刻都活在空气中,所以从不在意。鱼和树是否在意水和阳光我不知道,人不在意空气是事实——水和阳光人也需要,但没有水可以活三天,没有阳光可以活更久,没有空气只能活三分钟,显然空气对于人而言,是最为重要的,但是我们却最不在意——这就叫“百姓日用而不知”,这就是“道”,所以“道”不是不可知,不是不能知,只是想不想“知”。五伦也是道。不管社会怎么发展,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逃不出“五伦”,即君臣(领导与下属)、父子(母子)、兄弟(姐妹)、夫妻与朋友(同事)五种关系,五伦所遵循的准则就是“仁义礼智信”,《三字经》已经对这种关系准则作了明确的概括:“父子恩,夫妇从,兄则友,弟则恭,长幼序,友与朋,君则敬,臣则忠,此十义,人所同。”再表达清楚一些则为:君敬臣忠、父慈子孝、夫和妻顺、兄友弟恭,朋信友义。能做到这些准则,就一定有大智慧,可谓“仁”矣。我们以“子孝”为例来说说“道”。子女为何要孝敬父母?因为父母不仅要把你生出来,还要把你养大,等到他们老了,没有劳动能力了,子女养他们到生命终结,这就完成了常态平衡。如果子女不赡养父母,这个阴阳的平衡就打破了,失去了平衡就一定会出问题,一定要承担由此而产生的“果”。赡养只是第一层要义,第二层是孝心——父母养孩子,全情投入,不掺杂一点私心。作为子女,赡养父母也要全情投入,没有半点私心,孝心是第二层次的阴阳平衡。阴阳平衡是天道,是地道,也是人道——父母对子女不“慈”是不平衡,子女对父母不“孝”也是不平衡,做到“父慈子孝”,就保证了阴阳的平衡,也就合“道”了,合“道”就是“德”,这就是《道德经》“道德”之本意。

       知行合一:“何莫由斯道也?”我也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第十三章我说过,老天爷之所以让几乎所有动物的眼睛都长在脑袋前方,是因为要满足基本的捕食需求和自保需求。世界进化到今天,动物仍旧保留着眼睛最原始的功用,只要吃饱了就闭上眼睛睡觉,这时的眼睛基本上没啥用了。只有人吃饱了也不闲着,眼睛仍旧在到处乱看——“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所以心就指挥着手到处乱抓,脚到处乱跑——心不能归位,于是就产生了贪嗔痴慢疑等五毒,结果就是“道不远人,人自远之”。我们又该如何回归“道”的本位?最简单的办法就是——把眼睛闭上!当然这也只是个类比而已,不是真把眼睛闭上,是要向内反省自己,把自己不符合“道”的东西一点一点去掉,所谓不符合“道”的东西是指不符合自然规律的习惯、欲望、痴迷等。比如一天三餐就是违反自然的,这种饮食习惯是在北宋经济大发展的情况下,才从一天两餐变为一天三餐。从人体阴阳二气在经络循行时间看,辰时、巳时两个时辰是胃经和脾经“主事”,所以早上7-11点是应该吃东西的(早餐),否则一天都可能没有食欲,因为在阴阳之气循行至胃经、脾经的时候没有进食,那么脾胃就处于休眠状态,一天没食欲很正常。至于当下流行的所谓“过午不食”倒没有中医理论支持,我个人也不赞成,那些体力劳动者怎么可能“过午不食”?饿得眩晕了还不吃东西,也是“教条”,是傻!最完美的饮食节律是早上一餐“正餐”,下午到晚上饿了就吃点,不饿就不吃。做不到也没关系,最自然的状态并不在于一天几餐,而是饿了就吃,如果“踩不上大众节奏”,就每餐都保持一种七八分饱的状态。还是做不到怎么办?“凉拌”——克服不了自己的这点小欲望,还有啥可说的?自己看着办!批判一下我自己:这段时间在学校的早午餐我都吃得不多,回到家里妻子煮的菜合胃口,忍不住就想多吃几口,一多吃就肚子胀,有时到半夜静坐时还没有消化,甚是难受。所以克服自己的小欲望是很艰难的,暂时做不到也可以理解,尤其是年轻人正是什么都想吃、什么都想尝的时期。但若心里有这根弦绷着,就一定能客服;心里没有,当然一辈子都“搞不掂”,最后只能随波逐流。你愿意自然也无所谓,还是自己看着办吧。

你可能感兴趣的:(《论语.雍也》第十七章)